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据《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2010)的题目有哪些,“据《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2010)”的答案是什么。
1、据《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2010),除尘器宣布置在除尘工艺的( )。
A:负压段上B:正压段上C:前端D:后端答 案:
2、据《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2010),除尘器宜布置在除尘工艺的()。
A:负压段上B:正压段上C:前端D:后端答 案:
3、据《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2010),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主要适用于( )的有毒有害气体的净化。
A:吸收效率和吸收速率均较低B:吸收效率和吸收速率均较高C:吸收效率较低和吸收速率较高D:吸收效率较高和吸收速率较低答 案:
4、据《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35—2013),下列哪些有毒有害废物不应进入卫生填埋场?()
A:浸出毒性B:传染性C:放射性D:易燃性答 案:
5、据《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34-2013),对由空气柱振动引发的空气动力性噪声的治理,一般采用( )的措施。
A:安装吸声器B:安装隔振器C:安装消声器D:安装隔声罩答 案:
6、据《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35—2013),贮存含硫量大于()的煤矸石时,应采取防止自燃的措施。
A:0.5%B:1.0%C:1.5%D:2.0%答 案:
7、大气污染物的治理技术主要有()。
A:吸收法、催化法、化学法B:吸收法、生物法、燃烧法C:吸附法、催化法、化学法D:化学法、生物法、燃烧法答 案:
8、据《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34-2013),对某些用电设备产生的电磁噪声,一般采用( )措施。
A:设备安装远离人群B:安装吸声器C:安装消声器D:安装隔声罩答 案:
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污染源监测计划应明确()
A:监测指标B:监测频次C:执行环境质量标准D:监测指标答 案:
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点源调查内容不包括()。
A:排气筒几何高度B:排气筒烟气抬升高度C: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D:排气筒底部海拔高度答 案:
1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关于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新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通过设计资料确定B:新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直接引用同类项目资料C:扩建项目的现状污染源调查,可利用已有有效数据D:扩建项目的现状污染源调查,可通过实测方法确定答 案:
12、据《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35-2013),根据生物处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对氧气要求的不同,生物处理分为()
A:好氧堆肥B:厌氧堆肥C:好氧消化D:厌氧消化答 案:
1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属于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是( )。
A: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B: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C: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D: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答 案:A
解 析: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指环境风险评价、人群健康风险评价、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固体废物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1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新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通过设计资料确定B:新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直接引用同类项目资料C:扩建项目的现状污染源调查,可利用已有有效数据D:扩建项目的现状污染源调查,可通过实测方法确定答 案:
1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应包括()。
A:项目的所有污染源B:评价区的工业污染源C: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D: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目污染源答 案:
16、据《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35-2013),适用于生活垃圾焚烧,不适用于处理含水率高的污泥的焚烧炉型是( )。
A:炉排式焚烧炉B:流化床式焚烧炉C:回转窑焚烧炉D:固定床答 案:
17、据《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35-2013),适用于处理成分复杂、热值较高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焚烧炉型是( )。
A:炉排式焚烧炉B:流化床式焚烧炉C:回转窑焚烧炉D:固定床答 案:
1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适合采用AUSTAL2000模型预测的污染源包括()
A:体源B:网格源C:烟塔合一源D:机场源答 案:C
19、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是重要的大气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大气污染的常规控制技术包括)等。
A:洁净燃烧技术B:高烟囱烟气排放技术C:烟尘污染物净化技术D: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答 案:
20、《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对无组织排放监测时的采样时间是如何要求的
答 案:
相关知识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取得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多赢
土壤修复与治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1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
北京城副中心园林绿化设计导则.pdf
黄山市积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大气污染防治口号
高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标
网址: 据《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63501.html
上一篇: 南京新研机构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助 |
下一篇: 燃煤污染治理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