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科学家在蔷薇科叶绿体系统发育基因组研究中取得进展

科学家在蔷薇科叶绿体系统发育基因组研究中取得进展

科学家在蔷薇科叶绿体系统发育基因组研究中取得进展

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是基因组学和系统发育生物学融合产生的一个交叉学科,主要用基因组水平的大规模分子数据解析生物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并利用系统发育原理研究基因组进化机制。基因组大量的数据信息具有“缓冲”作用,能减少系统发育重建中的随机误差,使得引起基因树冲突的各种生物学因素被逐一分析,是当前重建生命之树,解析困难系统发育关系的最有效途径。由于大小适中、核苷酸置换率适度、容易比对、不存在旁系同源问题等优点,叶绿体基因组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解析困难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蔷薇科包括约90属3000种,全球广布,具有多种世界最具经济价值的水果,如苹果、梨、桃、李、杏、樱桃、山楂,以及著名花卉如玫瑰、月季、梅花。植物学家对蔷薇科开展了大量分类和系统关系的研究,但由于频繁的杂交、孤雌生殖和可能的快速辐射分化等因素的影响,该科的亚科、族、属分类范畴仍存在很大争议,主要分支间系统发育关系难以解析,是系统发育重建最困难的植物类群之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阅读全文

上海海洋大学李晨虹教授到水生所进行学术交流

     李晨虹教授作学术报告  11月15日,上海海洋大学特聘教授李晨虹应邀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为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作了题为Gene capture and implications for evolutionary Biology的学术报告。  李晨虹教授以目

沿海拔梯度变化的森林群落构建机制研究中获进展

  森林群落构建机制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在森林群落中,生态过程在不同空间尺度和不同垂直结构中的作用尚不清楚,需要量化不同生态因子对群落构建作用的影响。近年来,功能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的研究为探究群落构建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2013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多样性演化和生

中国学者运用Bionano光谱分析研究此类植物

  被子植物分为四大核心分支,即ANA被子植物基部类群、木兰类植物、单子叶植物和真双子叶植物。马兜铃属(Aristolochia)是木兰类植物,该属的植物具有极强欺骗性的“诱捕—囚禁—释放”传粉系统,独特的花形态是引诱传粉者的重要“诱饵”,同时还具有备受争议的药用价值。马兜铃属植物因此备受争议和关注

昆明动物所等在缺齿鼩属系统发育和分类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蒋学龙课题组与安徽师范大学等合作单位在缺齿鼩属系统发育和分类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Integrative systematic analyses of the genus Chodsigoa (Mammalia: Eulipotyphla: Soricidae

110-例胎儿泌尿系统发育异常的门诊多学科会诊结果分析1

Enhanced fetal renal echo; Fetal pyelectasis; Cystic lesions of fetal kidney随着医学的发展,产前超声筛查从胎儿大体结 构到微小结构的畸形检出率越来越高,但临床医学 的学科划分逐渐细化,对产前超声异常的胎儿进行咨询成为临床

母乳寡糖调节新生儿肠道粘膜免疫系统发育的生理机制

  母乳作为婴幼儿的天然食品,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能够促进新生儿大脑、肠道和免疫系统的快速发育。母乳寡糖(HMOs)是牛奶中含量第三高的活性成分,已经发现并表征了200多种单独的寡糖,包括中性寡糖和酸性寡糖。初乳含有比成熟乳更多的活性寡糖。HMOs能够通过减少白细胞粘附和通过凝集素受体DC-SIGN

昆明动物所厘清广义孟加拉鲮属系统发育并订立一新属

  广义孟加拉鲮属Bangana sensu lato是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和东亚的大中型鱼类,由于该类群鱼类分布范围广且材料难以获取,致使该类群的系统研究十分匮乏。为了厘清广义孟加拉鲮属Bangana sensu lato的系统发育关系及分类,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系统进化与生物地理学研究组和东南

110-例胎儿泌尿系统发育异常的门诊多学科会诊结果分析2

3 讨 论根据超声表现,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分为肾脏 位置及形态异常、肾积水、肾脏囊性病变、膀胱异常、 外生殖器异常五大类[1]。3.1 肾脏位置及形态异常 本研究中92%( 23/25) 的病例选择保留胎儿,随访至今生长发育良好。但 胎儿双侧肾发育不良是一种致死性的先天性泌尿系 统异常,应终

昆明植物所竹亚科青篱竹族的系统发育和进化研究获进展

  竹亚科青篱竹族 (Arundinarieae) 约有32属600种,既包括了全球经济价值最高的竹种如毛竹,也包括了箭竹、方竹、冷箭竹等国宝大熊猫赖以生存的主食竹种,分布于亚洲、非洲和北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东亚是该族的现代分布中心。青篱竹族具有多样化的形态特征,比如,地下茎包括单轴型、合轴型和复轴

