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3日,生命科学学院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达教授课题组在国际病毒学重要期刊 Viruses(中科院JCR期刊分区:二区,影响因子3.82)上发表了题为“Synthesis of Full-Length cDNA Infectious Clones of Soybean Mosaic Virus and Functional Identification of a Key Amino Acid in the Silencing Suppressor Hc-Pro”的研究论文。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简称SMV)是世界性的大豆病害,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种子品质。该研究利用Gibson组装法和酵母同源重组系统分别构建了SMV的无标签和带有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的侵染性克隆。利用SMV-GFP侵染性克隆进一步研究了其关键氨基酸在沉默抑制子Hc-Pro中的作用。该研究获得的SMV侵染性克隆将有助于研究大豆和豆科植物及其SMV的相互作用和功能基因的鉴定。
论文第一作者为哈达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包文化和闫婷,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内蒙古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Viruses 2020, 12(8), 886; htps://doi.org/10.3390/v12080886
相关知识
哈达团队在大豆抗病毒基因挖掘中取得新进展
【科研新进展】(42)洪波副教授在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宜性设计领域取得新进展
我国植物病毒学20年研究进展综述
武汉植物园在全球生态恢复对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科学家在蔷薇科叶绿体系统发育基因组研究中取得进展
分子植物病毒学
气候变暖与植物开花与展叶物候相关研究取得新进展—论文—科学网
气候变暖与植物开花与展叶物候相关研究取得新进展—新闻—科学网
基因组学技术大发展助力园艺植物研究取得新进展
被子植物花粉性状演化系列研究在唇形分支中取得新进展
网址: 哈达课题组在植物病毒学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64625.html
上一篇: Nature Communica |
下一篇: 保护生物多样性,植物医生彰显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