由于人口增长与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水生态系统遭受严重威胁,水生态系统的退化与污染,尤其是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已经严重危害人类生产活动与人体健康。 为了更好地应对日益严重的水生态问题,各种水生态修复技术应运而生,如生物调控技术、水生植物滤床技术等。其中许多水生植物展现出了极高的生态价值。<
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是一种全新的技术,与其他治理水体的方法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 1、能有效地将不可溶性水体底部的有机物降解为可溶性有机物; 2、能抑制蓝藻及其他耗氧强的菌类与藻类的生长与繁殖,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3、分解水中含氮有机物,最终能使氨态氮和硝态氮大大减少,提高水生生物的成活率; 4、成本低,对环境扰动小,不向水体投放药剂,不会形成二次污染; 5、用生物生态方设计水景,有利降低建设和养护管理成本,并易创造人与自然相融合的优美环境。净化水质的同时可收获植物和生物能源。 6、操作简单,投资小,工程造价较低,不需消耗能源或低耗能; 7、能实现水体营养平衡,改善水体自净能力; 8、植物修复可现场进行,减少运输费用; 同时,水生植物净化污水技术利用也存在以下问题: 1、普及度不高。由于水生植物净化污水相对物理、化学等方法起效时间长,所以在很多“面子”工程中,往往舍去水生植物,导致对水域生态的二次破坏; 2、缺少对相关水生植物在污水中的生长规律研究。早些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水生植物专类园约百种睡莲、几十种荷花和约百种水生花卉竟相绽放,五彩缤纷,带来丝丝清凉。水生园湖水清澈见底,来自南美洲的亚马逊王莲和克鲁兹王莲肆意伸展;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睡莲品种有的娇嫩可人,有的又热情如火;荷花中的珍品——千瓣莲,雍容华贵;优雅独特的各类雨久花热情绽放,有如跳跃的蓝色精灵。游客徜徉其中,如入梦中岭南水乡。[localimg=550,365]1[/localimg][
在城市绿地、公园建设和大型标志性建筑中,人工湖泊、人工河道及景观水池不断涌现,房地产开发中水景住宅亦成为一大热点。随着水景的广泛应用和人们对其要 求的不断提高,如何确保景观水体的清洁、清澈,并具有一种让人亲近的自然美已成为大家所关心的话题。而水生植物作为一种既有造景又有洁水功能的植物材料, 已被越来越多得应用到景观水体的具体营造之中。 1 水生植物的重要功能 1.1 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 水生植物在水体产氧、氮循环、水质调控、沉积物吸附,以及为水生动物、部分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隐蔽场所和食物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不同的生境类型及其不同 的演替阶段中,部分种类还可作为各类型或阶段的指示植物种。它们的生长状况能直接或者间接反映出某个水域或水体的相应物理、化学及其它环境指标,有利于人 们对水质变化的调控。研究结果表明,一些水生植物对水体内的污染物具有相应的去除效果。如:凤眼莲可去除氮、磷、铅、锌等元素,苦草可去除砷、铜、铅、锌 等元素,大藻可去除铬、铅、锌等元素。 1.2 水生植物的景观功能
在水生态修复中,水生植物的恢复与构建是至关重要的一项环节,它直接决定了水生态系统稳态转化(从浊水到清水)过程的顺利与否,以及修复后水体的景观效果,水生植物种类繁多,适应环
植物和水是营造生态居住区自然生态环境最主要的两个元素。如今,将大面积的水体引入生态居住区,已经成为生态居住区开发设计最时尚的理念。 目前国内生态居住区内的水体保持水质的方法多采用机械循环或使用化学药剂,这样不仅会消耗很多能源,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另外,大面积的水体因缺乏植物的映衬,在景观上也显得单调、不生动。因此,加强水生植物在生态居住区水体中的应用很有必要。我们可通过选取适宜的水生植物,结合科学合理的配置,对水体进行绿化,不仅可以丰富水面景观,而且还能实现水质的净化,真正符合生态要求。 在应用水生植物进行水体绿化时,首先要选好材料,力求做到即兼顾景观效果又能有效净化水质;其次,植物配置要讲究园林美学原则。下面推荐一些具有净化水质作用的水生植物。 荷花:睡莲科睡莲属,多年生挺水植物,分株或播种繁殖。荷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是良好的美化水面、点缀亭榭或盆栽观赏的植物材料。 芦苇:禾本科芦苇属,播种或分株繁殖。其净化水质的效果较好,如将芦苇布置于自然式水岸边,别有一番野趣。 水葱:莎草科?草属,多年生宿根挺水草本
碳素纤维生态草生态治理工程[ 本帖最后由 colorful920 于 2010-9-15 14:14 编辑 ]
水生植物的密度可分为设计密度和施工密度两方面内容: 所谓设计密度就是设计师在种植设计图上标注的密度,是要达到预期景观效果的密度。施工密度则是根据植物分蘖、分枝特性、种植季节、种植土的肥力状况,结合竣工验收时间等各方面因素结合确定的一个种植密度。施工密度对于节省施工成本有着非常实际的价值作用。1设计密度设计密度以水生植物恢复到最佳状态后全部覆盖地面(水面)为基点来讨论。1.1挺水植物: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 12-16株/m2,泽泻(Alismaorientale) 16-25株/m2,窄叶泽泻(A.canaliculatum) 25株/m2,野芋(Colocasiaantiquorum) 16株/m2,紫杆芋(C.tonoimo) 16株/m2,香蒲(Typhaorientalis) 36-49
