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区绿化设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住宅小区 园林绿化 设计效益
随着建设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呼声的日益高涨,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在住宅小区建设的同时进行园林绿化、试图为住户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
坚持因地制宜是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立地条件的合理利用, 二是对园林植物的选择。 所谓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 少动土方。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金投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显得朴实无华,真切自然。自然起伏的多变地形比平面整齐的地形更令人感到轻松、温馨与浪漫,更富有诗情画意。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倡导以乡土植物为主,还可适当选取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设计施工中应模拟自然生态进行布置,讲求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强调人性化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要特别强调人性化。人们进入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 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 做到景为人用, 富有人情味。人们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能在泥土和石缝中寻找小动物;老人们买菜回来能有个歇脚的地方。因此在住宅入口,直到分户入口,都要进行绿化,使人们尽量多接触绿色,多看到园林景观,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坚持高质量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关注生活区质量已成为当今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如今,人们对住宅小区绿化的要求不再只是一两块草地,三四个花坛,而是要求高标准、高质量。 一般情况下,绿化面积不少于建筑面积的 30%.好一点的要达到 50%以上,并要与周围环境高度协调和统一。在合理运用植物、园林小品、园路和铺装等前提下,特别要强调园林景观与生活、文化的紧密联接,在空间组织上达到一步一景,景随步移的效果。住宅园林景观环境必须同时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在绿地系统中形成开放性格局,布置文化娱乐设施、使休闲、运动、交流等人性化的空间与设施融合在园林景观中,营造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的公共空间。需要注意的是,住宅园林景观要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提倡多元化,不要盲目效仿欧式风格的大门和护栏以及雕塑等。
强调以绿为主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发挥,主要由树木、花草的种植来实现,因此,以绿为主是住宅小区绿化的着眼点。目前有些设计过分强调标志性建筑,占用过多的宛若间建造园林小品,使原本不多的绿化面积更加可怜。事实上,乔木下面有灌木,灌木下面有花草的复层种植结构,是强调以绿为主的具体体现,是增加绿量的基本保证。良好的植物景观往往作为园林小品、甚至铺装、坐凳的独特背景,通过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对比突出园林小品以及铺装、坐凳所处的特定空间,起到点景的作用。以绿为主的另一层含义是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不仅要平面化,而且要提倡“林荫型”的立体化模式。利用墙壁种植攀缘植物,可以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使这部分空间增加美化、彩化效果,从而提高住宅小区的生态效益。
摘要:从中小型住宅小区的绿化设计入手,探讨了小区绿化主景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区域环境功能分区的设计和绿化设计风格,提出了中小型住宅小区绿化设计要以观赏性和实用性并列为导向,绿化设计要融入人们的情感,使小区绿化设计更具有人性化。
关键词:住宅小区;绿化设计;景观;综述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10005803
お
1 引言
居住环境是人们日常生活、休憩、交往的场所。优美的居住环境,特别是舒适、简约、干练的中小型住宅小区绿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现出政府对入住中小型小区居民的关怀,可以使居者个人的尊严、价值得到较好的体现,可以刺激居者对入住此小区的留恋和观赏。本文分析了中小型住宅小区绿化的功能作用等要素,主张中小型住宅小区的绿化设计支持人居环境并要符合人文特点和地方特色,通过创造一个和谐的邻里氛围,促使整个中小型住宅小区成为可居、可赏、可游的生活空间。
2 中小型住宅小区的绿化设计原则
2.1 以观赏性和实用性并举为导向,以营造小区外部空间为主体
入住中小型住宅小区的居者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不能局限于一个简单的栽花种草的美化,而是需要一个置身于自然、文化高品位的生活空间。中小型住宅小区的绿化设计要因地制宜,尽可能体现“以观赏性和实用性并列为导向,以生活美学为法则,以营造小区外部空间为主体”。这是因为,中小型住宅小区的绿化设计是一个科学的、严谨的思维过程,它必然联系建筑学、规划学、设计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内容,同时也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和方法的多样性等特征。所以,中小型住宅小区的绿化设计对不同层次的居者有一定的影响,这是人与包括园林建筑、建筑景观环境在内的周围环境密切相关,自然界对居者产生的影响。
2.2 观赏性和实用性并列,科学性与艺术性兼容
中小型住宅小区的绿化设计,不只是为了营建小区的园林绿化景观效果,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体现对个性化需求的尊重和表现、方便不同层次居者的使用。中小型住宅小区绿化设计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最终目的就是要求有一个有景可赏、能赏心悦目的休闲活动空间。
对于中小型住宅小区绿化的平面布局,可根据需要和可能,在弥补环境个性不足、环境景观细部处理缺陷的前提下,适当选用大小有序的几何图形、原本又显得较为严肃的小区绿化环境,可采取简约干练的构图,以展现小区绿化的人文关怀,让不同层次的居者看起来是那么人性化的、朴素的,并从中寻找各种灵感。就小区绿化而言,绿化设计除了要突出不同档次房屋主体建筑这一主景及单位附属绿地的植物造景外,可考虑在小区的主体建筑周边建造一些亭、台、廊、阁等游憩设施,适当建造水景、假山、雕塑等园林小品,供居者游憩、休闲、娱乐活动,使得园林小品成为一个景观。园林小品是绿化设计中较为活跃的一种景观建筑。在中小型住宅小区绿化环境中,我们要通过小区的园林小品及建筑景观与周围环境的结合、集聚景观的融合,启导居者安居乐业又吸引更多的“人气”汇聚,以更好地发挥小区绿化的功能作用。
中小型住宅小区的绿化设计不仅要追求艺术性,而且还要有科学性。其小区绿化设计的创新是最能反映小区有限园林空间与设计人员内心世界二者关系的一种因素。所以,小区绿化设计的创新要求设计人员解放思想,拓展思路,从经验和体验中解放出来,以立意为先、将生态环境理念与创新为指导设计理念,使园林绿化、建筑景观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并达到景观、环境、人与空间交融的景象。
2.3 因地制宜,兼顾景观和生态效应
