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分目》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虫分目》PPT课件.ppt(118页珍藏版)》请在知学网上搜索。
1、第五章第五章 昆虫分类学昆虫分类学昆虫分类学p昆虫分类学是昆虫学和动物分类学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昆虫类别及其异同和历史渊源关系,并据此建立起反映进化历史和自然系谱的分类系统,为害虫防治和益虫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一、分类学概述p自然界中的昆虫种类繁多,要正确地识别它们,就必须根据其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生态要求等加以分析归纳,找出其亲缘关系进行系统分类。p昆虫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彼此间有亲缘关系和历史渊源的大小不同的自然类群。所以,昆虫分类的任务除鉴别种类和确定名称外,还要研究昆虫种的渊源及系统发生,以探讨物种的起源、种群的形成、分布、进化与变异以及整个昆虫区系的形成、发展与演替,
2、建立符合客观的分类系统。分类阶元 p昆虫分类与其它动、植物分类一样,分为一系列阶元,主要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等7个等级。其中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p物种是自然界能够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并于其他物种存在着生殖隔离的群体。昆虫的学名p昆虫种的学名由两个拉丁词构成,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为种名。(双名法(binomen))菜粉蝶菜粉蝶Pieris rapae L.属名 种名 定名人姓氏p属级以上名称的构成:n总科名的词尾:-oidean科级名称:模式属的属名词干+idaep夜蛾科Noctuidae,模式属(type genus):夜蛾属Noctua n亚科级名称:模式属的属名词干+inaen
3、族名的词尾:+-ini昆虫检索表p分类检索表(identification key)是鉴定昆虫种类的工具,它广泛应用于各分类阶元的鉴定。检索表的编制是用对比分析和归纳的方法,从不同阶元(目、科、属或种)的特征中选出比较重要、突出、明显而稳定的特征,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绝对性状,作成简短的条文,按一定的格式排列而成。p检索表的形式,常用的有双项式、单项式(连续式)和包孕式(退格式)三种,其中以前两种最为常见。昆虫双项式检索表p(一)双项式p1 有翅 2p无翅 无翅亚纲 p2(1)口器刺吸式 半翅目p口器非刺吸式 3p3(2)翅一对 双翅目p翅两对 4p4(3)前翅角质 鞘翅目p前翅膜质 5p5(4
4、)翅不被鳞片 6p翅被鳞片 鳞翅目p6(5)雌腹部末端有螫刺 膜翅目p雌腹部末端无螫刺 脉翅目昆虫分类学的意义p昆虫分类学是昆虫学和动物分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是昆虫学和其它动物学分支学科的基础。p是认识昆虫的重要手段。p预测某种未知昆虫的生活习性二、昆虫分目 分类是以翅的有无及其特征、变态类型、口器构造、触角类型和化石昆虫等为依据。昆虫纲的分目系统,随着分类学研究的深入和分类知识的积累而有很大改变,同时由于各个分类学者对主要类群在演化上的亲缘关系的见解不同,而提出了不同的系统。1758年生物分类学的奠基人林奈将昆虫纲分为7个目,此后全世界有多位科学家曾对昆虫纲提出不同的分目系统,不仅分目
5、的数不同,最少7目,最多达40目,一般为2833目,而且排列的次序差别很大,至今仍无完全统一的定论。这一方面是由于昆虫的种类繁多,比较复杂,另一方面是由于科学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新的分类方法和新的发现层出不穷,人们对昆虫的认识日渐深入。不同的分类系统反映了学者的不同观点。p昆虫在高级阶元的分类上,分歧较大。以往通常将昆虫纲分为两个亚纲和33个目,即无翅亚纲和有翅有纲。在无翅有纲中含有4个目,分别是原尾目、弹尾目、双尾目和缨尾目。一、无翅亚纲 本亚纲所包括的昆虫种类均属原始性无翅,体微小而柔弱,变态不明显,体躯上保留着一些昆虫的原始构造和某些非昆虫纲的特征。口器咀嚼式,或有的陷入头部,形成吸收形
