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四川橘园主要粉虱类害虫如何为害及防治措施
基金项目:四川省水果创新团队
雷应华等
柑橘产业作为四川第一大水果产业,占全省水果总产量的 50%以上,130 个县市区均有柑橘种植。然而,近年来,我省柑橘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受病虫害的影响,柑橘品质有待提高,导致价格逐年下跌,果农收益不断下降。
粉虱类害虫是四川橘园重要害虫之一,主要种类为柑橘粉虱和黑刺粉虱。 柑橘粉虱(Dialeurodescitri Ashmead)又称橘绿粉虱、橘黄粉虱、橘裸粉虱、通草粉虱等,隶属同翅目(Homoptera),粉虱科(Al⁃eyrodidae),在我国北京、山东、江苏、浙江、四川、云南等多个地区广泛分布。 寄主广,主要有柑橘、金橘、石榴、咖啡、茶、油茶、女贞、杨梅等作物。 在四川柑橘产区广泛分布,且已上升为柑橘园主要害虫之一。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又称橘刺粉虱,同样隶属同翅目,粉虱科 ,在全球分布于夏威夷、南非、印度、毛里求斯、墨西哥、日本等地。 广泛分布在四川、广东、浙江、山东、安徽、江苏、福建、湖南、贵州等省的柑橘园和茶园。 在四川,主要在成都、资阳、内江、南充等柑橘种植区发生为害。 近年来,由于不知火、春见等晚熟柑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加之气候变暖,黑刺粉虱已从 90 年代前的主要害虫降为目前的次要害虫。 在柑橘园粉虱类害虫均为害当年生春梢、夏梢和早秋梢。 以幼虫群集在柑橘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叶片受害处变黄色;以若虫群集柑橘叶背面,吮吸汁液,并分泌蜜露,诱导煤烟病,使枝叶变黑枯死,严重时枝叶枯死,落花落果,严重地影响了柑橘正常生长以及果品和产量。 本文通过介绍四川橘园主要粉虱类害虫柑橘粉虱和黑刺粉虱的识别特征、发生为害情况,并针对性的提出其综合防控措施,旨在为基层果农柑橘植保防控提供参考。
1 种类及其形态学特征
柑橘粉虱体型小、植食性、全变态。 成虫 1 ~1. 3mm 长,呈椭圆形,虫体和翅均有白色蜡粉,翅脉简单,复眼赤褐色,头、胸、腹部均为淡黄色,足黄白色;触角 7 节,全长 0. 48mm。 后足胫节有一排硬刚毛,跗节 2 节;翅 2 对;雌虫腹部粗大;雄虫比雌虫瘦小。 蛹壳呈淡黄色,近椭圆形,透过蛹壳可见触角和黄褐色复眼,羽化后在叶背肉眼可见许多白色薄而透明的柔软蛹壳。 卵呈长椭圆形,0. 1 ~0. 3mm 长,卵初期呈淡黄色、有光泽,随后颜色逐渐变深,羽化时呈紫色(图 1、图 2)。
图 1 柑橘粉虱田间发生识别特征
图 2 柑橘粉虱田间发生为害症状及诱发柑橘煤烟病为害症状
黑刺粉虱成虫体橙黄色,敷白粉,前翅灰褐色,有不规则的白斑,后翅较小,为淡紫褐色,体长 0.96 ~1. 3mm 左右。 蛹壳为长椭圆形,黑色,有光泽,长0. 70 ~1. 23mm 左右,蛹壳边缘呈锯齿状,周缘有较宽的白蜡边,壳背显著隆起,胸部有 9 对刺,腹部有10 对刺。 亚缘区雌蛹有 11 对刺,雄蛹有 10 对刺。
初孵若虫呈淡黄色,扁平长圆形,之后变成黑色,周围分泌一圈白色蜡质物。 若虫共 3 龄,1 龄若虫体长 0. 27 ~ 0. 3mm 左右,2 龄若虫体长 0. 39 ~0. 43mm 左右,3 龄雌性若虫体长 0. 64 ~0. 73mm 左右,均附着在叶片上,形如香蕉。 卵呈长椭圆形,弯曲,黄色,长 0. 98mm 左右,由一短柄直立(图 3、图 4)。
图 3 黑刺粉虱田间发生识别特征
图 4 黑刺粉虱田间发生为害症状及诱发柑橘煤烟病为害症状