中小型住宅小区绿化设计,除了设计休闲活动区、生活区等功能分区的内容和特点应有所不同,但其的绿化造景设计也不必拘束于形式,而要根据各个功能分区的内容和特点选择多个设计形式或设计方案,按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要求实施。在生活区,乃至是植物造景场地有限的情况下,功能分区的绿化设计还是要遵循“功能第一”的原则且有各自活动空间的前提下,兼顾景观及包括建筑景观、园林景观在内的户外环境景观的均衡性和生态效应。如:生活区的馆所场地,以及生活区内的道路、小广场和地坪,以及绿地等户外第一空间层次,在人们的视觉上没有明显的界限,但其中的“步移景异”和功能分区所具有的独立活动空间要对居者的情感有所感染。
2.4 巧于因借,尺度适宜,突出自然生态优先
应在巧于因借、尺度适宜的园林手法上突出自然生态优先的主题,追求生态化、自然化的设计理念,通过乔灌木、花草等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以及各种各样的园林小品与周边的环境相联系,以使之形成整体性的绿化景观特色,进而起到扩大居住区域户外环境空间效果的作用。为此,在中小型住宅小区户外的任何建筑空间里面,适当建造一些各种各样的园林小品,既丰富中小型住宅小区的绿化景色层次和景观视域,还可以使小区的主体建筑景观与区域内的人文景观、园林景观融为一体,满足不同层次居者审美和实用的需求。
3 中小型住宅小区的绿化景观设计
3.1 生活区域的绿化景观设计
中小型住宅小区的总体布局要融合到本小区内原有的自然环境之中,要多一些保留原有的自然地形地貌,并科学地、适度地进行开发建设,使之成为全部或部分地围合空间,以满足中小型住宅小区生活区环境景观规划布局及建设的需要,这是对中小型住宅小区生活区绿化设计的基本要求。
由于中小型住宅小区的楼房体形各不相同、户型大小不一、建筑面积也不统一,所以中小型住宅小区生活区的绿化规划设计和建设要从大处着想、小处着手,要与中小型住宅小区的楼宇建筑风格吻合。尤其是其的楼房建筑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要使绿化设计与中小型住宅小区的不同楼房的建筑风格相融,我们要根据园林绿化设计的观形察势原则,采用直线构型风格设计诸如:水景、花架、台、亭及特色雕塑等比较活跃的景观建筑,以营造出能够带给居者一定良好心理感受和良好行为举动的环境;可以运用几何图形点缀、列植各式各样的园林植物,以形成丰富多样的园林绿化景观衬托生活区内的建筑景观,尽可能地令生活区的环境空间给居者以不同的意识反映,使其中的环境意象和建筑景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既和谐又富于变化,给居者于轻松自如的感觉。
园林小品是一种功能简单、体量巧小、造型别致、富有意境又极具特色的构筑部件,它在中小型住宅小区的硬质景观中具有积极的作用。设置适量的园林小品,可以反映出中小型住宅小区生活区所处地域的自然地域及社会文化地域的特征,并与当地整个城市或地域风貌协调一致,在生活区的环境空间内也可以起到活跃景色、加深意境作用。园林小品属于小区的艺术装饰品,布置得当,可胜过其它景物。但是,设计新建的园林小品一定要讲究功能性与艺术性相结合,一定要与地形地貌、本地风土人情相协调,与小区的建筑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一致,像水景、假山、花架、景墙及特色雕塑等园林小品,我们应根据不同的环境空间,采取简约干练的、自然式布局为宜。
道路、小广场和地坪等铺地是中小型住宅小区生活区绿化景观的构成框架,好的道路设计本身就是一条亮丽风景线。生活区内的小广场和地坪等铺地在生活区中是居者通过和停留的地方,宽敞的户外环境空间也能体现出中小型小区独特的意象。在进行道路、小广场和地坪等铺地设计时,我们要对道路的平竖曲线,宽窄及分幅,小广场和地坪等铺地的材质,绿地的装饰等等进行综合考虑,要通过道路及小广场或地坪等铺地的材质、颜色、肌理、图案的变化以丰富路面和场地的景观。如清远市英德市的安居工程 - 仙居住宅区,该住宅区的园林绿化面积有33 000m2,其中包括园林土建工程,小区道路、儿童乐园铺装等硬景工程,绿化种植工程,园林小品设施等,但能通过道路及小广场和地坪等铺地的材质、颜色、图案的变化以丰富路面和场地的景观组成若干个居住的邻里组群,使每个组群有相应独立的绿地空间和室外公共活动场所,形成了脉络相通、条理清晰的园林绿化网络,是一个成功的实例。
适地适树、适树适植,要根据生活区园林植物种植的环境去选择适合本区域气候条件且适应性强、抗性较好的植物种类,要按照不同的地段种植不同的植物。生活区绿地的园林植物配置,还要从细节设计、要素布局、地形设计等方面作仔细安排,并确定构图的主题。只要做到绿地的平面区划布局和园林植物合理配置,注重植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结合生活小区的环境、内容、特色改造并充实原有的植物群落,宜树则树、宜花则花,才能更好地迎合中小型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景观的主题又能体现特色,从而使居者与自然共存和谐发展。
要将园林植物的绿化总量作围合要素并且通过绿地的组织,运用重复造型的手段,强化绿地特征,给居者以某种信息的刺激,如:优美的环境景观给居者带来一定的心理感受和良好的行为举动等。又如清远市区的凤城世家花园居住区,它在植物造景方面十分注重园林植物的搭配和品种的多样性,在乔灌木、藤和花卉草本植物搭配时,充分了解居住区种植地环境条件和植物本身特性的基础上选用植物种类,较好地处理植物种类的高低、色彩搭配,使中小型住宅小区内的园林植物群落层次分明,主体突出,形成了丰富的季相变化。
3.2 休闲活动区的环境景观设计
作为中小型住宅小区的主要活动场所 - 休闲活动区的园林绿化景观,应注重人与自然的融合,注重地域特色化设计,应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因此,中小型住宅小区休闲活动区的绿化设计一定要考虑地形、路径、水体等多方面的设计,要充分利用基地现状地形地貌,利用其原有局部环境所反映出的千变万化的特殊性,从中挖掘出独特的规划布局与构思,营造出特定场所独具的魅力和气氛,使其充分表现外部空间与有限的园林空间相协调,以满足休闲活动区的功能要求为条件,尽可能迁就和解决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如:利用有限的空间布置体育器材健身场地,满足居者中的少年儿童、中老年人一些简单的、随意性的健身需要;利用周边的园林植物围合活动场地,创造相对独立的小空间等等。
在中小型住宅小区的休闲活动区里,我们精心设计的园林小品往往容易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适当设计一尊尊文化底蕴较好的雕塑作品、一座座造型外观设计新颖的小亭、一盏盏造型外观且色彩良好的路灯、一个个轻巧美观的花盆、一把把充满现代艺术韵味的座椅、一条条行之悠悠又舒坦的道路,使之成为休闲活动区环境景观的最佳配景。
设计并建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较为完善又得以较好发挥作用、户外环境融洽、意象出新的中小型小区休闲活动区的绿化环境,使不同层次的居者身临其境并从中享受特色的建筑景观、人文景观和园林景观,增强多一些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就是说休闲活动区绿化景观设计适应和迁就大多数居者心理行为需求的,以吸引更多的居者的欣赏。
4 结语
住宅小区的绿化设计已由模式化、规范化的发展阶段进入了人性化、科学化的设计阶段,并且出现了大量具有丰富的、深刻人文内涵倾向和规模化发展的现代住宅小区,这对于清远市区的中小型住宅小区而言也不例外。
中小型住宅小区的绿化设计不仅要解决小区户外环境实用性、人们的感官形式、自然生态平衡问题,还要解决小区内居者的心理情感和社区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说,中小型住宅小区的绿化设计好坏与否,既对居住环境及景观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也对居者的心理有一定的影响。应通过设计手段创造优美的园林绿化景观,使居住设施与该小区户外环境更好地结合起来;通过精炼的绿化设计,创造更大的个性空间,以适合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兴趣、不同年龄段的居者需求。
お
参考文献:
[1] 蔡 如,黄树钦.居住区架空层园林营造探讨[J].中国园林,2002(2):61~62.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
1 住区绿化设计的概念
住区绿地设计是指结合住区范围内的功能布局、建筑环境和用地条件,在住区绿地中进行以绿化为主的环境设计过程。
