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呗“套路”被发现,大量年轻人选择离开,原因已经确认
作为蚂蚁集团的核心业务之一,花呗一直都是很多年轻人喜欢使用的消费产品之一,毕竟年轻人往往没什么钱,但对于消费的渴望又很高。然而近一段时间以来,却又大量年轻人选择离开甚至关停花呗,这背后的原因就值得推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年轻人喜欢用花呗
年轻人喜欢一个东西往往都是因为新奇或者有趣,但花呗作为一种支付方式其实本质上就是一种无抵押贷款,并不新奇也不有趣,所以可以说,与其年轻人是喜欢花呗,不如说是依赖花呗,而无论喜欢也好,依赖也罢,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最主要的其实有三个理由。
首先,花呗简单易用。因为对于年轻人来说,支付宝已经是很难离开的支付平台了,所以相关的产品使用起来基本没有技术和心理上的障碍。从花呗推出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有很多年轻人光速申请使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金额少。在花呗之前,年轻人面对贷款都是无能为力的,因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的学生们并没有太多的收入,更不大可能有足够的资产去支撑一大笔贷款,而且想买的东西其实也基本都是不超过千元或者万元的小件,称不上是什么巨大的消费。所以说,在之前的市面上,其实有且只有一款金额少且非常方便的贷款产品,那就是花呗。
最后,分期付款。实际上分期付款这个概念最先提出的时候是二战,而且大多用在一些相当高档的工业产品上,而当花呗允许年轻人将普通的账单分期后,自然就大大减少了短期内的还款需求,对于年轻人来说,超前消费也就成了“习以为常”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呗的“套路”
也正是因此,很多“套路”才逐渐从花呗中引申出来,最典型的就是10号还花呗的这个时间点。不少人可能都曾经奇怪过,明明按理讲还款日应该是可以随着初次借钱的时间来灵活变动的,但为什么花呗要求10号还款呢?其实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套路。
据澎湃新闻报道,有统计显示我国只有20%左右的人会在10号发工资,绝大部分都是10到20号,因此,当这部分人使用了花呗过多后,下个月就会出现没钱还的情况,因为花呗一个月内其实是不用利息的,公司也就赚不到钱,因此花呗就需要诱导人们分期付款,每次只还一点点,这就是把日期定在10号的原因。
可能有人还会问,现在支付宝不是允许20号还款了吗?的确,当前花呗确实已经放宽了还款限制,然而需要知道的是,从花呗出现至今,年轻人对于分期和小额贷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可以说成为了一种习惯。再加上长期的发展下,花呗用户增长基本到了一个瓶颈,因此即便放开之后,该分期的还是会习惯性分期,不喜欢分期的客户也会被无息贷吸引。换句话说,年轻人的消费群体已经形成,花呗需要创造新的群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量年轻人选择离开
不过很显然,无论花呗的宣传再怎么卖力,用户的增长似乎都已经见了底,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年轻人取消花呗的也越来越多,原本2017年底,花呗公布的《年轻人消费报告》中统计,一共1亿的用户中有47.25%也就是近半都是90后年轻人,而其中近四成的90后都把花呗当做了是首选支付方式。
然而到了2020年,相关的数据就发生了变化,90后中只有4500万开通了花呗,将其设为首先支付方式的就更少了,整整三年时间哪怕是不增长,其实都能说明这个产品的需求人数和发展已经停滞。那么,有大量的年轻人都已经选择离开了花呗,这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是什么
第一点,显然就是很多的90后已经步入了工作岗位,有了工作和自己的工资,因此对于短贷的需求发生了变化,这是最为直接的原因,而之后的一些年轻人显然已经适应了网络环境和消费贷的各种“套路”,加上生活水平的提升,购物的需求可能也一定程度下降。
第二点,套路太多。因为市场上的贷款产品不断增多,而校园贷出现更是引流了很多年轻的消费群体,虽然校园贷一类本身就有极大风险,但相对而言,花呗的流量确实被分割了,当人们通过校园贷等认识到了贷款的危害后,对花呗的抵触就本能上升了,随着各种套路慢慢被揭开,人们自然就越发不想使用花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点,花呗本身的经营到头了。因为花呗说到底也是支付宝底下的相关产品,它需要承担的成本和风险也是存在的,去年开始,国内的经济状况就相对变差了,在可预见的未来,指望大环境会越发宽松几乎是奢望,而人们的生活显然变得更加谨慎和节约,结果就是用花呗的人越来越少。
第四点,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原本使用花呗的一批人意识到了花呗存在的严重隐患,尤其是很多借债借多了的人开始试着从更多的渠道借款,这甚至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当消费者不满花呗的额度时,花呗也只敢放出“现金提额”这样的功能,可见企业对于部分消费者膨胀的欲望也觉得有些不安,同时,这背后自然也与监管部门有一定关系。
换句话说,花呗本身的发展没有任何问题,但受限于消费者、市场和监管三个方面的限制,贷款的行为已经发展到了头,对于超前消费的宣传也基本可以止步于此了,甚至从全国范围来看,花呗都不再像过去一样吃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警惕“消费陷阱”
最近一段时间,年轻人群体中有个很火的词叫做“消费陷阱”,也就是商家和一些平台通过各种莫须有的东西来提升某个虚拟的节日或者是低成本低价值产品的价值,尤其出现在一些简单的工艺品上,结果就导致很多人热血上涌买了一堆结果发现什么用都没有,就是个赤裸裸的“骗钱陷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花呗与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由于这些产品高昂的价格,花呗显然也从其中获益不少,甚至还连带着其他一些支付和消费行为兴起,这些对于市场和年轻人健康的消费习惯培养都是极不友好的。
对年轻人来说,当大手大脚消费无用产品多了之后,能够接受的贷款和消费阈值就会提升,这就极容易造成无限度的超前消费和贷款,甚至为此“拆东墙补西墙”的都不在少数。因此,年轻人不仅要学会克制消费,尤其也要对花呗一类贷款产品有充分的认识,避免陷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