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钦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 谭昌美
吞咽障碍是由于双侧大脑皮质或者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或者吞咽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核性或核下性损害引起,导致真性球麻痹,或者双侧皮质脑干束损伤出现假性球麻痹,大约57%~73%的脑卒中患者发生吞咽困难,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无法常规进食,造成机体营养不良及水电解质紊乱,严重甚至发生窒息、死亡。我们应该早期进行吞咽功能训练。
食物的形态及选择:食物以半流质为宜,质地幼滑,湿润但不可溢出水分或汁液,容易搓成食团,适当的调味及温度控制,顾及吞咽能力、牙齿状况、身体状况及个人喜好。
稀流质:水、牛奶、果汁、等
浓流质:麦片饮料、加入加稠剂的水、汤、蛋羹等
糊状食物:米糊、菜糊、肉糊、藕粉、蒸水蛋等
半固体:烂饭、软面包等
水及汤类食物容易引起呛咳、误吸,尽量将水混入半流质食物中给予。
直接训练
⑴体位:由于口腔期及咽期同时存在功能障碍的患者较多,因此开始训练时,应选择既有代偿作用且又安全的体位。开始可先尝试30°仰卧、颈部前倾的体位。该体位可利用重力使食物易于摄入和吞咽;颈部前倾可使颈前肌群放松,有利于吞咽。偏瘫患者应将患侧肩背部垫高,护理者于健侧喂食。
⑵食物的选择:一般容易吞咽的食物具有下述特征:
①柔软、密度及性状均一;
②有适当的黏性、不易松散;
③易于咀嚼,通过咽及食道时容易变形;④不易在粘膜上滞留等。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饮食习惯进行选择,兼顾食物的色、香、味等。
⑶一口量:即最适于患者吞咽的每次喂食量。一口量过多,食物易从口中漏出或引起咽部滞留,增加误咽的危险;一口量过少,则难以触发吞咽反射。应从小量(1 - 5ml)开始,逐步增加,掌握合适的一口量。
5ml半勺 8ml约满勺
⑷调整进食速度:指导患者以较常人缓慢的速度进行摄食、咀嚼和吞咽。一般每餐进食的时间控制在45分钟左右为宜。
⑸咽部滞留食物的去除法:可训练患者通过以下方法去除滞留在咽部的食物残渣。
空吞咽:每次吞咽食物后,再反复做几次空吞咽,使食块全部咽下,然后再进食;
交互吞咽:让患者交替吞咽固体食物和流食,或每次吞咽后饮少许水(1 – 2ml),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吞咽反射,又能达到去除咽部滞留食物的目的;
点头样吞咽:颈部后仰时会厌谷变窄,可挤出滞留食物,随后低头并做吞咽动作,反复数次,可清除并咽下滞留的食物。
④侧方吞咽:梨状隐窝是另一处吞咽后容易滞留食物的部位,通过颏部指向左、右侧的点头样吞咽动作,可去除并咽下滞留于两侧梨状隐窝的食物。
进食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进食时患者注意力要集中,不能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
第二,尽量保持坐位,或半卧在床上,身体与床的夹角为60度以上。
第三,饮食应在固体、糊状物和液体之间进行调整。清水或固体块状食物最易导致吞咽困难。所以,要将固体食物弄碎后再喂给患者吃。
第四,食物要一勺一勺地喂给患者吃。严重的病人,要进行“空吞咽”,即让患者吃一口,咽一口,再空咽一口,然后再吃第二口。要确定病人两颊之内没有食物,才能喂第二口。
吞咽功能障碍治疗的意义,早期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可防止咽下肌群发生失用性萎缩,加强舌和咀嚼肌的运动,提高吞咽反射的灵活性,改善摄食和吞咽能力,减小吸入性炎、窒息、脱水、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以增强患者自我生存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社会、家庭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作者介绍
谭昌美 脑病科护士长
科室介绍
钦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由卒中中心、眩晕中心、失眠中心组成,主要收治中风病(脑梗塞、脑出血)、反复发作性眩晕、头痛、帕金森病、癫痫、痴呆、脑膜脑炎、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等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顽固性失眠、焦虑症、抑郁症等各种心理疾病。其中卒中中心以急救、康复、中医相结合为特色,发挥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优势,对中风(脑梗死、脑出血)等取得很好的疗效。
我科获得国家颁发卒中中心牌匾
在康复大厅治疗的患者
康复治疗师在为中风患者康复治疗
相关知识
脑卒中分期治疗常用方案:灯盏花制剂序贯疗法
注意部署训练对缓解阈下抑郁症患者负面情绪的效果,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汇一流医技“神器”,圆更多患者康复梦
舌压抗阻训练联合NMES在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情绪紧张、浮躁易激动的患者在进行花木欣赏时,适宜选择()。
特色护理助力精神障碍患者精神康复
中风患者的治疗要花多少钱
帕金森病重压,患者每日如背山行!揭秘:这些方法助你轻松“减负”!
康复护理技术 健康科普
禾孕嘉丨优化多囊患者试管婴儿准备策略:饮食与运动的差异化调理
网址: 吞咽困难患者功能训练(一)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65498.html
上一篇: 抑郁症患者的自我调节辅助疗法有哪 |
下一篇: 宝可梦大集结闪焰王牌厉害吗 宝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