住区绿地是直接为居民服务的绿地,其中的公共绿地是居民进行日常户外活动的良好场所;居住区绿地形成住宅建筑间必须的通风采光和景观视觉空间,它以绿化为主,形成住区赏心悦目、富有特色的景观环境。住区绿地包括住区用地范围内的公共绿地、宅间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住区道路绿地等。
2 住区绿化设计的原则
2.1功能与形式统一:设计必须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来进行。夏日烈日炎炎,冬天寒风凛冽,在绿化设计上应注意植物的遮阳、挡风效果,在小区道路上以及停留休憩地点,宜使用遮阴乔木。
2.2因地制宜,设计需经济实用: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适地适树,例如可适当选择优良的乡土树种,因为乡土最能适应当地自然生长条件,容易成活,生长良好,成本低。
2.3美化环境:园林绿地设计是一种多维立体空间艺术的设计,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设计,其中绿化的季相变化是其他环境元素无法比拟的。绿化要有统一的形式,在统一的形式中再求得各个部分的变化。要充分利用对比与调和、韵律节奏、主从搭配等设计手法进行规划设计。
3 强调人性化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要特别强调人性化
人们进入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人们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能在泥土和石缝中寻找小动物;老人们买菜回来能有个歇脚的地方。因此在住宅入口,直到分户入口,都要进行绿化,使人们尽量多接触绿色,多看到园林景观,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坚持高质量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关注生活区质量已成为当今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如今,人们对住宅小区绿化的要求不再只是一两块草地,三四个花坛,而是要求高标准、高质量。一般情况下,绿化面积不少于建筑面积的30%。好一点的要达到50%以上,并要与周围环境高度协调和统一。在合理运用植物、园林小品、园路和铺装等前提下,特别要强调园林景观与生活、文化的紧密联接,在空间组织上达到一步一景,景随步移的效果。住宅园林景观环境必须同时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在绿地系统中形成开放性格局,布置文化娱乐设施、使休闲、运动、交流等人性化的空间与设施融合在园林景观中,营造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的公共空间。需要注意的是,住宅园林景观要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提倡多元化,不要盲目效仿欧式风格的大门和护栏以及雕塑等。
4 科学布局,保证园林景观的质量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人们对生活的园林景观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不再局限追求一两块草地,三四个花坛,而是要求高标准、高质量的公园式景观。科学布局是保证园林景观质量的关键。因此,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合理布局,确保园林景观的质量。笔者认为,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面积应该不少于建筑面积的3分之。如果要求高一点话,应该达到50%以上。而且,在植物布局方面,我们要强调园林景观与小区生活、文化的紧密联接,对于景物的布置要做到一步一景,处处都是“流暗花明”的感觉。同时,住宅园林景观要形成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格局,以纯自然的手法,将山体直接引入宅间,水与山体是连通的,山泉顺流而下积聚成潭,动时流水如琴韵,静则碧波可映月,要合理配置一些文化体育娱乐设施、使休闲、运动、交流等人性化的空间与设施融合在园林景观中,营造良好的生态娱乐环境。此外,在园林景观布局中,我们还可以充分考虑到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提倡多元化,加入一些地方特殊或者民族风情的元素,使园林景观布局更加合理和科学。
5 发挥树木、花草合理搭配等生态效益
目前的住宅建设中,过分强调标志性建筑,占用过多的空间建造园林小品,使原本不多的绿化面积更加可怜。事实上,乔木下面有灌木,灌木下面有花草的复层种植结构,是强调以绿为主的具体体现,是增加绿量的基本保证。良好的植物景观,往往作为园林小品、甚至铺装、坐凳的独特背景,通过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对比,突出园林小品及铺装、坐凳所处的特定空间,已起到点景作用。以绿为主的另一层含义,是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不仅要平面化,而且要提高。林荫型的立体模式。利用墙壁种植攀缘植物,可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使这部分空间能增加美化、彩化效果,从而提高住宅小区的生态效益。
6 园林绿化设计的不断创新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切忌在不同的环境中作出相同的设计来,必须不断创新。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不同于公园的设计,它应以自然为主线,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__的生活领域,使身居闹市的人们能获得重返自然的美好享受。虽然创新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劳动,但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这就要求园林设计者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又要头脑灵活,能不断将时代气息和作品巧妙地融为一体,奉献给社会和人类。
另外,住宅小区园林绿化不是一个独立体,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好坏,根本制约了住宅小区园林绿化,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居住区环境设计是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前提,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是环境设计的深加工,是锦上添花。所以居住区环境设计,也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坚持社会化原则。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共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2)坚持经济性原则。为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3)坚持生态型原则。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才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4)坚持地域性原则。为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有时代特点、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性移植。(5)坚持历史性原则。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更有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
7 结语
总之,营造人性化居住区景观,要符合自然法则,遵循生态学原则,挖掘和赋予特定居住区特定景观的独特理念和精神,追求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力求做到“天人合一”。
参考文献
[1]《中国园林景观》姚永正著.
