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老木匠复活大风车 昔日制盐工具有望申遗
本报讯 一架高8米、直径达10多米的巨型传统大风车,经盐城一老木匠历时3个月的精心制作,这种绝迹了40年的灌溉、制盐工具,近日又在射阳县海河镇成功“复活”。22日,这架风车经由上海港先行运往宝岛台湾展出。同时,中科院有关部门希望为大风车及其制作工艺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受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委托,盐城72岁的民间老木匠陈亚师傅带领多名工匠,花了3个月时间成功制作出这架大风车。记者看到,这架硕大的风车上,8个扬起的巨大风帆迎风飞舞,带动一部木质水车快速旋转,一股股清澈的河水从河道里就这样被抽了上来。据了解,这种大风车曾是沿海地区提水、灌溉、制盐的重要工具,一直延用到上世纪50年代,最多时在我省沿海地区曾达到20万架。这架“复活”的风车叫立帆式风车,它最巧妙的地方是风车不受风向改变的影响,风轮总是向着一个方向旋转。22日下午,负责跟踪大风车复原的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张柏春告诉记者,中国传统大风车在世界上地位独特,但随着科技进步,大都被抽水机和电力灌溉取代,至上世纪60年代,这种风车就在中国基本消失,“如现在不采取措施挖掘和抢救,风车制作工艺很可能在未来20年里彻底失传,再现和保护这项工艺是一个紧迫的文化抢救任务”,这名研究员说。去年8月,中科院在风车应用最广、消失最晚的盐城地区发起了“复原风车”行动,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并找到了盐城的老木匠陈亚师傅制作一个地道的、传统的大风车。接到任务后,陈老先生带领多名木匠,经过仔细回忆和寻找原料,终于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制作出这架风车。
据透露,这架大风车不久将作为一项文化遗产首先安装在台湾省台南市南台科技大学,让台湾同胞目睹这一文化遗产;随后,风车将返运至北京巡展,同时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还准备将大风车推荐给奥组委,在2008年奥运会时向世人展示。 (张兆领 郭小川)
(责任编辑:张剑锋)
相关知识
7旬木匠“复活”大风车 昔日灌溉工具有望申遗
后申遗时代非遗的现状及保护.PDF
花山岩画的文化价值及申遗意义
江苏如皋被授予“中国盆景产业名城” 共同发起盆景技艺申遗项目
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申遗成功
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成功申遗 成农业新名片
园丁与木匠读后感800字
园艺灌溉工具今天价格行情查询
会员活动
园艺灌溉工具最新报价走势分析
网址: 7旬木匠“复活”大风车 昔日灌溉工具有望申遗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71378.html
上一篇: 某灌溉进水闸为3孔,每孔宽度b= |
下一篇: 《信息素=储备粮=王妃》春风无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