6、式。一般陆栖,多生活于潮湿环境。本亚纲对研究昆虫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包括原尾目、弹尾目、双尾目、缨尾目4个目。p二、有翅亚纲p 有翅亚纲包括昆虫纲中的绝大多数种类。其中大多数具翅,少数种类因适应生活环境而翅发生次生性退化。口器类型多样化,有咀嚼式、刺吸式、锉吸式、虹吸式、舐吸式等类型。成虫期腹部除外生殖器和少数种类具尾须外,无其它附器。变态类型可分为3大类,即原变态、不全变态和全变态。按翅的发育形式,原变态和不全变态属外生翅类,全变态属内生翅类。其中许多种类为农林或牧、医重要害虫,有的则为益虫,因而与人类关系密切。该亚纲可分为29个目。昆虫亚纲昆虫总目昆虫目变态类型无翅亚纲原尾目增节变态弹尾
7、目、双尾目、缨尾目表变态有翅亚纲蜉蝣总目蜉蝣目原变态蜻蜓总目蜻蜓目不全变态襀翅总目襀翅目、纺足目直翅总目竹节虫目、直翅目、革翅目、蛩蠊目、螳螂目、蜚蠊目、等翅目半翅总目缺翅目、啮虫目、食毛目、虱目、同翅目、半翅目、缨翅目鞘翅总目鞘翅目、捻翅目脉翅总目广翅目、蛇蛉目、脉翅目长翅总目毛翅目、鳞翅目、长翅目、蚤目、双翅目全变态膜翅总目膜翅目一、无翅亚纲一、无翅亚纲(Apterygota)(四目四目)特点:特点:特点:特点:1 1、原始无翅,小昆虫,体壁骨化程度轻,体、原始无翅,小昆虫,体壁骨化程度轻,体、原始无翅,小昆虫,体壁骨化程度轻,体、原始无翅,小昆虫,体壁骨化程度轻,体柔软。柔软。柔软。柔软
8、。2 2、腹部多有运动附肢。、腹部多有运动附肢。、腹部多有运动附肢。、腹部多有运动附肢。3 3、增节变态,表变态(无变态)。、增节变态,表变态(无变态)。、增节变态,表变态(无变态)。、增节变态,表变态(无变态)。1、原尾目、原尾目Protura(玻片):原尾虫,螈(玻片):原尾虫,螈体微小,细长,小于体微小,细长,小于体微小,细长,小于体微小,细长,小于2mm2mm。身体略扁,白色不透明。身体略扁,白色不透明。身体略扁,白色不透明。身体略扁,白色不透明。头:近梨形或圆形。无触角,头:近梨形或圆形。无触角,头:近梨形或圆形。无触角,头:近梨形或圆形。无触角,无眼。口器缩入头内(内口无眼。口器缩
9、入头内(内口无眼。口器缩入头内(内口无眼。口器缩入头内(内口式)适于刺吸。式)适于刺吸。式)适于刺吸。式)适于刺吸。胸:前足很长代替触角的功胸:前足很长代替触角的功胸:前足很长代替触角的功胸:前足很长代替触角的功能。能。能。能。形态特征:形态特征:形态特征:形态特征:腹部腹部腹部腹部1212节,第节,第节,第节,第1313节腹面各有节腹面各有节腹面各有节腹面各有1 1对附肢(腹足遗迹存在)。对附肢(腹足遗迹存在)。对附肢(腹足遗迹存在)。对附肢(腹足遗迹存在)。生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pp增节变态,第增节变态,第增节变态,第增节变态,第1 1龄幼虫腹部仅龄幼虫腹部仅龄幼虫腹部仅
10、龄幼虫腹部仅9 9节,至成虫期随着几次脱皮,节,至成虫期随着几次脱皮,节,至成虫期随着几次脱皮,节,至成虫期随着几次脱皮,增加至增加至增加至增加至1212节。节。节。节。pp多生活于山林环境中,如石下、枯枝落叶间或湿润土壤中,多生活于山林环境中,如石下、枯枝落叶间或湿润土壤中,多生活于山林环境中,如石下、枯枝落叶间或湿润土壤中,多生活于山林环境中,如石下、枯枝落叶间或湿润土壤中,与人类无直接经济关系,但在昆虫进化理论研究方面,具与人类无直接经济关系,但在昆虫进化理论研究方面,具与人类无直接经济关系,但在昆虫进化理论研究方面,具与人类无直接经济关系,但在昆虫进化理论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有重要
11、意义。有重要意义。有重要意义。pp该目全世界已知该目全世界已知该目全世界已知该目全世界已知540540多种,我国自多种,我国自多种,我国自多种,我国自l956l956年由杨集昆教授年由杨集昆教授年由杨集昆教授年由杨集昆教授在陕在陕在陕在陕西华山第西华山第西华山第西华山第1 1次采集到后,目前已发现次采集到后,目前已发现次采集到后,目前已发现次采集到后,目前已发现140140余种。余种。余种。余种。2、弹尾目、弹尾目 Collembola(跳虫目,粘管目)(跳虫目,粘管目)头部有触角,头部有触角,头部有触角,头部有触角,4-64-6节。口器缩入头内,适于咀嚼或吸食。节。口器缩入头内,适于咀嚼或吸
