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希望。家长、老师、学校、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往往忽略了他们心理健康的问题。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很重要,但拥有健康的心理也尤为重要,素质教育的推动下中国的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家庭、学校、社会带给学生的压力一直有增无减,使得中小学生产生了一系列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使其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据调查,在我国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包括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那么学校和家庭应当如何引导学生,使得中小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铭心心理以一家从事心理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及心理健康事业服务的企业的身份,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部分原因 现在的小孩大多是独生子女,每一个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加之家中老人的溺爱,使每个小孩养成了只懂得享受别人给予的关爱,不懂得付出爱,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还有有些家长喜欢为自家小孩打抱不平,把小孩之间的小吵小闹变成大人与小孩、大人与大人之间的矛盾,使孩子没有养成团结互助的习惯。这些“宝中宝”型的小孩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难以接受别人的指责和教导,也难以独立完成任何事。其实这些已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这一心理问题目前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久而久之使一个活泼健康的学生变成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学校和教师为了提高和完成教学质量及教学任务,时常给家庭和学生施加压力,总是以分数论英雄,总是用分数判断一切。有些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喜欢分“好学生”与“坏学生”,并且夸大“好学生”的优点,他们即使犯了错误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坏学生”稍有不慎就会动辄得咎,使得这类所谓的“坏学生”就自然而然成为其他学生眼中的嘲笑对象,自信、自强、乐观等等渐渐远离他们,让学生渐渐地走向心理不健康之路。 目前我国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政策,未得到社会各界的正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几年,减轻学生负担的政策出台了一项又一项,可是升学压力愈发增大。教师为了出成绩压学生,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给孩子施加压力,社会为了发展得更好提高对学生的要求,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学生只能用幼小的心理承担一切,压力过大造成了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引导和解决的方法 增强自身责任,积极教育子女。作为家长必须意识到教育孩子首先是父母的责任。 提高自身素质,作孩子的榜样。家长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时刻影响着孩子。作为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让自己成为孩子言行一致的榜样。 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教育水平。家长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懂得儿童心理特点,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原则、方法,才能培养出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孩子。 优化家庭环境,让孩子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身心健康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家长要重视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生活在充满欢乐的家庭氛围中,身心才能健康成长。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民主的、平等的、相互理解的的亲密关系,这需要家长付出努力。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要有爱心,有一颗童心。 三、学校如何创造学生心理健康平台 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教育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三者合力才能推动教育的真正发展。家庭教育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学校教育则是有意识、有计划的,因此学校在注重学生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消除逆反心理,做好沟通与交流。我们要首先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其次是要求学生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成人善意的批评;再次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最后是要求家长和教师多注意学生的心理需求。 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增强自信。学校要帮助学生分析他们的优点,正确作出评价,发挥自身特长;其次是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消除敏感与脆弱心理,培养意志。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认知水平、自控水平,培养耐挫能力,克服悲观消极的心态,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教给学生释放消极情绪,摆脱悲观失望的方法。应国家教育局的要求配备心理咨询室,我们铭心心理应社会需求应国家政策形势局势需要可以为社会、学校、政府、司法、企业或是个人等提供心理咨询室建设方案和提供各种心理设备,为社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尽一份绵薄之力,辅助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四、社会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关注 整个社会已加大了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中小学生都应该同等关注,不仅仅是大学生心理教育,小学生心理教育同样重要,铭心心理认为教育下一代不只是家长、教师、学校的责任,全社会的人应参与到此项工作中,关注和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力度。作为心理行业的企业更是不能单单为金钱为利益而驱使,最主要的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帮助,不但注重经济效益,更应该注重社会效益。研发和生产销售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帮助的产品,提供更加良好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为之不断努力。 加大宣传素质教育的力度。尽管素质教育已实施几年,可是对这一教育形式的认识却很不到位,甚至有些领导的教育观念落后,导致校与校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不良竞争现象。所以本人认为提高学生德、智、体、美的综合素质不能当做口号去喊,而应该让更多教育界的领导、老师、家长认识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要性。才不会出现决策性的错误,害学生,损人才。 要制定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育部门应该制定一些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行之有效的制度,并加大实施力度的监督,避免让这些制度流于形式。 尤其是小学阶段是人生发育初期,这一阶段的心理发育最快,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兴趣等在这阶段初步形成,各种潜能初步开发。因此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者合力,为小学生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使每一个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
相关知识
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2023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方案(15篇).docx
从“心”开始 呵护健康 六安市梅花小学开展2022暑期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学习活动
五育赋能“心”成长 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暨学生心理健康“悦心”大讲堂启动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让“花朵”向阳而生 平阳县持续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行动
培育健康之花 中小学生健康教育读本金秋进校园
拒绝做温室里的花朵:提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地位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网址: 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69525.html
上一篇: 让心灵如花儿般绽放——祝沟中心幼 |
下一篇: 没有闹钟,爱因斯坦是如何按时起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