柑橘粉虱与黑刺粉虱区别:柑橘粉虱虫体淡黄色,翅白色,附有蜡粉,没有斑点;黑刺粉虱成虫体橙黄色,敷白粉,前翅灰褐色,有不规则的白斑,后翅较小,为淡紫褐色。 柑橘粉虱前翅脉一条不分叉,左右翅合拢呈屋脊状,从上方常可看见黄色腹部;雌雄个体常成对出现;复眼大,红色,肾形,单眼两个;触角5 节,足两对,4 ~5 节;刺吸式口器,口针较长;雌虫体长与翅展大于雄性;因外形像小蛾子,身上沾满了面粉状的细小颗粒,就好像刚刚从面粉口袋里爬出来一样而得名。 这是柑橘粉虱区别于黑刺粉虱的重要特点之一。 黑刺粉虱的卵有一短柄,从若虫到成虫,在腹末背面都有一个管状孔,孔内有一“孔瓣”和一个舌片。 这个管孔的存在是粉虱科昆虫的重要特征。 鉴别黑刺粉虱的种类,一般均以蛹壳为根本依据,因为蛹壳比其他幼虫期的形态更为完整,同时又是固着不动,易于采集。 黑刺粉虱蛹壳一般为椭圆形,背面有“⊥”形的缝,在横缝之前为头胸部,其后为腹部,在蛹壳之内有凹刻或刺突组成与周边相平行的亚外缘线,此线之内为背盘区,其外为亚缘区,在胸部两侧左右各有一条气管襞,气管襞前缘的气门梳或气门孔的数量。 背盘的后端有一管状孔,孔内有孔瓣和舌片各种形状,舌片从孔瓣下是否伸出,蛹壳背有刺或无刺或蜡孔类型等是区别是不是黑刺粉虱的重要特征。
2 发生为害特点
柑橘粉虱在四川一年发生 3 ~4 代,多以若虫和蛹在叶背越冬。 各代成虫盛发期分别出现在 6 月中下旬、8 月中下旬、10 上中旬和翌年 4 月中下旬。 成虫白天活动,飞翔力弱,早上多群集在叶背不太活跃,以傍晚日落前后气温下降时活动最盛。 柑橘粉虱成虫具有趋光性和趋嫩性,通常追逐顶部嫩叶产卵,卵通过卵柄从叶片气孔插入叶片组织中,防止脱落。 幼虫孵化后在叶背可做短距离游走,当口器插入叶片组织后,开始营固着生活,密度高时一叶可达数十头,甚至数百头。 成虫可进行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发育很不整齐,存在明显世代重叠现象。 各代幼虫孵化后分别在春、夏、秋梢嫩叶背面吸食为害。以成虫迁飞转移危害。 若虫群集叶背吸食汁液,抑制植物及果实发育,并诱致煤烟病。
黑刺粉虱在四川一年可发生 4 ~5 代,以 2 龄、3龄若虫在叶片背面越冬。 从 3 月下旬到 11 月在柑橘园内可见其各种虫态,世代极不整齐。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成虫大量羽化,成虫喜欢荫蔽的环境,通常在树冠内膛幼嫩的枝叶上活动,交尾产卵。 一只雌虫一般可产卵 10 ~100 粒左右,多在叶背部产卵,散产或密集呈圆弧形,通常数粒至数十粒在一起,有时在一片叶上有数百粒卵。 卵粒小,孵化率高达80%以上。 初孵若虫常在卵壳上停留 1 ~ 2min,然后开始游荡活动。 多在卵壳附近吸食,不会爬很远,一生共蜕皮 3 次。 2 ~3 龄若虫固定危害,严重为害发生时可布满整个叶背面,在同一果园中以成虫迁飞转移危害,远距离主要是由风传播 。
黑刺粉虱猖獗危害时,其排泄物可诱发柑橘煤烟病,使受害树体受损,严重损害果品。 在黑刺粉虱为害严重的柑橘园,受煤烟病的影响,病虫交替发展,柑橘树光合作用受阻,影响养分和营养丧失,使树势衰弱,不利于发芽抽梢,以致枝叶枯竭,严重发生时甚至枯枝死亡,其残留在叶背的蛹壳成为各种螨类的安全越冬场所。 据报道,1999—2000 年在湖北省孝感市的一个柑橘园遭受黑刺粉虱危害 ,被害株率达 80% 以上,受害严重的柑橘树抽不出春梢,不开花,丧失结果能力,并引起煤烟病,叶片变黑失绿,枯死脱落,严重影响了柑橘产业的发展。 柑橘煤烟病对柑橘枝叶和果实均有较强的危害性,会导致柑橘枝叶和果实表面覆盖一层黑色霉层,直接阻碍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受害枝叶抽出的叶片既短小、又很少,叶片无光泽、干枯、脱落,树势衰弱;果实严重受害后果色差,品质下降,产量降低,严重影响柑橘经济价值。
团队多年调查研究发现,黑刺粉虱在四川发生存在世代重叠现象:第一代于 4 月中旬到 6 月中旬,历时约 53d 左右;第二代于 6 月中旬到 7 月上旬,历时约 46d 左右;第三代于 8 月中旬至 9 月下旬,历时约 34d 左右;第四代于 9 月上旬到 10 月下旬,历时约 54d 左右;第五代于 9 月下旬到翌年 4 月中旬,历时 208d 左右。 存在明显世代重叠现象。 各虫态历期为:卵历期,在气温平均为 23℃时,一般为 16d,平均气温 29℃ 时,一般为 9d。 若虫历期,平均气温21℃时,一般为 23d,平均气温 28℃时,一般为 18d。蛹期, 平均气温 19℃ 时, 一般为 22d, 平均气温24℃,一般为 13d,平均气温 29℃ 时,一般为 13d。在气温 21 ~24℃时情况下,成虫寿命可达 6 ~7d。