关键词:安置房小区;绿化设计;绿化布局
住宅小区景观作为居民生活、居住的主要空间环境,它构成了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紧密联系的社会生活场景。随着目前全国范围内安置性住房建设的日益繁荣与活跃,安置房小区的绿化景观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并被普遍认可为安置房小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应当通过良好的安置房小区绿化设计与布局,一方面使自然景观能融入到小区居民日常生活的环境与空间当中,为居民创造出最大限度的亲近自然与享受自然的生活空间;另一方面,良好的社区绿化环境也有利于安置居民产生积极的社交心态,通过创造出自然、舒适、宜人的绿化景观空间,以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小区社交理念,使安置房小区能真正成为居民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家园。
1 安置房小区绿化设计与布局的重要意义
随着全国范围内安置房建设项目的日益增多,安置房小区的绿化环境与景观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良好的小区绿化景观设计与布局,在经济效应、环境效应以及社会效应上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1 经济效应
安置房小区的开发,主要是以企业开发为主,而小区绿化景观开发的经济性和成本控制也是所有开发商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目前,许多安置房小区的绿化景观普遍存在着绿化率偏低、绿化景观不够、植物配置布局不合理等多种问题,不仅导致小区绿化日常养护的费用居高不下,而且绿化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通过科学、合理的小区绿化设计与布局,并进行优质化的管理,可以极大的避免小区绿化的投入成本和后期管理成本,确保了经济效应的实现。
1.2 环境效应
从生态学角度而言,城市是一个自然、经济和社会相组合而成的复杂生态系统。而安置房小区则是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区的绿化设计与布局中,应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以充分发挥出植物的绿化功能和环境清洁功能,并通过组织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形成季相各异的植物景观,从而取得良好的长期绿化效果。以此不仅美化了小区环境,优化了小区内的空气质量,也有效降低了小区内的噪声污染。
1.3 社会效应
通过快速的建设大量优质的安置房工程项目,并及时的安置好拆迁居民与失地农民,可以最大化的化解与消除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确保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从我国大量建设安置房项目的长远发展而言,这是一个涉及到民生的问题。而安置房小区的绿化景观建设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安置居民的切实利益与实际生活幸福指数。居住在宜人、舒适的安置房小区环境内,必然会提高居民对社会的认同感,也有利于居民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在大力提倡建设具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做好安置房小区的绿化设计与布局工作,在当前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
2 安置房小区绿化设计与布局要点分析
2.1 在绿化设计与布局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
在设计和布局安置房小区绿化时,应通过分析拆迁安置房面向居民的特点,建设宜居的居住空间。应着重考虑到居民风俗、生活习惯、便利性等方面。
(1)风俗设计。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不同于商品房住宅小区,居民对风俗更为在意,要求不选用松树、柏树、竹类等避讳树种,多选用香泡、榉树、合欢、桂花、石榴等有吉祥寓意的树种。
(2)便利设计。从便利出行上,拆迁安置小区居民生活习惯的转变还有相当的过程,在小区路网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各类农用生产生活机具的进出,及居民日常交通工具的不同,从宽度、转弯半径、坡度、台阶各个方面进行考虑,不能只考虑景观效果,违背使用者意愿,最终影响绿化景观的效果。
(3)生活习惯设计。在生活习惯上,拆迁小区对采光要求更高,这与居民原先的生活环境分不开,我们在进行绿化设计时要对房前屋后的常绿大乔木进行退让距离和密度的控制,以求获得较好的采光,在公共区域可适当加大绿化密度,满足居民聚集休憩的需求,同时提升绿化档次,形成核心景观区。
(4)认同感设计。从认同感上,适宜多采用乡土树种和本土造景材料,以增加居民对新环境的认同感。
2.2 小区绿化设计要点
2.2.1 连续性设计
在安置房小区绿化设计中,应当注重对植物绿化上在持续性与连续性的追求,尽量使小区植物能够达到三季有花和四季常青的标准,从而小区居民能有真正回归自然的感受。因而在树木种植上可以侧重于榕树、桂花树和樟树等常青树种,在花卉上可选择月季、玫瑰、兰花、金银花、紫藤花、牡丹、荷花等等,使自然的景色能够持久弥漫在安置房小区当中,从而营造出人居与生态的完美结合。
2.2.2 多样性设计
伴随着当前城市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如何发展城市生态园林已成为了当前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性课题。而安置房小区则是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区的绿化设计中,可充分考虑到植物的适应性与抗性,通过多配置深根性本地植物,并处理好多种植物之间的关系,最好的方式是模仿自然界的群落结构,将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多层次和复合型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从而取得良好的长期绿化效果,实现小区生态的可持续化发展。
2.3 小区绿化布局要点
2.3.1 小区植物配置的风格与手法
安置房小区中,植物配置风格上常用的有两种方式,即自然式和规则式。自然式讲究通过自然的方式,以反映出自然界植物群落之美,使用不规则的布置,具有手法灵活的特点,适用于次要小路、花径等地方的布置;规则式配置,则是讲究植物间对称均衡,设计的风格为整齐大方,但较为缺乏灵活性,适用于小区主体建筑物附近和主干道路两侧。
2.3.2 小区各区域中的绿化布局
在安置房小区的绿化布局中,应采用多种手法,以尽可能的丰富小区各区域中的绿色空间。例如在小区入口处可采用丛植乔木,并搭配灌木、低矮植被,从而形成立体感强、层次丰富的植物组景并可作为小区大的主入口景观;在小区儿童活动区域可配置常绿阔叶乔木,从而为在区域活动的孩子与家长提供一个较为阴凉并适宜户外活动的绿地环境;在小区住宅入口附近,是居民习惯驻足聊天的场所,在以绿化为主的前提下,还可适宜的布置休息座椅,以尽可能为小区居民带来方便。
2.3.3 绿化景观与建筑景观的协调性
安置房小区内的各类建筑物也是构建出小区整体景观各类要素的主体,同时也是反映小区景观特色的重要内容。小区绿化设计和布局的总体目标是追求环境的优美、宜人和舒适,为此必须强调小区绿化布局时,与周围建筑景观的协调性。通过利用小区原有地形、地貌,以小区的绿化设计为主线,并贯穿以小区建筑、雕塑、小品、水体等景观要素,同时配以完善的公共服务系统,为安置房小区居民营造出一个真正舒适、温馨、宜人的小区生活空间。
3 总 结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体验,从而安置房小区绿化工作所带来的经济效应、环境效应及社会效应这三个方面出发,并着重就安置房小区绿化设计与绿化布局的相关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随着近年来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劣,安置房小区作为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通过做好小区内的绿化设计与布局,使小区内能再现怡人的自然风光,为安置房小区居民们真正营造出和谐、舒适的生活与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洪昌.浅谈景观植物的艺术配置及树种选择[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5).
