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城市化的加速给绿色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增加了城市园林建设的难度。花卉是城市景观的亮点之一,养花是城市园林建设的核心内容。合理应用花卉栽培技术,可以为城市景观增色,达到观赏和环保的目的。
1.园林绿化中花卉栽培技术的概念
在园林绿化中,花卉栽培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应用领域,它涵盖了从花卉品种选择、繁殖技术、种植技术到养护管理的全过程。该技术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科学的方法确保花卉能够健康茁壮地生长,从而美化环境,增强生态效益。花卉栽培技术不仅关注种植技术,还涉及到如何根据花卉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环境要求,为其提供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从而实现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审美价值。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花卉栽培技术更加注重对花卉生长周期的精准把控和生态环境的整体协调,为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绿化景观提供有力支持[1]。
2.花卉栽培技术特点
花卉栽培技术不仅包括花卉分类、栽培设施选择、修剪设计,还包括花卉与景观的协调、育种嫁接、病虫害防治等。由于花卉种类繁多,每一种花对土壤、光照、温湿度等生长条件都有不同的要求,需要为其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一般来说,大多数花卉适合在土壤疏松、腐殖质丰富、排水、透水性好的土壤中生长,室外花卉大多数需要土壤pH值在6.0左右,温室花卉需要在酸性土壤中栽培。种植时首先要了解花卉的种类、生长习性、开花时期等,再结合当地城市环境规划和气候条件,综合考虑花卉和城市园林设计的要素配合性、整体协调性及城市建设规划发展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花卉种植,并协调搭配,发挥花卉不同时期的观赏价值。并依据花卉生长状态和花期定时养护,提高城市园林景观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3.花卉园林绿化主要栽培技术的应用
3.1分析土壤种植前景
土壤种植前景控制是整个园林花卉种植的关键,园林花卉种植的多样化和复杂性需要选择不同的品种,同时也提高了对土壤的要求。为了更好的保证花卉成活率,有必要确定花卉的种植面积和种植方法。选择合适的种植面积,可以减少对花卉生长过程的干扰,提高花卉的生长质量。在选择种植区域时,应考虑土壤渗透性、疏水性和肥力等因素。土壤透水性好、排水良好的地方,有利于花根的生长发育。同时,要根据花卉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可以选择土壤栽培、水培或盆栽等不同的种植方式。在种植过程中,要保持适度的土壤湿度,提供适宜的光照强度和温度条件,以确保花卉的正常生长和开花。控制城市园林花卉种植的土壤条件是提高种植效率和降低资源消耗的关键,要有效控制好花卉种植的土壤分析,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花卉的生长质量,还能够节省时间和资源,提高种植的经济效益。
3.2花坛
在城市建设中,公园、广场、学校等场所随处可见花坛。由于花卉品种的不同,组合搭配的形状也不同,花坛的景观效果也大不相同。花坛设计遵循一定的规律。短而低密度的花适合展示平面图案,可以反映出详细的轮廓。对称是最常用的设计图案,它可以突出颜色的对比和风格的整齐。选用的花卉通常为一二年生花卉或球根花卉,花形低矮和紧密,花期集中,观赏价值较高。选用的花卉品种大多花色艳丽,在搭配不同品种花卉时,应关注陪衬花卉品种是否一致,花色搭配是否和谐,花色相同的花卉应集中栽培在同块区域,避免混种[2]。
3.3花卉基础栽培
花基栽培常用于建筑物周围的装饰。由于建筑与附近的道路之间往往有较长的距离,在这个空间中种植花卉可以美化建筑周围的环境,起到连接道路和建筑的作用。有的建筑自带落地窗,通过在建筑周围种植花卉,既能使窗户与外界环境融为一体,又能改善室内环境。在墙基处栽培花卉,能够缓和墙基、墙角处生硬的线条廓,起到遮挡墙角的作用。若墙面色彩单一,栽培花卉能起到装饰作用,带来如画般的视觉享受。
3.4重视花卉育苗工作
园林花卉的养殖对地段的要求较高,需要保证地面平整,坑洼少起伏。要选择好的育苗基质和育苗设备,才能保证花苗的健康生长。苗木基质可以选择合适的有机肥和园林土壤,保证种植区域含有丰富的土壤有机质。同时,种植区域需要有良好的排水功能,提供充足的养分和良好的排水条件,如果自然条件不满足,也可以在其周围建设排水设施。在育苗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花卉幼苗的生长情况,做好幼苗生长和发育的各个环节,及时进行补充养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花卉幼苗的健康生长。育苗基质应具备良好的保水性和透气性,为幼苗提供充足的水分和氧气。在此过程中,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幼苗生长的重要因素,应根据花卉品种的特性,控制育苗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定期检查和管理幼苗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注意的是幼苗的生长状况、病虫害情况及幼苗基质的水分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幼苗的异常情况,如病虫害的防治等。
3.5施肥
在草本花卉的培养过程中,施肥是一个关键环节,它为植物提供了必需的营养,有助于促进其健康生长,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并提升花卉的整体品质。施肥时需注意以下几点:施肥时机:应根据花卉的生长周期和实际需求来确定施肥时间,避免施肥过早或过迟。施肥量:需要根据花卉的生长状况和土壤的肥力水平来调整施肥量,防止过量施用。肥料选择与施肥方法:应选用适宜的肥料,并采用恰当的施肥技术,以减少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叶面施肥:当花卉在生长过程中出现营养缺乏时,可以选择叶面喷施的方法,直接将肥料喷洒在叶片上,以便快速补充营养。土壤覆盖施肥:在花卉生长期间,可以将肥料撒在土壤表面,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肥料转化为植物可以吸收的形式。通过合理的施肥管理,可以有效地促进草本花卉的健康成长,使其呈现出最佳的生长状态[3]。
4.智能花卉栽培系统的总体结构
智能养花系统主要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手机和OLED屏幕获取花卉周围环境的实时信息,并根据智能遥控自动控制相关设备的运行,从而确保周围环境适合植物生长。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信息显示、环境因素监测、设备控制和系统软件,主要利用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测花卉生长环境中的土壤温湿度、环境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由WiFi进行无线传输,负责数据的收发;使用机智云平台进行信息处理,根据检测到的数据发送控制指令;通过手机App设定温湿度、光照强度以及CO2浓度的阈值,当下位机传感器探测到的数据高于阈值就会提醒,并显示此时花卉所处的环境信息。
结束语
花卉具有优良的观赏价值,能创造优美的景观和愉悦的体验,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种植花草的过程中,要掌握专业的种植技术,保证花草的健康生长,这样才能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只有综合考虑,才能优化城市园林花卉种植技术,提高花卉种植质量,有效促进城市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丕睿,顾永华,陈玉林,等 . 花毛茛育种及繁殖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安徽农学通报,2017(15):110-114.
[2] 张功,王丹萍,王金硕,等 . 长白山区百日草育苗及绿化栽培养护[J]. 吉林农业月刊,2017(7):99-100.
[3]张娴,师诗.浅谈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栽培与养护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10):217-218.
...
相关知识
探讨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栽培与养护
花卉在园林绿化中栽培与养护探讨
探讨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用作花卉栽培基质的效果.pdf
园林绿化养护技术探讨
园林绿化中花卉栽培技术与养护管理措施探讨
园林花卉栽培与管理技术问题探讨
园林绿化中花卉的栽培及养护
园林绿化花木修剪方法问题探讨.doc
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浅谈园林绿化中花卉的栽培及养护
网址: 花卉园林绿化栽培技术措施探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75959.html
上一篇: 邵阳市城市绿化条例(草案·二次审 |
下一篇: 园林苗圃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