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生物教学中的生态环境教育

生物教学中的生态环境教育

生物教学中的生态环境教育.doc生物教学中的生态环境教育
生物教学中的生态环境教育
.,越来越多的重大自然灾
害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使人们逐渐清醒地认识到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环保问题已成为全球性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教育,寓生态环境知识于生物教学之中,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观念
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是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之一。现用中学《生物》教材中几乎每章都包含生态环境知识,这是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极好素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结合教材中介绍到或涉及的环境保护内容,将环境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长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高中学生保护环境的素质。让学生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的生存留下一片蓝天。
教学过程中,我们生物教师注意让学生理解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赖以生存的环境。如植物学中,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涉及水土保持、光合作用涉及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等;在动物学中,蚯蚓对人类的益处、鱼类资源的保护、青蛙的捕食、益鸟的保护等都与环境保护有关。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挖掘教材,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上列出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并在教学计划和教案中得到反映。通过以上切入点,结合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适时适地地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再通过介绍生态失调带来的种种危害,使他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注重搜集讲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
观念
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破坏着生态平衡。在学习《生物与环境》一节中,向学生讲述三废的与日俱增给环境带来的破坏等实例。据统计,我国约有七亿以上的人群饮用大肠杆菌超标的水,有近两亿的人饮用受有机物污染的水,我国大气污染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50~60年代污染最严重的时期,我国每年排尘量4445万吨,年排二氧化硫为1200~1400万吨,是世界上三废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由于大气、水源、土壤污染严重,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据报道,胃癌、肺癌都是吸入大气中有毒气体或水中有毒物质所致。在发展中国家,80%~90%的疾病受细菌感染或与化学污染有关。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00多亿元的人民币。联系实际教学,我县的渭河原来长年不断流,河中鱼虾成群,周围群山绿水。但近年来由于工厂排污,生活垃圾随意排放,河边农田农药的大量施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直接排放,致使大量水生生物死亡绝迹。这些贴切的生活事例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还使他们意识到防止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意义,增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通过自然保护和保护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树立生态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现在中学生的求知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教师应充分利
用这一主动因素,结合教材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文章,通过放映有关森林资源、动物世界和国家一些重点自然保护区景观介绍的录像,唤起学生热爱自然资源的美好情怀。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森林、益鸟、益虫对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关系。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保护我

生物教学中的生态环境教育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知识

【专题研究】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实践研究
2024年生物教学工作总结(通用31篇)
《生物入侵者》教学反思 8则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特色项目 “探寻玫瑰秘密 发现生态之美”自然教育活动
幼儿园小班生态环境教育教案(通用12篇)
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成都市生态环境教育读物(小学版)》首发9万册
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高中生物学生态化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
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浅谈湿地在生态环境修复中的作用

网址: 生物教学中的生态环境教育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6438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高校生物教学中环保教育范文
下一篇: 书写新时代的绿色答卷——小陇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