1.1以人为本的原则
居住小区的绿化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十分密切,是所有绿地类型中使用率最高的绿地,因此,居住小区的绿地规划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1],对居住小区各类绿地要进行系统规划,合理布局。要求设计者与决策者以及建设者们要在充分了解居住区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心理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1.2绿化植物的选择原则
植物配置主要是指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他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2]。即利用植物材料结合其它造园题材,按照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创建各式的园林景色以满足人们游憩观赏[3]。
1.3种植设计
种植设计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据园林总体规划图的功能,景区布局的要求,运用不同种类以及不同品种的植物,按照科学性及艺术性的原则,布置成各种形式的种植类型(植物群落)以满足园林绿地中各地段审美、游憩、改善环境等要求[4]。这个概念是在植物造景概念基础上的改进,目的是使其更合理实用。建设部的行业标准《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将植物种植设计定义为是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规划设计的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物,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的设计活动[5]。上述不同的概念和提法只是对植物景观设计在不同侧面和角度上的理解,在此对以上概念和提法并不做过多的区别。但我们可以从诸多的概念和提法中看出植物景观设计不仅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程序和步骤。
2.群力新苑小区绿化设计
2.1地理位置以及周边环境
群力新区位于哈尔滨西部,松花江上游,处于城市上风向,北濒美丽的松花江,临江滨水,与市行政中心隔江相望;南至哈双北路,靠近机场高速公路;西至城市四环快速道,临近哈尔滨市著名的长岭湖风景旅游度假区;东至城市二环快速道,与城市中心区紧密相邻,周边繁荣,地处核心。群力新苑小区将以其特有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道路交通、功能定位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成为哈尔滨市最具开发潜力的待开发区域。
2.2小区功能定位
群力新苑由群力新区工农大街以北、第七大道以南、景江西路以西围合,总用地面积40927.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4105.57平方米。该项目是以改造棚户区为定位的,将建造成集居住、商务、游憩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小区。
2.3绿地系统规划
针对小区区域位置及功能定位,针对“以人为本”的原则,本案绿地系统设计着力体现其系统性和生态性。“中”字形景观休闲轴,成为居民休闲漫步的好去处。从小区的主要人行出入口进入每个小区,均可直达中心绿化景观带,也是小区的主要步行轴。可以说是“车在周边走,人在中间行”,人流车流分流、互不交叉。通过此景观步行带可以到达各个组团。组团绿化与中心绿化带相互渗透,又形成一个完整的、多级的、层次分明的景观系统。结合小区的绿化景观,我们还设了各种游戏、健身场地,供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使用。沿主干道亦形成林荫绿带,结合人行绿地,营造出幽静深远的居住氛围。每个组团中心均形成组团中心绿地,不仅为优美环境、健身场地提供了理想的空间,而且成为了组团内每户居民景观视野的中心所在。宅间绿地丰富自然,提供了良好的小环境。各住宅组群户外空间的个性塑造,将小区户外环境编织为一首丰富的乐章,由此而形成了从中心绿地到组团绿地,再到宅间绿地的三级绿地系统。
2.4环境景观设计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小区
一、绿色生态住宅小区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指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遵循中国建筑美学的审美意识,协调人与自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审美关系,以绿色经济为基石、绿色技术做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而构建的新型住宅小区。
1.1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内涵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应是既适应生态环境,又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建筑,还具有节水、节能、改善生态环境、低污染、无毒、无害、延长建筑物寿命等优点,体现人格化的设计,拥有良好的和有益健康的通风。这才是人类运用科技手段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居住空间。绿色生态住宅的内涵应是体现高效、节能、环保、健康舒适、生态平衡的居住环境,且具备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从而达到人、建筑物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1.2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特点
一是提高绿化率。既然是绿色生态住宅小区,那么环境的绿化应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但是这种环境绿化并非简单的栽种草木,而是结合生态学、建筑学、美学、生物工程学、城市环境规划、水资源等学科,妥善地处理好生态平衡并充分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二是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资源,重视采用绿色建筑材料。我国在建筑施工中,多数采用粘土实心砖,既减少土地资源又影响生态环境。三是节约水资源。这是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构建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四是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并将生态设计引入住宅小区设计中。五是对垃圾实行分类处理,这项工作虽不是住宅建设的内容,但它属于绿色环保、住宅物业管理工作。
1.3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功能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具有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以及改变地区气候和减少污染物总量的功能。
1.3.1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只有保持生物多样性,才能发展新型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其内容涵盖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同时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可以确保城市自然生态过程的整体性及其连续性,避免或减少城市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维系和改观目前的生存环境,并为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和繁衍环境。
