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国科学基金杂志

中国科学基金杂志

中国科学基金制: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社会主义制度    基金制    中国    科学技术    科技创新    事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事业作为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30年来获得了长足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坚决贯彻党中央发展科学技术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同志关于科技创新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引,在思想上、政治上、

“近空间飞行器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重大研究计划结题综述

关键词:重大研究计划    近空间飞行器    综述    

本文介绍了“近空间飞行器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重大研究计划的立项背景、总体科学目标、总体布局、实施思路及总体完成情况,并概述了在该领域下一步发展的建议。

反质子相互作用的测量和研究进展

关键词:反质子    关联函数    有效力程    散射长度    cpt对称性    

随着对反物质研究的深入,人们需要迫切知道反质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怎样的,是否与质子之间的作用是对称的。对这个作用力的测量,有助于我们理解反物质原子核的形成机制以及对物质-反物质对称性的理解。为此,我们STAR探测器合作组利用相对论重离子加速器中金核-金核碰撞中产生的丰富的反质子,通过反质子-反质子动量关联函数的测量,并扣除了通过...

青藏高原中北部地壳流动与高原扩展:来自火山岩的证据

关键词:火山岩    地壳熔融    地壳流动    低速高导层    青藏高原    

地球物理探测已清楚地揭示出青藏高原地壳15—50km深处低速高导层的存在,但其成因一直存在争议。通过对青藏高原中北部上新世-第四纪(4.7—0.3Ma)长英质火山岩的研究揭示出,高原低速高导层是地壳熔体的源区。这为熔体弱化的地壳流动导致青藏高原向北、向东扩展提供了重要的岩石学证据。

我国学者对中国血流感染致病细菌携带耐多黏菌素基因mcr-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关键词:分子流行病学    感染病    基因    多黏菌素    致病细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血流    中国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81101285)等资助下,浙江大学俞云松教授研究团队与其领导的全国临床和微生物协作网,通过对携带mcr-1基因的质粒生物信息学分析,明确了mcr-1基因的传播机制,临床资料显示mcr-1阳性菌株目前没有对感染病人的预后造成影响。

SIRT1对T细胞亚群分化的调控效应

关键词:去乙酰化酶    t细胞分化    固有免疫    适应性免疫    代谢调控    

能量代谢途径可以通过影响T细胞亚群分化发挥免疫调控效应。研究人员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可以抑制Th9细胞分化并且在抗肿瘤免疫和过敏性气道炎症疾病中发挥调控作用,主要由mTOR-HIF1α代谢途径介导其调控效应。该成果揭示了SIRT1-mTOR-HIF1α信号途径结合糖酵解代谢机制在诱导Th9细胞分化中的作用,为临床干预Th9细胞相关免疫疾病的代谢调控...

我国学者揭示抗真菌免疫反应的负调控机制

关键词:调控机制    免疫反应    抗真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expression    学者    清华大学    cd23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31670904,81630058等)资助下,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林欣教授课题组首次揭示了天然免疫系统抗真菌免疫反应的负调控机制,研究成果以“JNK1 Negatively Controls Antifungal Innate Immunity by Suppressing CD23 Expression”(JNK1分子通过抑制CD23基因表达负调控抗真菌天然免疫)为题于2017年1月24日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欧合作回顾与展望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际合作    对欧合作    

“十二五”期间,在开放合作战略的指引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力开拓和深化对欧合作关系,不断拓展合作网络,努力创新国际合作形式和内容,持续推进项目组织和遴选机制的科学性和规范化,积极推动中欧科研人员之间的实质性合作研究和人才培养,形成了宽领域、多层次、多方位的对欧合作新局面。本文以“十二五”期间(2010—2015年)国家自然科...

“十二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文学科常规项目申请和资助情况分析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天文学    申请    资助    

我国的天文学科在“十二五”期间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多台大型观测设备建成并投入使用,使我国的天文学家有了"天上-地面-南极"的多波段大型天文观测设备,从而具备了赶超国际天文发展前沿的能力。为了天文界更好地规划“十三五”期间的申请,本文对“十二五”期间天文学科常规项目的申请和资助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十三五”期间天文学科的...

我国科学家发表泛耐药基因传播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耐药基因    传播规律    研究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科学家    中国农业大学    项目编号    养殖环境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31530076,31422055,81661138002)等资助下,中国农业大学沈建忠教授研究团队在关于重要泛耐药基因bla NDM和mcr-1在家禽产业链及家禽养殖环境的传播规律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植物学学科项目资助概况和分析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植物学    项目资助    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植物学学科中的投入有力地推动了植物学基础研究的发展。为了使广大科技工作者了解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植物学学科项目资助的整体情况,为今后申请项目提供参考,本文介绍了2016年植物学学科项目的申请、受理和资助情况,分析了各类项目和各分支学科申请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植物学未来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展望。

高速铁路基础研究联合基金管理工作回顾与展望

关键词:高铁联合    科学基金    管理    回顾    展望    

高速铁路基础研究联合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对第一期高铁联合基金的管理工作进行了回顾,在肯定和总结第一期成绩的基础上指出了高铁联合基金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和矛盾,给出了较为切实合理的解决办法,对第二期高铁联合基金的管理提出了展望,对相关企业联合基金的实施和管理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中国科学家利用量子相变实现大粒子数量子纠缠态的制备

关键词:量子纠缠态    量子相变    中国科学家    制备    利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粒子数    项目编号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91121005,91421305等)的资助下,清华大学物理系尤力教授与郑盟锟助理教授领导的冷原子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利用原子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体中的量子相变确定性地制备出对精密测量具有重要意义的量子纠缠态。

2012——2015年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结题项目资助效果分析

关键词:自然科学基金    产出分析    资助效果    存在问题    安徽    

本文基于2012—2015年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结题项目的基础数据,分别从项目类别、所属科学部以及依托单位等角度,对项目的科研产出情况进行系统总结和比较分析,并分析其发展趋势,旨在了解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效果,及时发现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安徽省自然科学管理工作、提高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效率的建议,同时为上级管理部门的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组织与过程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申请组织    过程管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于提升高校基础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能力、促进学科增长、培育优秀科技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通过专项资金项目培育、学术交流促进、申请书撰写指导以及项目执行过程强化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数量和资助率的显著增长,大力促进了基础科学研究进展。本文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组...

