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扬州日报

扬州日报

一、“十三五”成效

1、绿化资源

2020年底,全市林木覆盖面积205.3万亩,其中林地面积136.9万亩,灌木林地面积11.7万亩,四旁树折算面积56.7万亩。林木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分别为23.67%、15.04%。市区建成区的绿地率达41.92%、绿化覆盖率达44.0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9.57平方米(2019年)。

2、林地资源

全市林地面积为96.06万亩,公益林面积为45.92万亩,其中省级以上重点公益林面积为22.2万亩。

3、湿地资源

“十三五”时期,全市累计修复湿地2.3万亩;新建省级湿地公园2处,建成国家湿地公园1处;新建湿地保护小区23个;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0.7%,较“十二五”期末增加18个百分点。全市湿地保有量达212.8万亩,其中自然湿地面积122万亩。

4、自然保护地

全市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18个、110.8万亩,其中国家湿地公园2个、省级湿地公园7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地质公园1个、风景名胜区1个、自然保护区4个。已划定永久性保护绿地5批35块,总面积323.23万平方米(4848亩),占公园绿地总面积的13.1%。另建设生态中心10个,总面积30万亩。

5、获国家级表彰情况

2016年,扬州市林业站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

2017年,扬州通过国家森林城市复查,凤凰岛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

2018年,邗江区方巷镇获“全国生态文化村”荣誉称号,中朴集团入选第三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

2019年,宋夹城获批国家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称号,仪征枣林湾度假区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市建成国家森林乡村14个。

2020年,建成江苏扬州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二、2020年成效

1、建设实绩更加凸显。将造林绿化作为提升区域环境的重要抓手,以区域标志性景观和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为重点,注重科学规划,狠抓责任落实,全市修复湿地4400亩,建成1个湿地保护小区,完成成片造林5.1万亩,造林实绩创2011年以来新高。

2、绿化重点更加突出。紧扣沿江生态景观廊道、江淮生态大走廊“一横一纵”等区域,编制区域绿化专项规划,大规模、高标准做好南水北调输水廊道、长江沿岸一公里等重点区域植树造林工作,打造了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绿廊,促进了长江大保护、江淮生态大走廊等国家战略的落地落实。造林3.69万亩。

3、城乡面貌更加靓丽。新建马泊河风光带、三河六岸公园二期等42个城市绿地,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32万平方米,打造了10.9公里的城市花墙,“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城园一体”的美丽画卷加快呈现。同时,结合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村庄绿化美化,新建省级绿美村庄40个,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绿色基因,让农民群众共享了绿色成果。

4、全民绿化更加深入。以共建共享为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全民参与,创新“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平台,新建省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2个,划定22处义务植树点,组织200多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爱绿、护绿、植绿、兴绿成为市民绿色生活的新风尚。

三、“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全面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水平,高质量推进我市林业发展极为重要的五年。

1、总体思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立足扬州“一丘三水六分田”的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构建并完善“一园两廊三网四沿多点”的林业发展空间布局,抢抓发展机遇,促进转型升级,为生态宜居扬州建设多做贡献。

2、主要指标。坚守国家政策,依法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力争全市完成造林面积5万亩,新建绿美村庄150个,新建湿地保护小区10个;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覆盖率分别稳定在15%、 24%左右,自然湿地保护率超过60%。

3、重点工程。“十四五”期间,扬州市将实施“十大”林业重点工程,即生态屏障建设工程、森林质量提升工程、湿地保护修复工程、绿美家园建设工程、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程、绿色产业建设工程、生态文化建设工程、森林防火建设工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程和林业改革创新工程。

四、2021年计划及已完成情况

1、主要目标。一是全面推进植树造林,年内造林不少于1.22万亩。二是加强资源培育,森林抚育4万亩,修复湿地0.3万亩。三是推动城市绿化提质,市区建成区新增城市绿地100万平方米以上。

2、重点工程。主要是“八大工程”。一是世园会造园造景工程。在枣林湾全域及周边辐射地带造林200亩,森林质量提升1500亩。二是长江沿岸造林绿化工程。持续开展长江沿岸造林绿化,实现扩量提质,推进长江生态修复,沿江造林1170亩。三是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工程。以南水北调清水通道为核心,开展植树造林和森林保育,造林1000亩。四是绿美村庄建设工程。以规划布点村庄为对象,以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绿化为重点,深入开展绿美村庄建设活动,全年建设省级绿美村庄36个。五是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完成森林抚育4万亩、退化林修复和低效林改造1000亩。六是林业产业发展工程。以森林景观产业发展为重点,深入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市林木种苗面积稳定在26万亩左右,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70亿元。七是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持续推进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三大”体系建设,实施综合工程治理,防治作业面积在25万亩以上。八是野生动物和湿地保护工程。持续推进邗江北湖、广陵三江营等省级湿地公园建设,有序调整宝应射阳湖、高邮东湖等省级湿地公园功能分区及边界范围,开展市级重要湿地名录认定,完成首批省级重要湿地标识标牌体系(二期)项目建设,设置标识标牌10个。

3、目前行动情况。今年以来,我市严格落实《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0]24号)精神,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开展摸底调研,全面落实造林地块,据统计,全市已植树造林0.63万亩,完成任务的51.6%,其中长江沿岸造林650亩,完成任务的55.6%。同时向社会推荐23个义务植树点,指导各地科学统筹开展义务植树和国土绿化工作。

相关知识

扬州日报
扬州发布
扬州宝应 花店
扬州传统的绒花技艺传统工艺
历史文化名人与扬州文化意象
最大花鸟雕漆花瓶将亮相扬州
2021年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4月8日开幕
2024扬州清明假期赏花推荐
扬州绒花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路径探索
和藏在扬州小巷里的花墙合个影吧

网址: 扬州日报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796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市政园林景观工程范例6篇
下一篇: 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