1.3.2改变地区气候,减少污染物总量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应充分利用墙面、窗台、阳台、走廊等空间,种植一些花草、树木、蔬菜等作物。一方面可达到吸碳制氧,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改善区域气候的功能;另一方面可减少城市喧嚣的噪声,还可以吸纳灰尘,此外将建筑造型的形体美置于花草和树木中,既使人们产生极佳的视觉效果,又可以使室内外空气清新宜人。
二、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设计要求
2.1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绿化系统
2.1.1合理布局
根据国家建设部有关规定,住宅小区绿化率要达到35%以上,绿地本身的绿化率要达到70%。另外,绿地位置最好设在建筑物的南面,充足的阳光对阳光性植物、开花植物十分有利。背景绿地可设计一些耐荫草坪、低矮灌木和球类植物,而大片集中绿地不宜设计在建筑物的北阴面。小区出入口是小区的窗口,最好采用园林景观和绿地景观。绿化地块尽量连片成大块状,尽量避免细而狭长的条状绿地。应在块状边缘留出较宽的绿地,营造高大、浓密、厚实的防护景观林,起到防噪、防尘的作用。
2.1.2地面绿化
住宅小区地面绿化不仅具有降低地面热辐射、降低噪声、吸附尘粒、净化空气等作用,而且有实验证明,地面绿地系统具有吸滞放射性物质的功能。可明显减少和防止放射性物质的危害。在绿化布局上,应统筹考虑住宅小区的规模、造型特点、性质以及在建筑群中所处的地位等诸多因素。
2.1.3空中绿化
住宅小区空中绿化,实质上是建筑立体绿化。例如,墙面和阳台的垂直绿化不但可缓解住宅小区建筑形体占地与绿化用地之间的矛盾,美化环境,减轻空气污染,而且可起到降温和节能的作用。比较理想的做法是采用外墙面培植攀缘植物,如栽种常春藤、葡萄藤等,既可遮住夏季的灼日,又不影响吸收阳光。同时墙面因绿化层作为保护层,可以起到阻风挡雨,减轻墙面因冷热剧变产生变形的可能。
2.1.4室内绿化
室内绿化可以充分调节空气,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美化居住环境。由于人类花费在室内的时间通常高达70%以上(欧洲人一般为80%)。其绿化植物的选择必须考虑环保因素,使用不会对人体有害的观花或观叶的草本或木本植物。
2.2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水环境建设
水环境在住宅小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住宅内要有室内给水排水系统,以供给合格的用水和及时通畅的排水。住宅小区内要有室外给水排水系统、雨水系统。在小区内还必须有景观水体,以及水景等娱乐或观赏性水面。大面积的绿地及区内道路也需要用水来养护与浇洒。这些系统和设施是保证住宅小区有一个优美、清洁、舒适环境的重要物质条件。
2.3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气环境建设
2.3.1室外气环境设计
a.合理选址
居住小区的规划选址应尽可能远离工业及其他污染源。
b.充分利用植被
通过种树植被来营造和改善小区气环境,是最有效的措施据科学测定,小区内种树能有效地为居民提供新鲜的氧气调节量,净化空气,还可对建筑外墙起遮阳作用,减少外部的热反射和眩光进入室内。
c.引入自然通风
一般情况,住宅楼应最大限度地面向主导夏季风向展开,需要时还可留有适当的开口部位或体型设计上形成放洞,使流动的空气易于穿过建筑群,形成穿堂风。
d.保护小区气环境
在创造良好的生态气环境的同时,保护好小区的气环境也是建筑师的重要职责。在住宅小区内常见的如餐饮、商业网点、地下或地面汽车库的尾气废气、小区的垃圾收集站及居民厨房的油烟排放等,均是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居住环境的污染源。设计中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加以控制。
2.3.2室内气环境设计
a.注重室内通风、采光和空气质量
要改善住宅室内气环境质量,主要靠通风换气。通风不仅能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排除污浊气体,还能调节室内气温和湿度。为达到室内空气质量的良好标准,应将阳光引入室内以杀菌抗霉,并尽可能利用房间开窗来调节室内通风、采光和空气质量。
b.室内装修使用环保型材料
现在大部分家庭在装修时都使用木芯板、多层胶合板,或购买密度纤维板制作的家具。这些板材中大量使用粘合剂,而粘合剂中的主要污染物是甲醛,它的释放期长达3—15年,从而导致了室内有害气体的超标。同时,家庭装潢中使用的胶、漆、涂料及部分保温材料在老化过程中还会散发出苯类挥发性气体,有些色彩鲜艳的石材中还存在放射性物质超标的问题。因此,在室内装修设计时应采用环保型装修材料,防止室内气环境的污染而危害人体健康。
2.4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声环境建设
2.4.1生态小区室外声环境建设
造成室外声环境污染的噪声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及社会噪声。从住宅使用功能来分析,住宅是有安静要求供居住的建筑。
2.4.2生态小区室内声环境建设
生态小区项目开发前期在选址及场地设计中应使居住区远离噪声源,同时应对周边噪声源进行测试分析,当规划设计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人工降噪措施。如:间隔声屏或种植树木等,减少外部噪声对生态住宅小区的声环境的影响。
2.5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对建筑材料的要求
建筑材料尽量多选择绿色建筑材料。绿色环保建材不仅产品本身无污染,其生产工艺、过程对环境负面影响也小。建设采用的建筑材料中,3R材料的使用量宜占所用材料的30%。建筑物拆除时,材料的总回收率应能达到40%。小区建设中不得使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建筑材料或产品。
2.5.1绿色建材选择要点
a应选用生产能耗低、技术含量高、可集约化生产的建筑材料或产品
b应选用可循环使用的建筑材料和产品
c应根据实际情况尽量选用再生的建筑材料和产品
d应选用可重复使用的建筑材料和产品
e应选用无毒、无害、无放射性、无挥发性有机物、对环境污染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和产品
f应采用已取得国家环境标志认可委员会批准,并被授予环境标志的建筑材料和产品
三、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的新观点
在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节能因素,可以在小区中采取水、电、能源独立自供。具体做法为:收集雨水,使雨水汇集到房下的储水槽,通过净化送到厨房,使用后经净化再冲厕所或浇灌植物,通过循环利用来节约水资源。充分利用太阳能,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用蓄电池将电能储存起来,在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及时为电器设备供电。
住宅建设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在我国土地资源非常有限,从小区规划方面考虑,应该在小区内部严格控制场地,可以采用立体式人车分流,避免场地的交叉干扰。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绿化是重要的一环,在种植方面,乔木一直被普遍列为住宅小区主打植物种类。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增加药用植物群落的应用,选择适当的药品植物布置在小区环境中,既美化了环境,又有利于小区用户的保健。
四、结语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强调资源和能源的最佳利用,充分重视人与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的关系,关心环境保护和建材资源的回收和有效利用。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人类所追求的理想的建筑居住环境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启明、聂筑梅,《现代房地产绿色开发和评价》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生态环境;居住条件