水生植物,顾名思义是指生长在水中,或对水分的要求和依赖比较强的植物。我国国土幅员辽阔、湿地众多,水生植物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一般来说,水生植物生长迅速,栽培粗放,管理容易,功能性强,在园林绿化方面尤其是在湿地公园绿化中用途广泛。水生植物根据其生活方式,可大致分为沉水植物、漂浮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滨水植物等类型。水生植物功能保存生物多样性水生植物资源品种多样,类型纷繁,层次丰富,形态复杂。水生植物群落为亲水的水鸟、昆虫和其他野生动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栖居场所。正是由于水生动植物以及非生物物质的相互作用和循环往复,才使得水体成为具有生命活力的水生生态环境,从而保存了水生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保存生物多样性这个功能,是其他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净化水质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能吸收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在固碳释氧的同时,水生植物还会吸收水体中许多有害元素,从而消除污染,净化水质,改善水体质量,恢复水体生态功能。如凤眼莲对氮、磷、钾元
本帖最后由 chiao49655 于 2017-7-7 17:04 编辑 水生植物是指植物体部分或全部长期生活在水中或潮湿土壤中,并能完成繁殖循环的一类植物。多样化的叶子、花色、花形以及种实的水生植物,它们可以呈现多种趣味。根据生活型可分为: 湿生植物——蒲苇、荻、花菖蒲、斑叶芒、狼尾草等。 挺水植物——黄菖蒲、星光草、千屈菜、荷花等。 浮叶植物——芡实、睡莲、水罂粟、王莲、水罂粟、荇菜等。 浮水植物——槐叶萍、水禾、海菜花、大薸等。 沉水植物——黑藻、苦草、菹草、竹叶眼子菜等。 水生植物园林养护要点: 1、水深适应性 水生植物除浮水植物外,对其影响最大的生态因子是水的深度,它直接影响到水生植物的生存。 湿生植物如野荞麦、斑茅、蒲苇等,这些植物只能种植在常水位以上。 挺水植物种类繁多,对水深的适应性和植株高度有一定关系。植株高大的适应水深能力强一点,反之,能力差一点。但一般来说水深不能大于60cm。 浮叶植物对水
水处理技术: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污水处理厂均采用传统的二级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而高额的工程投资和运转费用则制约了其推广和应用,尤其是对我国欠发达地区,资金和短缺问题普遍,许多中小城镇仍没有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在资金有保障的前提下,仅靠建立污水处理厂对点源进行处理,也很难使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通常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忍耐土壤中高浓度的污染物,植物的这种抗毒性作用,为植物对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吸收和降解奠定了基础。该技术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对于解决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水生植物的生态效应水生植物除了直接吸收、固定、分解污染物外,通常只是间接地参与污染物的分解,通过对土壤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调控来进行环境的修复,植物在水污染控制中生态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1物理作用覆盖于湿地中的水生植物,使风速在近土壤或水体表面降低,有利于水体中悬浮物的沉积,降低了沉积物质再悬浮的风险,增加了水体与植物间的接触时间,同时还可以增强底质的稳定和降低水体的浊度。此外,植物的存在削弱了光线到达水体的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知识
水生植物生态修复专业交流论坛
水生植物栽植技术专业交流论坛
植物生态修复作用专业交流论坛
自制水生植物营养液专业交流论坛
水生植物在水体生态修复过程中的应用技术
河湖水生态修复专业交流论坛
生态修复的植物专业交流论坛
植物大战僵尸水生植物专业交流论坛
城市生态修复专业交流论坛
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专业交流论坛
网址: 水生植物与水体生态修复专业交流论坛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63474.html
上一篇: 深耕生态修复与景观建设 东珠景观 |
下一篇: 科学推进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生态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