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新建人工湖生态修复工程探讨——以上海之鱼Ⅰ期景观水.PDF

新建人工湖生态修复工程探讨——以上海之鱼Ⅰ期景观水.PDF

新建人工湖生态修复工程探讨——以上海之鱼Ⅰ期景观水

2015 (第三届)中国水生态大会——城市景观河湖/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论坛 论文集 新建人工湖生态修复工程探讨 ——以“上海之鱼”Ⅰ期景观水系为例 1* 1 1 陈良霞 ,郑小燕 ,姜娟 (1. 上海水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 200090 ) 2 摘要 本文以 “上海之鱼”Ⅰ期景观水系为例,其水域面积为 165788 m ,利用物理+生态的方式修复新建 人工湖水体,并对主要水质指标进行分析。通过实际施工及后期跟踪表明,人工湖的生态系统一旦稳定, 其水体的自净能力以及抵御外界抗污染的能力就会不断提升,且不容易反复。通过对人工湖水质3 年跟踪 的情况表明,其主要水质指标(总氮、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基本维持在国家地表水(GB3838 2002 ) Ⅲ类水水平,水体透明度达150cm 以上。本工程实例为利用生态方式修复人工湖提供了一定的实际参考作 用。 关键词 生态修复;人工湖;生态系统 0 引 言 城市人工湖是城市滨水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调蓄、生态、景观等多种功能。基 于人工湖的多种功能,在城市规划、房地产建设等方面建设人工湖显得尤为重要。人工湖的 建成可以改善由于人为原因导致自然水体被污染破坏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优秀的人工湖设计 [1] 还能成为建设地区的亮点,吸引投资者的目光 。 目前,对于新开挖人工湖的设计大多时候只侧重于某个方面,如城市规划领域仅考虑人 工湖的空间景观分布格局,而生态领域又仅考虑如何改善水质状况,加上新开挖人工湖多为 静止或流动性差的缓流水体,水体的自净能力弱,易被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所污染,很大程 [2] 度上会导致人工湖富营养化,从而丧失了景观水体的功能 。 本文以“上海之鱼”Ⅰ期景观水系为例,结合前期调研及景观规划理念基础上提出从“水 景、水质、水生态”三个方面分析水质保障策略及相关技术措施,旨在令人工湖能够朝自然 化的方向发展,具有健康湖泊生态系统的各项功能,从而减少治理等方面的成本;同时以人 为本,使人工湖能够科学合理地发挥景观、游憩等功能,为人们提供一方清新之地。 1 项目概况 上海之鱼又名“金海湖”,是上海奉贤区南桥新城的核心景观湖,水域面积为 54.40 公 顷(占规划用地的21.50% ),建成后将是上海面积最大的人工湖。上海之鱼(金海湖)设计 水深 0.5-5m,湖面成鱼型,由鱼身、鱼尾、鱼鳍等三大湖面构成鱼身水体,金汇港和浦南 运河构成外围水系,形成以鱼身为中心的圆环水道,整个水流态势为北引南排。其周围有六 条河道,即大庆河、齐贤排河、金汇港沟通河、浦南运河沟通河、石家中心河、石家中心河 2 沟通河。“上海之鱼”Ⅰ期工程鱼尾区水域面积约165788 m ,2011 年5 月开工,于2011 年 12 月竣工。 2 方案设计 2.1 设计范围 本工程施工范围为大庆河近航南公路段水域(约920m)水源预处理及项目红线内Ⅰ期 2 工程鱼尾区水质净化(约165788 m )。 中国(国际)水务高峰论坛 组委会 010-6320 3049/3233/3104/3734/3745 1 2015 (第三届)中国水生态大会——城市景观河湖/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论坛 论文集 图1 “上海之鱼”Ⅰ期生态治理范围图 2.2 设计路线 图2 “上海之鱼”Ⅰ期生态修复技术路线图 中国(国际)水务高峰论坛 组委会 010-6320 3049/3233/3104/3734/3745

相关知识

城市人工湿地对人工湖水体净化效果研究
西湖水生态修复系统工程——沉水植物种植
循山之纹理 ?绘路之花廊——以厦门海沧区气象路沿线景观工程为例
沉水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原位生态修复中的功能
上海河道水生态修复技术与实例(上)介绍.ppt
巢湖水用于城市景观河道生态补水工程
生态修复工程方案范文
浅析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的水生植物配置
生态修复工程的意义范文
新花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方案

网址: 新建人工湖生态修复工程探讨——以上海之鱼Ⅰ期景观水.PDF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9364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变废为宝“铁路主题公园”成为最美
下一篇: 生活垃圾填埋废弃地的生态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