中图分类号: TU98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6006
前言
在十报告中,我们提出了“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之前“四位一体”的基础上新增了生态文明的建设,这一条的增加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事实上,在我国改革开放30d以来,我国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显著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但是,在我国不断地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生态平衡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我们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护和治理我们的环境;我国的人民正在开始追求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希望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希望不断改善我们生活中的居住条件和环境,美化身边的生态,让生活和工作的环境重新恢复生机,净化身边的空气,所以,环境保护和绿化势在必行。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城市在不断地发展和扩建,相当一部分面积已经被城市的住宅小区所占据,为了美化我们生活的居住环境,需要对住宅小区进行园林绿化设计,让我们的生活和居住条件更加舒适,真正使的生活水平质量更上一层楼,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使我国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虽然住宅小区只是环境的一小部分,但如果改善好它,它将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2 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的基本概念
住宅是人们衣食住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住宅就代表自己的家,建设好和设计好我们的家是每个人的殷切愿望。住宅绿化设计是指根据住宅周围环境的布局设置,建筑用地,居住功能等条件,在人们居住的场所进行园林绿化的设计,主要是使住宅小区的绿化工程中加入更多的植被,使人们享受园林之乐的设计。在住宅小区绿化中,要在适宜之处铺设一定量的住宅绿地,这些绿地一部分是作为居民进行日常户外活动的休憩场所,一部分作为居民区美丽的景观风景,使居民可以通风采光,欣赏美景,形成良好愉悦的视觉效果。住宅绿地的种类有很多,分别为:公共绿地,宅间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住区道路绿地等。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原则,下面会一一介绍。
3 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
3.1最大限度的扩大绿化面积
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要尽最大可能扩大绿化的面积,这就需要科学的规划和管理,让可能种植花草植物的地方都根据地形条件因地制宜,广泛种植各类植被。我国规定小区绿化面积要至少要达到35%,对于绿地的绿化率要至少达到70%,除了在进行园林绿化设计时,要按照国家标准执行外,还要尽最大可能扩大绿化面积,更多的种植花草树木,而不是更多的建设一些硬质景观,比如道路,商品房,喷水池和雕塑之类的,需要更多的种植活生生的植被,而不是只供观看而不具有生命力的景观摆设。并且,我们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地形条件,种植各种植物,要考虑在此地种植该作物是否合适,考虑绿化过程中是否给居民带来不便和困扰,考虑建筑物是否能够承受这相当程度的绿化,是否在绿化过程中遮挡了光线等等因素,也要充分考虑设计过程中设计的整体布局,考虑是否环境和建筑看起来更加和谐,绿化的程度是否能够发挥其作用,能否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等等。在可绿化的区域进行必要的绿化设计,比如房顶,墙体等处,在房顶的绿化可以种植以花草为主的盆景,在墙体和墙面上的绿化可采用爬山虎一类的植物,形成纵向和垂直绿化的双重效果,使得各居民,各楼层的住户都能够体验到居住小区的绿化景观。
3.2 植物种类的选取要适宜适当
在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种类的选取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如何配置植物、绿化的层次性都是需要考虑的范畴。住宅小区的植物配置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等条件来决定,每个地区植物的选取都不尽相同。但是,相同的一点是,其植物配置要主次分明和疏朗有序,要突出四季特色,每个季节的植物都不衰败,最好能够体现出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效果;要进行植物的层次搭配,按照相应的规格和比例搭配各品种的植物,比如,将常绿树与阔叶树混合搭配种植,乔木与灌木相结合,这样种植的效果会很好,在突出绿色的同时,也要注重植物的各种颜色、样式、布局的搭配,形成各种令人赏心悦目的图案效果,不仅可以使居住环境整洁有序,还可以使其具有浓郁的植物气息。另外,选择的植物品种要符合大多数居民的爱好,不要选择容易使人过敏的植物品种,也不要选择使居民产生不好联想的植物,让住户凭空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当然,在植物品种的选取上,应该选择生命力顽强,生长较快,管理粗放、具有药用保健效果的植物品种,可以对景怡情养性;可以调节身心,保证居民身体达到轻松愉悦的状态。
3.3 住宅园林设计要人性化
住宅进行园林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提供美丽的住宅居住环境,还要为居民提供充满生活气息的休闲、运动、交流的场所,使人们能够借用绿地的舒适环境,进行乘凉、聊天、散步等活动,给居民提供一个舒畅的人性空间,在住宅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要能够体现景观是为居民服务的,可以为居民提供便利,在布局设计的细节中,尊重体贴人的活动行为,现在,每个小区的住户已经不仅仅是同一个地方的居民,它们大多数是汇聚了全国各地的人民,有少数民族,有外国人,也有信仰不同宗教的居民,我们要充分体现人文特色,在景观设置上,要尊重他人,也要体现一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打造多元化的人文居住环境和条件,使每个居民都生活的舒心、健康、快乐。在人文景观的设置上,也要突出创造性,提供具有时代气息和建筑风格的园林式住宅绿化小区。
4 结束语
进行住宅园林绿化设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它需要众多的设计者,建筑师进行悉心研究和探讨,进行不断的尝试,设计出具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住宅园林设计,体现不同的景观特色,不论是植物品种的选取还是绿化的布局设计都要以人为本,以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居住条件,同时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法则,最求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先锋.以人为本,自然和谐――现代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浅谈[J].广东科技,2007(7).
[2]张晓燕.关于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思考[J].现代园艺,2005(6).