重庆大学“十二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及管理工作回顾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庆大学    工作回顾    

本文介绍了重庆大学“十二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资助情况,并对该校所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回顾。结合学校情况,重点开展了科学基金文化的宣传普及工作,

我国学者揭示出全新世地磁场极端变化

关键词:地磁场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全新世    extreme    学者    海洋研究所    项目编号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41504052,41274073,41574061)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古地磁与年代学实验室朱日祥院士研究团队与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LisaTauxe院士、山东大学靳桂云教授合作的考古磁学研究成果,以“Archaeointensity results spanning the past 6 kiloyears from eastern China and implications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分析与管理工作探讨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    项目管理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要渠道之一,对繁荣我国基础研究、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分析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1986—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情况,总结了管理模式和方法,并对科研院所“十三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中国科学基金》征稿简则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征稿简则    中国    科学基金项目    双月刊    申请者    管理者    

《中国科学基金》(双月刊)创刊于1987年,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管、主办,旨在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系广大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者、承担者、评审者和管理者的桥梁与纽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十三五”期间信息化建设展望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信息化建设    数据中心    云平台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科研资助机构或科研管理机构信息化的总体发展态势,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十三五”期间的信息化建设展望,即重点建设一个门户网站和服务共享平台、业务应用平台、知识服务平台、基础数据平台、基金私有云平台、基础设施平台等6个平台,以发挥信...

中药“毒与效”整合分析的研究进展和前沿分析

关键词:中药    毒性    功效    有毒中药    物质基础    作用机制    增效减毒原理    整合分析    

本文针对国内外高度关注的中药“毒”“效”的热点问题,诠释了中药“毒”“效”的科学内涵与相互关系,总结了中药“毒”“效”物质结构多样、毒性表现多种、毒性可以控制的基本特点,深入分析了中药“毒”“效”的研究现状、前沿热点及发展趋势,凝练了中药“毒”“效”的科学问题是毒效物质基础、毒效作用机制、控毒增效原理研究,并进一步提出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创新领域的

关键词:在数量和经费上逐年增长    研究热点从仅仅关注企业技术创新    到注重非技术    

以 1989 — 2015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创新领域资助的项目为依据,对数量、经费、类型、依托单位和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依托单位和关键词的关系网络以及关键词共现网络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创新领域得到多类型项目资助,在数量和经费上逐年增长;技术创新、非技术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式创新、创新生态系统等成...

我国研发投入、科技创新及经济效益初探——基于复合系统发展水平及协调度的研究

关键词:科技创新    经济效益    发展水平    协调度    

自主创新是一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研发(R&D)投入能够通过促进科技进步、加快生产力发展产生经济效益,是增强一国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系统协同论及离差原理,通过构建我国R&D投入、科技创新、经济效益三要素复合系统,测算该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及协调度。研究表明:我国R&D投入、科技创新、经济效益复合系统的发展水...

科研不端行为界定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关键词:科研不端行为    界定    制度比较    

明确、合理地界定科研不端行为,能够厘清政府介入科研活动的范围,为科技工作者提供清晰的科研不端行为界限。当前国际上对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有狭义的“FFP”(即:伪造、篡改、剽窃)模式、基于“FFP”的列举扩展模式。我国对科研不端行为界定范围普遍过于宽泛,概念表述不统一,缺乏对不端行为类型术语的解释和判定规则,导致许多规章缺乏实践层...

我国学者在难治性癫痫的病理机制与药物靶标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关键词:药物靶标    病理机制    癫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医学科学院    学者    星形胶质细胞    项目资助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资助号:81501131,81471325,31430048,81625008)等资助下,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许琪研究组在难治性癫痫的病理机制与药物靶标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发现,难治性癫痫患者星形胶质细胞Hsp9013蛋白的异常表达是造成致癫灶谷氨酸过量累积的重要原因,

美国科研不端记录系统的制度内涵

关键词:美国    科研不端    记录系统    

科研不端记录系统是记录科研不端行为的档案,是对科研不端行为当事人的个人信息、不端行为类型、不端行为调查报告及对当事人处罚措施等情况的记录,也是证明科研不端行为实际发生的法律证据。通过研究美国卫生和人类服务部科研不端记录系统的运行机制,以期对建立我国科研不端记录系统提供经验借鉴。

我国科学家发现作物病原疫霉菌致病新机制

关键词:大豆疫霉菌    phytophthor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科学家    机制    致病    病原    作物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31225022,31430073)的资助下,南京农业大学王源超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以“A paralogous decoy protects Phytophthora sojae apoplastic effector PsXEG1 from a host inhibitor”(大豆疫霉菌效应因子PsXEG1以诱饵模式攻击寄主植物的胞外抗性)为题于2017年2月17日发表在Science上。

相关知识

中国科学基金杂志
中国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年度学术论坛:野生动植物适应性演化的分子机制
“十五”第二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受理申请工作启动
花木盆景杂志
中国花卉园艺杂志
分子植物育种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
花卉杂志
北方园艺杂志

网址: 中国科学基金杂志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785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微课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 对叶榕隐头花序及花的解剖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