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药培养快速培育聚合抗3种水稻病害基因的新种质研究

花药培养快速培育聚合抗3种水稻病害基因的新种质研究

【摘要】:为培育抗水稻白叶枯病、稻瘟病、条纹叶枯病3种病害的品种,保证水稻的稳产高产,利用花药培养与常规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相结合,进行聚合抗3种病害的新种质研究。结果表明,用含有抗白叶枯病Xa23基因的BG152和含有抗稻瘟病Pi-1基因的R118分别与含抗条纹叶枯病Stvb-i基因的花育409进行有性杂交,共获得聚合双抗抗病基因的F0种子分别为180,105粒;鉴别真杂种后彼此再杂交,获得复交F0种子1 398粒。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筛选出聚合抗3种病基因的杂合型单株52株,从中选择田间无病害的进行花药培养,经H0自然加倍,获得双倍体花培植株378株。经PCR检测,筛选出聚合3种抗病基因的花培H1株系14个;对其H2植株进行重复PCR与抗病鉴定,获得聚合3种抗病基因的花培材料所含的抗病基因能稳定遗传,抗病性鉴定有10份均表现为抗(R),且高效表达抗病。最后对水稻花药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防治措施。


1234187246572142592

1 李进斌;李鼎;孙一丁;许明辉;利用与抗稻瘟病基因Pi1连锁的MRG4766标记鉴定173份云南地方稻种[J];分子植物育种;2012年01期 2 于凤池;姚坚;姚海根;殷跃军;花药培养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快速选育抗条纹叶枯病晚粳稻新品系的技术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3 罗楚平;倪磊;陈志谊;刘永锋;刘邮洲;聂亚锋;水稻稻瘟病接种技术及2009年江苏省区试品种抗性鉴定[J];江苏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4 张小红;王春连;李桂芬;张晓科;梁云涛;孙亮庆;赵开军;转Xa23基因水稻的白叶枯病抗性及其遗传分析[J];作物学报;2008年10期 5 刘水芳;杨秀荣;孙淑琴;刘春艳;王勇;张春祥;顾红艳;水稻品种抗稻瘟病鉴定技术[J];天津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6 陈荣林,梁运波,刘亚水稻旱害及抗旱育种综述[J];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06期 7 潘海军,王春连,赵开军,章琦,樊颖伦,周少川,朱立煌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PCR分子标记定位及辅助选择[J];作物学报;2003年04期 8 章琦,赵炳宇,赵开军,王春连,杨文才,林世成,阙更生,周永力,李道远,陈成斌,朱立煌普通野生稻的抗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pv.oryzae)新基因Xa-23(t)的鉴定和分子标记定位[J];作物学报;2000年05期 9 程式华杂交水稻育种材料和方法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水稻科学;2000年03期 10 孙国昌,杜新法,陶荣祥,毛雪琴,孙漱沅水稻稻瘟病防治研究进展和21世纪初研究设想[J];植物保护;2000年01期

1289887145204383744

1289887717202591744

相关知识

必读系列 | 何祖华、陈学伟、邓一文等联合撰写:农作物抗病虫研究的战略思考
花药培养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快速选育抗条纹叶枯病晚粳稻新品系的技术探讨
棉花花药培养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松花菜花药培养再生植株
我室植物病原细菌团队通过基因编辑创建了抗白叶枯病和条斑病的水稻
花药培养
标记辅助育种
华中农业大学发现水稻抗病新基因:可减少近四成水稻产量损失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种质资源创新团队在小麦抗纹枯病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南京农大张正光课题组:光照如何提升水稻对稻瘟病菌的免疫力

网址: 花药培养快速培育聚合抗3种水稻病害基因的新种质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6926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几个种类兰花的转基因抗病毒新品种
下一篇: 几个种类兰花的转基因抗病毒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