12、食。节。口器缩入头内,适于咀嚼或吸食。节。口器缩入头内,适于咀嚼或吸食。腹部:腹部:腹部:腹部:6 6节。腹面有三对运动附肢。节。腹面有三对运动附肢。节。腹面有三对运动附肢。节。腹面有三对运动附肢。第一节腹面:一对粘管第一节腹面:一对粘管第一节腹面:一对粘管第一节腹面:一对粘管第三腹节腹面:一对握弹器第三腹节腹面:一对握弹器第三腹节腹面:一对握弹器第三腹节腹面:一对握弹器第四腹节腹面:一对弹器第四腹节腹面:一对弹器第四腹节腹面:一对弹器第四腹节腹面:一对弹器无尾须。无尾须。无尾须。无尾须。形态特征:形态特征:形态特征:形态特征:pp 表变态,多生活于潮湿处和落叶下、石下、青苔表变态,多生活于潮
13、湿处和落叶下、石下、青苔表变态,多生活于潮湿处和落叶下、石下、青苔表变态,多生活于潮湿处和落叶下、石下、青苔间或积水面上,取食腐植质、菌类和地衣等,有间或积水面上,取食腐植质、菌类和地衣等,有间或积水面上,取食腐植质、菌类和地衣等,有间或积水面上,取食腐植质、菌类和地衣等,有些种类取食花粉、植物种子、根茎、嫩叶等,造些种类取食花粉、植物种子、根茎、嫩叶等,造些种类取食花粉、植物种子、根茎、嫩叶等,造些种类取食花粉、植物种子、根茎、嫩叶等,造成一定程度的为害。成一定程度的为害。成一定程度的为害。成一定程度的为害。pp该目全世界已知种类有该目全世界已知种类有该目全世界已知种类有该目全世界已知种类有
14、20002000多种,我国已知多种,我国已知多种,我国已知多种,我国已知9090余余余余种。种。种。种。生物学生物学生物学生物学特性特性3、双尾目、双尾目Diplura(铗尾目),双尾虫(铗尾目),双尾虫头:触角线状,长而多节。口器缩入头内,头:触角线状,长而多节。口器缩入头内,头:触角线状,长而多节。口器缩入头内,头:触角线状,长而多节。口器缩入头内,适于咀嚼。适于咀嚼。适于咀嚼。适于咀嚼。腹:腹面腹:腹面腹:腹面腹:腹面1-71-7节或节或节或节或2-72-7节腹面上有刺突或泡囊。节腹面上有刺突或泡囊。节腹面上有刺突或泡囊。节腹面上有刺突或泡囊。尾须(铗状,或细长多节)尾须(铗状,或细长多
15、节)尾须(铗状,或细长多节)尾须(铗状,或细长多节)形态特征:形态特征:形态特征:形态特征:pp 表变态,多生活于土壤中或潮湿的石下、倒木、表变态,多生活于土壤中或潮湿的石下、倒木、表变态,多生活于土壤中或潮湿的石下、倒木、表变态,多生活于土壤中或潮湿的石下、倒木、枯枝落叶中,一般仅取食腐植质、菌类等,与人枯枝落叶中,一般仅取食腐植质、菌类等,与人枯枝落叶中,一般仅取食腐植质、菌类等,与人枯枝落叶中,一般仅取食腐植质、菌类等,与人类无直接经济关系。类无直接经济关系。类无直接经济关系。类无直接经济关系。pp该目全世界已知种类有该目全世界已知种类有该目全世界已知种类有该目全世界已知种类有60060
16、0多种,中国已记载有多种,中国已记载有多种,中国已记载有多种,中国已记载有2020余种。余种。余种。余种。生物学生物学生物学生物学特性特性4、缨尾目(、缨尾目(Thysanura):衣鱼,石蛃。):衣鱼,石蛃。形态特征:形态特征:形态特征:形态特征:体扁平细长,柔软,银白色。体扁平细长,柔软,银白色。体扁平细长,柔软,银白色。体扁平细长,柔软,银白色。咀嚼式口器外露;咀嚼式口器外露;咀嚼式口器外露;咀嚼式口器外露;外口式。触角丝状,长而多节;复眼发外口式。触角丝状,长而多节;复眼发外口式。触角丝状,长而多节;复眼发外口式。触角丝状,长而多节;复眼发 达,有时退化,单眼有或无。达,有时退化,单眼有或无。达,有时退化,单眼有或无。达,有时退化,单眼有或无。腹部腹部腹部腹部1111节,有节,有节,有节,有1 1对细长多节的尾须和一条与其相似的中尾对细长多节的尾须和一条与其相似的中尾对细长多节的尾须和一条与其相似的中尾对细长多节的尾须和一条与其相似的中尾丝,实际上是最后一节背板极度延长形成的。第丝,实际上是最后一节背板极度延长形成的。第丝,实际上是最后一节背板极度延长形成的。第丝,实际上是最后
相关知识
园林病虫害防治完整版电子课件.ppt
《常见昆虫的分类》ppt课件
花卉与昆虫简单ppt课件
《花钟》PPT免费课件
《花卉的繁殖》PPT课件
巴尔扎克ppt课件
《植物学基础》PPT课件.ppt
《园林花卉的繁殖》PPT课件.ppt
打铁花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课件
《土壤环境污染》PPT课件.ppt
网址: 《昆虫分目》PPT课件.pp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64545.html
上一篇: 森林昆虫学 |
下一篇: 昆虫怎么分类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