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王文采

王文采

王文采 | 全国一半的植物都在他书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场有关国花的讨论,曾令一位93岁的老院士走红网络。如今,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永远离开了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16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发布讣告,著名植物分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王文采,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1月16日15时1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曾提议牡丹、梅花并为国花

2019年7月15日,中国花卉协会发布《征求牡丹为我国国花意见的通知》,此消息一出很多人才意识到,我国原来还没有国花。牡丹固然国色天香,但是否能成为国花还是引发了很大的争议。这时一位93岁高龄的老院士的亲笔意见书走红网络,他在信中说:一花独放不足取,牡丹、梅花并为国花,是最理想的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老院士叫王文采,在国花这个话题上,他有当仁不让的发言权。

王文采是我国植物分类学和植物地理学领域的引领者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植物分类学家,曾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96年求是科技基金会生物志奖、1997年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全国一半的植物都在他书里

1926年6月,王文采出生于山东济南,父亲早逝,留下他跟母亲艰难度日。1939年,王文采考进北京第四中学,之后拜山水画家王心竟为师学习国画。

王文采高中毕业时,家境贫寒,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选择报考师范类院校,最终因为成绩优异,被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专业录取。

选择生物学的原因可谓是无心插柳,据王文采回忆:“纯属一种随便选择,没有明确目的,糊里糊涂,当时没有任何人可以商量。”

1947年,著名植物学家林镕受北京师范大学邀请讲授植物分类学课程。林镕的分类学课十分讲究理论实践相结合,每讲一科植物,都会展示该科植物标本,并在黑板上画出植物的精美纵切面,这样的渊博学识与精巧匠心使王文采倍感钦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文采工作照

在课余,林镕还带领学生到玉泉山、香山实地采集植物标本。在他的影响下,王文采对植物分类学逐渐产生了兴趣。其后,王文采也开始自行出游,采集标本,并渐渐下定决心:要把植物分类学作为终生从事的研究学科。

1949年6月,王文采大学毕业,由于成绩优异,他得以如愿留校任教。1949年11月,经师兄王富全引荐,王文采结识了正准备编写《中国植物图鉴》的胡先骕。胡先骕是我国近现代植物学的创始人之一,创建了我国大学中的第一个生物系,堪称中国植物学界的领袖。他对王文采在植物学上的才能很是欣赏,即请其编纂《中国植物图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文采退休后工作照

不久,中国科学院成立,胡先骕便把王文采介绍到了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由此王文采开始了其执著一生的植物分类学的研究事业。

王文采主持编纂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收录了我国高等植物15000多种,占全国植物总数的二分之一,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植物图鉴类著作,也是植物学科研和教学的不可缺少的参考书。在百余年的中国植物分类学发展史中,王文采的贡献与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家

文章图片用于公益科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公众号/科普熊猫

抖音号/科普熊猫

新浪微博/@成都科协

今日头条/成都科协

相关知识

辨草识木 绘图修志 ——植物分类学家王文采的学术人生
关于一些植物学术语的中译等问题(二)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60年园庆
“动植物基因库”再添新品种 ——雅安发现凤仙花新种,以“荥经”命名
王凤兰
读书周报
王亮生
王源
王芳
【环保人物】这位花卉“土专家”,厉害!

网址: 王文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777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园城市怎么建才住得更幸福?中外
下一篇: 花颜色和花气味的量化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