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香飘溢的蕙兰、争芳斗艳的玫瑰、高雅清贵的百合、清新淡雅的洋桔梗……万亩芬芳竞吐艳,“云花”香自红塔来。
近年来,红塔区依托优越的自然禀赋,立足独特的区位优势,坚持政策牵引市场主导,紧扣做精种业、做强种植、培育加工、壮大服务,红塔区花卉产业向专业化、标准化和融合化、品牌化迈进。
绚丽绽放因何故
1995年,梁王坝村民董从兰在自家地里引种了半亩菊花和玫瑰,红塔区花卉种植由此起步。上世纪90年代中期,农户逐步自发种植,经过2000年产业政策推动、2013年结构调整,红塔区花卉产业现已迈进了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玉溪紫玉花卉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段家彬1999年从建筑行业转投花卉种植,成为红塔区首批花卉种植大户。
当年,段家彬和15户花农联手成立了锦汇花卉协会,打造了红塔区首个花卉品牌“红塔人”。此后,在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全区花卉产业迈向规模化。2008年,段家彬等247户花农发起成立了锦汇花卉产销合作社,经营面积扩大到1400亩。
2013年,当红塔区大批花农弃花种菜之际,段家彬逆势而为,成立紫玉花卉产业有限公司,走上企业化发展之路。通过品种结构调整,发展盆栽观赏花卉,建成百余亩种植基地,跻身全区盆栽花卉龙头。
从董从兰的半亩花棚开始,到2000年种植面积突破千亩,直至2018年种植面积达14464亩。花开花落25载,红塔区花卉产业为何能保持勃勃生机?
“红塔区地处世界三大鲜切花产区之一的滇中腹地,位居面向南亚东南亚重要交通枢纽节点,优越的自然禀赋,独特的区位优势,为发展花卉产业提供了重要支撑。”红塔区农业农村局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靳玉明认为。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的转型升级,以及推动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构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红塔区花卉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内生动力。产业政策的引导和社会资金的涌入,为红塔区花卉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提供了有力支撑。
姹紫嫣红正当时
2018年,在商场上打拼多年的张德明回乡置业,当他决定投资花卉产业时,亲朋好友告诉他洋桔梗又叫“洋贴本”,搞不好血本无归。但看好花卉产业发展前景的他毅然投入680多万元,成立云南锦茂花卉有限公司,成为红塔区规模最大的洋桔梗种植企业。
在本土民资涌入花卉产业的同时,荷兰独资企业玉溪迪瑞特花卉有限公司、云南爱必达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和云南探花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落地红塔区,玉溪明珠花卉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市首家上市的花卉企业。
本土民资、国内外投资、上市融资,红塔区花卉产业呈现多元化投资趋势。靳玉明说,截至2018年,全区拥有花卉园艺企业36户,带动花农220户,行业从业人员超过3700人,“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组织架构得到进一步确立。
在玉溪岁兰花卉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内,在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灌溉、智能温湿度控制等一系列先进生产设施的支撑下,大花蕙兰种苗整齐划一、苍翠欲滴。爱必达实施的“智能温室条件下迷你玫瑰精准种植体系”荣获云南省“双创”大赛一等奖,明珠花卉培育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樱”“云霞”百合新品种,成为国内唯一规模化生产百合种球的企业。紫艺花卉选育出的“心悦”“紫嫣”“紫玉之恋”新品种通过省级认定,申报国家专利5项,制定企业标准5项。迪瑞特从国外引进上百个品种进行测试选育,其推出的玫瑰新品种占全省新品种玫瑰市场份额的60%。
靳玉明介绍说,资本与资源、科技结合,有力推动了花卉生产设施的提档升级,促进了花卉生产标准化,提升了花卉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爱必达、探花、紫玉、明珠四户花卉企业入列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明珠花卉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一类出口花卉企业、优质种业基地。
截至目前,红塔区形成了以玫瑰、百合、洋桔梗、康乃馨、非洲菊、绣球为主的鲜切花种植;以玫瑰小盆花、大花蕙兰、蝴蝶兰、多肉花坛为主的盆栽植物种植;以百合种球为主的种用花栽培;以食用玫瑰、三七花、石斛花为主的食用药用花卉种植;以香樟、石楠、金叶女贞、清香木为主的园林苗木种植生产体系。
2018年,红塔区花卉及园艺产业综合产值6.8亿元,所产花卉70%销售国内市场,20%出口东南亚市场。“岁兰”“爱必达”“云艺”“明珠”“红塔人”等成为在国内花卉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
斗色争妍看明朝
赴日本参加花卉展销的岁兰花卉企业负责人普艳红一回到家,就开始着手联系日本及国内知名花企和科研机构,针对缩短大花蕙兰种植周期,实现一年四季花常开,开展科研攻关工作。明珠花卉建成国家花卉研究中心百合研究和推广分中心,构建起了企院企校合作的创新发展体系,改变了我国百合种球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近年来,红塔区花卉龙头企业立足开放合作的发展理念,以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为强化与国内外知名花企、国内科研院所的合作,构建了产学研结合创新发展合作机制,有力推动了新品研发选育,生产技术提升和产品品牌建设。
走进探花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新建成的云南玉溪鲜花产业供应链体系示范园,采后处理中心内工人正熟练地分级包装玫瑰花。企业总经理霍森介绍:“示范园项目规划用地5510亩,总投资4.6亿元,建设集花卉新品研发、繁育、种植和采后处理、线上线下营销、冷链物流等为一体的鲜花供应链综合体。”
截至目前,该示范园建成花卉加工包装车间、10座冷鲜库,在北京、广州建成9个实体花店,花卉网络销售平台正在进行测试,计划6月份上线运营。随着示范园基础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和经营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将成为提升红塔区乃至全市现代花卉种业、种植、加工、物流、销售,推动花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红塔区花卉苗木产业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在产业融合发展中,云南红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大不同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利用食用花卉为原料,开发出了玫瑰花糕、玫瑰芙蓉糕等系列产品。玉溪新兴蓝莓庄园依托花卉、水果种植,构建起集种植、养殖、加工、旅游为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随着云南玉溪鲜花产业供应链体系示范园的建设,随着花卉企业开放合作步伐的加快,将进一步推动红塔区花卉产业突破新品研发选育、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发展等制约短板,围绕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做精花卉种业、做强花卉种植、壮大花卉加工业、提升花卉服务业,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打响“玉花”品牌,引领“云花”发展。
相关知识
红塔区多举措打造“红塔花卉”品牌
红塔区花卉产业如何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玉溪红塔区:满园春色 “云花”芬芳
红塔区花卉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专场直播丨玉溪市红塔区:现代花卉产业“美丽经济”前景无限
玉溪市红塔区抓住种子、电商两端,做强农业“头”和“尾”—— 满园春色 “云花”芬芳
玉溪:红塔区被列为云南省重点花卉种业核心发展区
新春走基层 | 产业链+数字化,红塔区探索花卉产业发展新路径
海宁市大力发展花木产业 激发绿色经济新动能
红塔区助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网址: 红塔区依托优越的自然禀赋,大力发展花卉产业 打响“玉花”品牌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94045.html
上一篇: 粉红色月季花花卉特写自然风景图片 |
下一篇: 切花玫瑰的繁殖经验是怎么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