昆明动物研究所关于东亚人群源流研究取得新进展

  随着大量线粒体DNA(mtDNA)全基因组信息的积累,科学家对东亚人群的母系遗传结构已经有较为清晰的认识。然而,研究中仍发现有一些mtDNA类型无法识别。虽然这些未定类型的分布频率很低,但其系统发育地位究竟如何迄今仍不得而知。与此同时,由于东亚具有丰富且较为连续的古人类(the a

叶下珠科药用植物基因组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我国科学家在叶下珠科药用植物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揭示了多次杂交与多倍化事件共同塑造了叶下珠科复杂的物种形成历史。相关成果发表于《植物学杂志》(The Plant Journal)。叶下珠科包含超过2000个物种,大部分具有药用功能。叶下珠科的物种具有多种不同的染色体倍性和复杂的演化历

叶下珠科药用植物基因组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我国科学家在叶下珠科药用植物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揭示了多次杂交与多倍化事件共同塑造了叶下珠科复杂的物种形成历史。相关成果发表于《植物学杂志》(The Plant Journal)。叶下珠科包含超过2000个物种,大部分具有药用功能。叶下珠科的物种具有多种不同的染色体倍性和复杂的演化历

我国科学家发现红菇难栽培的潜在原因

野生红菇字实体。吴清平团队 供图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清平团队发现潜在的制约红菇人工栽培的关键因素。相关研究以《灰肉红菇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其与菌根特征的关联》为题发表于《基因》。  红菇是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野生食用菌品种,其中灰肉红菇是一种著名的外生菌根食用菌

中国新生儿基因组、胚胎基因组计划启动

  为从根本上实现新生儿遗传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7日,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在上海发起中国新生儿基因组计划。  中国新生儿基因组计划将在未来的5年内开展10万例样本的新生儿基因检测,旨在构建中国新生儿基因组数据库,建立新生儿遗传病基因检测标准,促进新生儿遗传病基因检

《基因组研究》:首张猫基因组草图绘就

猫是研究人类失明和艾滋病模型之一,因此测序结果大有用处 一只名为“肉桂”(Cinnamon)的4岁雌性阿比西尼亚猫有幸成为第一只完成基因组测序草图的猫。它也因此加入了包括狗、小鼠、大鼠以及黑猩猩等在内的基因组“俱乐部”。相关论文11月1日在线发表于《基因组研究》(Genome Research)杂

研究揭示水龙骨目的早期演化历史

  石松类(如鳞木类)、早期蕨类(如枝蕨类)和前裸子植物(如古羊齿类)建立了最早的陆地森林植被,主导陆地植物生态系统长达亿万年,是古生代主要的成煤植物,也是中生代植食性恐龙的重要食物来源。蕨类植物是植物大尺度宏演化过程的关键类群,也是古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的直接见证者。蕨类植物至今仍是陆地植物生态系统

新研究揭示辣椒素生物合成进化机制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辣椒研究团队联合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通过多组学技术破译了栽培和野生辣椒基因组,研究揭示了辣椒素生物合成进化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辣椒是茄科辣椒属的一年生或有限多年生植物,以其特有的辣味(来自于辣椒素)而闻名。辣椒如何演化出合成辣椒素的能力,以及为何

科学家揭示德保苏铁叶绿体基因组特征

  广西大学植物生理生态与进化课题组在苏铁植物的基因组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用苏铁的叶绿体全基因组重建了苏铁植物的系统进化树,揭示托叶铁科为非单系起源,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科学报告》上。  据介绍,研究人员通过对德保苏铁展开二代测序,获得了德保苏铁基因组几百万条的短片段,用先进的算法进行组装,

武汉植物园在猕猴桃叶绿体基因组研究中获得新进展

  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是一种富含Vc的经济水果,目前在全世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尽管我国学者对中华猕猴桃的全基因组进行了测序,然而对猕猴桃叶绿体基因组并未进行组装和注释。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猕猴桃资源与育种学科组副研究员姚小洪在研究员黄宏文的指导下,完成了不同倍性

重要疫源动物的起源、扩散和适应性进化研究中获进展

  第四纪晚期以来,大型哺乳动物的灭绝和种群衰减重塑了全球生态系统,那么谁是如此重大环境变化中的最大受益者呢?已有研究表明,与大型哺乳动物的命运不同,啮齿类、兔形类、蝙蝠类和食虫类等中小型哺乳动物类群的灭绝风险较低——预测显示,未来50年内,啮齿类动物的多样性会持续增加。然而,啮齿类动物是哺乳动物中