关键词:小区 住宅园林建筑设计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e design characteristics, function, improve efficiency, ways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must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use urban environment resources, the residential area and urban space has good transition and coordination, for people to create a natural kind of living space. The best to play the ecological benefit and economical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Keywords: 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architectur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建设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呼声的日益高涨,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在住宅小区建设的同时进行园林绿化、试图为住户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应突出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从而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绿色住宅考虑到当地气候、建筑形态、设施状况、营建过程、建筑材料、使用管理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舒适、健康的内部环境,同时考虑投资人、用户、设计、安装、运行、维修人员的利害关系。换言之,可持久的设计、良好的环境及受益的用户三者之间应该有平衡的,良性的互动关系而达到最优化的绿化效果。绿色建筑正是以这一观点为出发点,平衡及协调内外环境及用户之间不同的需求与不同的能源依赖程度,而达成建筑与环境的自然融和。
2小区住宅园林绿化与建筑设计特点
(1)小区住宅园林绿化与建筑设计布局上要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建筑规划选址除考虑功能要求外,要善于利用地形,结合自然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
(2)要情景交融,建筑设计应结合情景,抒趣,尤其在古典住宅建筑设计中,常与诗画结合,加强感染力,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3)建筑设计在空间处理中,力求曲折变化,错落有致,通过空间划分,形成大小空间的对比,增加层次感,扩大空间感。
(4)建筑设计在造型上应重视美观的要求,建筑体型、轮廓要有表现力,增加园林画面感,建筑体量应与园林景观协调统一,造型要表现园林特色,环境特色、地方特色。一般而言,在造型上,体量宜轻盈,形式宜活泼,力求简洁明快,通透有度,达到功能与景观的有机统一。
(5)建筑设计在装修及在细节装饰上,应有精巧的装饰,增加本身的美观,以之用来组织空间画面。如常用的挂落、栏杆、漏窗、花格等。
3小区住宅园林绿化与建筑设计功能
(1)满足功能要求: 园林绿化是改善、美化人们生活环境的设施,也是人们休息、游览、文化娱乐的场所。随着园林活动的日益增多,小区住宅园林绿化建筑设计类型也日益丰富起来,主要有茶室、餐厅、展览馆、体育场所等等,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2)点景要与自然风景融合,或易于近观的局部小景或成为主景,控制全园布局,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4提高小区住宅园林绿化与建筑设计效率的途径
(1)绿色住宅的建设不但要和环境融和,更要经济实惠,让投资人有适当的回收。
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达到资源利用的最高效率。各种资源效率中最重要的是能源效率。能源效率越高,越能节省寿命周期费用,不但提高绿化效果,更能增加投资绿化建设的吸引力。 因此提高能源效率是进行绿色建筑建设的基本条件。 提高能源效率途径包括:减少建筑寿命期限能量,可以采用延长建筑及其设备的寿命;使用耐用的建筑材料、设备产品;另外在建筑设计及建造上考虑维修、保养等等。具体措施包括:宽余的建筑设计;采用容易运行管理的机器及系统,便于维修及更新;选用具有耐久性以及耐振性的材料;适当的施工方法等。
(2)坚持因地制宜是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它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选址条件的合理利用,二是对园林植物的选择。所谓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 少动土方。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金投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显得朴实无华,真切自然。自然起伏的多变地形比平面整齐的地形更令人感到轻松、温馨与浪漫,更富有诗情画意。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倡导以乡土植物为主,还可适当选取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设计施工中应模拟自然生态进行布置,讲求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3)强调人性化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要特别强调人性化。
人们进入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 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人们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能在泥土和石缝中寻找小动物;老人们买菜回来能有个歇脚的地方。因此在住宅入口,直到分户入口,都要进行绿化,使人们尽量多接触绿色,多看到园林景观,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一般情况下,绿化面积不少于建筑面积的30%。好一点的要达到 50% 以上,并要与周围环境高度协调统一。在合理运用植物、园林小品、园路和铺装等前提下,特别要强调园林景观与生活、文化的紧密联结,在空间组织上达到一步一景,景随步移的效果。住宅园林景观环境必须同时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在绿地系统中形成开放性格局,布置文化娱乐设施、使休闲、运动、交流等人性化的空间与设施融合在园林景观中,营造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的公共空间。需要注意的是,住宅园林景观要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提倡多元化,不要盲目效仿欧式风格的大门和护栏以及雕塑等。
(4)强调以绿为主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发挥,主要由树木、花草的种植来实现,因此,以绿为主是住宅小区绿化的着眼点。
目前有些设计过分强调标志性建筑,占用过多的宛若间建造园林小品,使原本不多的绿化面积更加可怜。事实上,乔木下面有灌木,灌木下面有花草的复层种植结构,是强调以绿为主的具体体现,是增加绿量的基本保证。良好的植物景观往往作为园林小品、甚至铺装、坐凳的独特背景,通过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对比突出园林小品以及铺装、坐凳所处的特定空间,起到点景的作用。以绿为主的另一层含义是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不仅要平面化,而且要提倡“林荫型”的立体化模式。利用墙壁种植攀缘植物,可以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使这部分空间增加美化、彩化效果,从而提高住宅小区的生态效益。
(5)强调创新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与其它设计一样,要不断创新,切忌在不同的环境中作出相同的设计来。
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不同于公园的设计,它应以自然为主线,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生活领域,使身居闹市的人们能获得重返自然的美好享受。虽然创新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劳动,但是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这就要求园林设计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头脑灵活,能够不断地将时代气息和作品巧妙地融为一体,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人类。
5结语
综上所述,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要特别注重利用城市大环境资源,使小区与城市空间有良好的过渡与协调,为人们创造一个自然亲切的居住空间。
参考文献
1〔美〕卡斯腾•哈里斯著. 《建筑的伦理功能》华夏出版社.2001
2〔美〕托伯特•哈姆林 邹德侬译. 《建筑形式美的原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3桑思著.台湾•下世代居住规格,未来住宅的研究.1999
4金笠铭著.中国城市住区规划与住宅发展. 2002
相关知识
小区绿化设计赏析八篇
小区绿化设计公司哪家好?
小品设计赏析八篇
园林绿化景观设计论文赏析八篇
园林景观论文赏析八篇
小区绿化园林植物的配置(图文并茂)
城市小区的绿化应当遵循的原则
山东花境设计服务行业为小区改造增添新模式
装饰艺术设计赏析八篇
花城广州:小区立体绿化如花园
网址: 小区绿化设计赏析八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8139.html
上一篇: 美术第四单元 无声之韵——建筑艺 |
下一篇: 花港扮靓园林迎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