3 发生为害情况
笔者于 2022 - 2024 年对四川省 7 个主要柑橘种植市 60 个柑橘园开展了柑橘粉虱类害虫种类调查,发现柑橘粉虱广泛分布,部分地区已上升为主要害虫,为重要的优势种害虫。
通过对四川省柑橘产区 7 个市、60 个柑橘园开展的柑橘粉虱的调查结果分析显示(图 5),有 90%的柑橘园发生了柑橘粉虱,有 30% 的柑橘园发生了柑橘黑刺粉虱。
图 5 2022 -2024 年四川柑橘产区粉虱类害虫调查分布频率图
4 综合防治措施
4. 1 加强柑橘园监测,避免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根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植保方针原则,柑橘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健康的柑橘园,一个健康的果园离不开对病虫害的监测。 柑橘树高密植,树体荫蔽时应全园监测,尤其黑刺粉虱喜群集在荫蔽的叶片背面发生和危害,因此在柑橘园内可进行随机五点取样,用目测法观察柑橘叶片背面是否有黑刺粉虱的发生和危害。 对管理欠缺或果园树体过于密集的柑橘园应加强监测。 一经发现,立即处置,避免猖獗危害。
4. 2 多种农业措施并举,增强树势,培育抗虫树体
4.2. 1 科学修剪,打破黑刺粉虱适生环境 冬季做好病、虫、枯枝的修剪,减少黑刺粉虱的越冬场所,清除枯枝落叶和带虫落果。 柑橘采摘后要对树体进行重剪,将病虫枝、残枝、弱枝和徒长枝及时修剪掉,针对密闭树枝一定要进行疏密,去掉交叉枝和重叠枝,并集中深埋或烧毁处理,以保证果园良好的通风透光性,保健康的春梢,严格控夏梢,促秋梢,保证树势强,营造健壮的树体,破坏黑刺粉虱的适生环境。
4.2. 2 做好冬季清园,减少越冬虫量 冬季清园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一环,做好冬季柑橘园采果后的病虫防治、改土培土、全园深翻和保温防冻等工作,可以促进树势恢复,可以提高树体越冬抗寒能力,使其免受低温冻害,为来年果园的优质丰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有柑橘黑刺粉虱发生的柑橘园,清园尤为必要,及时清除减少黑刺粉虱越冬代的数量,能有效控制来年黑刺粉虱虫口量。
4.2. 3 科学施肥,有利于恢复树势 在柑橘果实成熟采果结束以后,柑橘树原有的营养平衡体系被打破,很易出现干旱卷叶、黄叶落叶、树势衰退、花芽分化受挫等情况,此时就需要通过施肥来恢复树势。根据不同橘园内品种、柑橘树具体生长情况、当地气候条件等综合情况,选择恰当、适宜的对口肥料。 适当补施叶面肥以达到迅速补充柑橘树冬天缺失的营养的效果,最终促进柑橘花芽分化,增强树势防止叶落。 半个月后,再淋一次水肥,帮助恢复树势,但要注意控制用水量,以免阻碍花芽分化。 要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等,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壮大有益菌群,促进根系生长,为果树尽快恢复树势及花芽分化及时提供充足养分,促进树体安全越冬。
4.2. 4 果园生草,既能提供绿肥,又能为天敌昆虫
提供适生环境 果园生草也称作“果园生草覆盖模式”,即在柑橘园内种植适宜的草种,与柑橘树协调共生,既可抑制橘园内杂草生长,是一种绿色防控杂草的手段,也是柑橘园有机质的输入来源,对柑橘树起到绿肥的作用,因此果园生草对改善柑橘园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环境、提高果实产量与品质、防控杂草,降低果园管理成本等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作物生育期的进行,果园杂草株数增加,种植绿肥有利于抑制杂草,黑麦草、光叶苕子、毛叶苕子和箭筈豌豆抑制杂草效果好。 果园生草还能为橘园的害虫天敌提供丰富的食物、良好的栖息场所,丰富柑橘园昆虫种类多样性,果园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修复。 总之,果园生草能够改良果园土壤,促进果树生长并提升果实品质,在生产实际中具备大面积推广应用前景。