揭开蛇“毒”基因里演化的“秘密”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家堂研究团队基于多种高通量测序技术,组装了染色体水平的银环蛇参考基因组,同时结合多组织转录组,对银环蛇毒素基因家族的构成进行了深入探索,并进一步解析了眼镜蛇科毒液中重要毒素成分之一——三指毒家族的演化。相关研究成果以《三指毒亚家族的新发现及其结构和功能的分化》为题

四种测序技术实现了胡椒染色体级别的组装

  胡椒为什么辣?胡椒碱含量的高低决定了胡椒的辛辣程度。10月16日,中国科学家宣布找到胡椒碱的来源,以及哪些基因对胡椒“辣”味机制至关重要。  《自然-通讯》杂志发表的这项最新成果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饮所联合华中农业大学、马来西亚科学院等7家单位完成。他们绘制了我国胡椒栽培种“热引1号”染色体级

基因组文库法

基因组文库法一)基因组DNA分离、纯化和加工[Mbo I酶检测]1.准备1.5ml小试管4个;每管内含有:基因组DNA(在TE或水中)             10.0μg10×Mbo I缓冲液                         2.5μlH2O                    

基因组构的定义

中文名称基因组构英文名称gene organization定  义(1)单个基因的组成结构。一般包含启动子、增强子、非翻译序列、编码序列等。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前者具有内含子。(2)广义指一个完整的生物个体内基因的组织排列方式。原核和真核生物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成串分布,

基因组的定义

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领域,基因组是指生物体所有遗传物质的总和。这些遗传物质包括DNA或RNA(病毒RNA)。基因组包括编码DNA和非编码DNA、线粒体DNA和叶绿体DNA。研究基因组的科学称为基因组学。

基因组的分类

病毒基因组病毒基因组可以由RNA或DNA组成。 RNA病毒的基因组包含单链或双链RNA,也包含一种或多种单独的RNA分子。 DNA病毒基因组可以是单链或双链DNA。大多数DNA病毒基因组由单个线性DNA分子组成,但有些由DNA病毒基因组由环状DNA分子组成  。原核基因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组由D

烟草基因组计划

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将成为21世纪引发新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实施基因组计划可以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烟草重要性状功能基因,全面揭示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确立我国在烟草基因组研究上的核心优势,对提升烟草育种工作整体水平、实现烟草品种的根本性突破、培育烟草新兴产业、更好地发挥烟草模式作物的基础研究作

基因组构的定义

中文名称基因组构英文名称gene organization定  义(1)单个基因的组成结构。一般包含启动子、增强子、非翻译序列、编码序列等。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前者具有内含子。(2)广义指一个完整的生物个体内基因的组织排列方式。原核和真核生物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成串分布,

基因组印记

这是根据我写的一个PPT摘录的,希望能有朋友讨论这方面的问题。并拓宽这个领域,讨论epigenetics更广泛的问题。毕竟epigenetics是现在动物功能基因组研究的主流和一个重要方向。1. 印迹基因的概念及重要意义概念:基因组印迹是特指来源于亲本的等位基因进行不对称后成修饰后而导致的单等位基因

金粟兰目基因组信息被揭示-或可助解开达尔文“恼人之谜”

视觉中国供图  新知  科技日报讯 (记者颉满斌)11月26日,《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来自兰州大学刘建全团队的文章《四川金粟兰基因组揭示被子植物早期分化历程》,填补了核心被子植物最后一个主要分枝——金粟兰目的基因组信息,并对被子植物的早期演化历程提供了更为翔实的证据。  被子植物是地球上分布范围最

相关知识

昆明植物所等在杜鹃花属系统发育与多样化历史研究中获进展
华南植物园二型花柱进化研究取得进展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叶绿体基因组分析及分子标记开发
江西农业大学在毛花猕猴桃次生代谢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二代测序技术和叶绿体基因组在菊花系统学分类和遗传资源研究中的应用综述
蕨类植物叶绿体rps12基因的分子进化研究
研究蔷薇科花卉栽培的新成果
武汉植物园等在植物异型花柱分子遗传调控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昆明植物所等在被子植物唇形分支花粉性状演化研究中获进展
综述 | 福建农林大学兰思仁/刘仲健研究团队综述兰花研究及其产业化进展与展望

网址: 科学家在蔷薇科叶绿体系统发育基因组研究中取得进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7169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儿为什么如此美丽,那些数百年前
下一篇: 辣椒始花节位遗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