4. 3 生物措施
根据相关调查和研究表明,柑橘粉虱捕食性天敌主要有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龟纹瓢虫(Propylaeajaponica)和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 kuwanae) 等 10余种 。 柑橘黑刺粉虱具有很多种类的天敌,其中寄生性天敌昆虫包括刺粉虱黑蜂(Amitus hesperi⁃dum)、长角广腹细蜂(Amitus longicornis)、黄盾恩蚜小蜂(Prospaltella smithi)等 10 多种 ,捕食性天敌昆虫主要以各类瓢虫为主。 在黑刺粉虱发生为害的柑橘园,可选择人工释放天敌昆虫,包括寄生蜂、捕食性瓢虫等,也可选择使用一些寄生性真菌来进行防治,同时,还应保护利用自然资源中的草蛉等。 还可以使用苦参碱、印楝素、藜芦碱、除虫菊素、桉油精等植物源农药防治。
4. 4 物理措施
利用粉虱类害虫的趋黄性,悬挂黄板诱杀成虫,能减少成虫的基数,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黄板悬挂高度根据树势大小而定,一般为植株的 1/2 高度 为宜,每 10 ~15d 更换 1 次为佳。 也可使用柑橘粉虱和黑刺粉虱信息素诱虫板 进行诱杀成虫,能起到降低田间粉虱的虫口数量,减少下一代的繁殖数量。使用黄板或信息素诱虫板具有使用方便,不伤害天敌,对环境安全。
4. 5 科学使用农药
当虫口密度达到平均 6 头/ 叶以上时,科学使用农药对黑刺粉虱的猖獗危害是很好的应急措施。 施药时特别注意果实膨大期、采收后和花芽萌发期前几个关键节点,施药时特别注意对柑橘树树冠内堂和叶片背面的喷施,一般施药 1 ~ 2 次,间隔 15 ~20d。 药剂可选择 24%阿维·螺虫乙酯悬浮剂 4000~5000 倍液、5% 啶虫脒乳油 2000 ~ 4000 倍液、22%吡虫·毒死蜱乳油 2000 ~2200 倍液、10. 5% 高氯·啶虫脒乳油 2000 ~4000 倍液、15% 阿维·噻嗪酮悬浮剂 1000 ~1500 倍液、8. 8% 阿维·啶虫脒乳油 4000 ~5000 倍液、12%甲氰菊酯·啶吡虫啉乳油1000 ~ 2000 倍液、48% 乐斯本乳油 1000 ~ 1200 倍液或 22%吡虫啉·噻嗪酮可湿性粉剂 2000 ~ 3000倍液 。 为避免抗药性的产生,建议防治时主要药剂的更换。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四川柑橘树主要病虫害发生为害现状和防控对策
桃树病虫害为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福州市园林绿地杧果主要害虫及其防治
大棚作物如何防治蓟马、螨虫和粉虱?
柑橘害虫及其绿色防控技术
蓟马、螨虫、粉虱危害大,防治诀窍在这里!
夏季常见病虫害介绍及防治措施
花卉常见吸汁类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
园林植物害虫主要类型及治理对策
棚室小虫危害大!蓟马、螨虫、粉虱这样防治才有效
网址: 揭秘:四川橘园主要粉虱类害虫如何为害及防治措施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71582.html
上一篇: 食花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 ppt |
下一篇: 【生物教学】昆虫的构造与昆虫学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