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科技护航“油菜玉米轮作”让农民更有底气

科技护航“油菜玉米轮作”让农民更有底气

  本文转自:农业科技报

  

“扩油增效-油菜玉米轮作高产高效模式现场观摩会”在宝鸡凤翔召开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科技支撑是粮油安全的有力保障。放眼广袤田野,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协作,农业与科技正在深度融合,为规模化、集约化粮油生产探索出新路径。有了科技保驾护航,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增加油菜种植附加值,持续改善耕地地力,就有了依托。同时,农民进行“油菜玉米轮作”心里更有底气。

  “油菜收一亩,玉米就播一亩,专家来指导,这地种得又值又省心。”在“扩油增效-油菜玉米轮作高产高效模式现场观摩会”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紫荆山综合实践基地主任曹晋凯听了专家关于油菜玉米轮作的现场讲解示范后,直呼收获不小。在刚刚收获完油菜,平整后的田地里,曹晋凯用起了刚刚学到油菜玉米轮作高产高效模式,精心播下玉米种子。

  向科技要效益 共话藏油于地“建油库”

  为落实稳粮扩油政策,提升油料产能,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6月2日,由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和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主办、陕西鸿塬种业有限公司和宝鸡市凤翔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承办,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彪角镇三岔村协办的“扩油增效-油菜玉米轮作高产高效模式现场观摩会”在宝鸡三岔村召开。

  本次观摩会针对陕西关中地区油菜种植成本高、种植收益低、轮作倒茬难等问题,通过现场观摩油菜绿色高效生产“12345”集成技术、油菜机械化减损分段收获技术、油蔬两用型油菜种植、“油菜-玉米”轮作模式等四项活动,做“减法”节本增效,用“加法”提质增效,全面示范带动油菜种植,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现场观摩会由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副主任田建华研究员主持,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刘旭科高级农艺师致词,宝鸡市凤翔区彪角镇三岔村党委支部书记陈凤军介绍油疏两用型油菜试验,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杨建利介绍油菜分段收获技术及“12345”集成模式,陕西鸿塬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关韩煜介绍油菜玉米轮作模式,陕西省种子工作总站副站长刘五志研究员、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主任穆建新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讲话。

  陕西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关中地区的岗位专家,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咸阳市农科院和宝鸡市农科院等油菜产业相关专家,陕西关中地区五市农技推广中心与油菜重点县业务负责同志,部分油菜新型经营主体以及试验示范基地负责人共80余人参会。

  种植油蔬两用型油菜 每亩综合收益5000多元

  守住耕地红线,稳住粮油安全“基本盘”,种油菜更要把油菜“吃干榨净”,不断为乡村振兴“加油”。除大家熟知的榨油用外,油菜还具有饲用、菜用、绿肥用、观花用、蜜用等多种功能。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根据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需求,利用油菜的多功能效应,油菜薹期采摘菜苔、花期观光,通过“加法”多途径提升油菜综合效益,从而促进油菜产业提质增效。

  

  “从成熟期的长势来看,至少每亩还能收100多斤油菜籽,综合菜薹和油菜籽的收入,一亩油菜的收入可达5000多元。”宝鸡市凤翔区彪角镇三岔村党支部书记陈凤军介绍,在“秦优19”油蔬两用型油菜品种试验示范田,种植模式同大田生产一样,在3月油菜的蕾薹期采摘主茎菜薹600袋,后续采摘分枝菜薹480袋,一亩地共采摘菜薹1080袋,加工冷藏后每袋销售5元,除去采摘、加工冷藏费用后,一亩地纯收益4000多元。

  实际上,采收菜薹后,还可以观花旅游,可翻耕作绿肥,还可作青饲料。在适宜播种期种植的油菜,摘薹后对菜籽产量影响也较小。采用油菜多功能利用技术,可大幅提高油菜种植效益,这已成为乡村振兴新的增长点。

  油菜绿色高效生产 “12345”集成技术来支撑

  油菜种植用工多、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为此,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油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团队通过对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和油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研发的油菜绿色高效生产“12345”集成技术被陕西省农业农村厅遴选为陕西省2022年粮油生产主推技术,并在该村油菜种植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

  

  油菜绿色高效生产“12345”集成技术核心是,“省工”可实现每亩用工1个以下(简称1)、“减肥减药”肥料与农药减施25%(简称2)、“节本”生产成本节约350元左右/亩(简称3)、“增产”产量400斤左右/亩(简称4)、“增效”纯收益500元以上/亩(简称5)。

  在油菜绿色高效生产“12345”集成技术示范田,前茬是9月20日收获的青储玉米,后茬选用的是“秦优19”优质油菜品种,播种时利用油菜精量机播种,播量0.6斤/亩,播种基施80斤/亩复合肥,冬灌追施20斤/亩尿素,春灌一次。5月29日,现场测产结果是,理论亩产383.84公斤,折合实产(八折)307.07公斤。

  机械化减损分段收获技术 促进油菜增产增收

  粮油生产要增收也要减损。减损也是增收。机收减损是增加粮油产量的重要措施,对“颗粒归仓”有促进作用。

  油菜因易裂角、倒伏、成熟不一等因素,从而造成收获损失大。分段收获可在全田 80 %以上主花序中部角果籽粒颜色达到品种固有色泽时,采用割晒机割倒油菜后,晾晒3~5天,再使用捡拾脱粒机完成收获的方式。

  

  分段收获比联合收获的收获损失率低25%,破碎率低40%,单次作业效率增加30%-50%。分段收获的油菜籽含水率为10%-15%,远低于联合收获的15%-25%,可节省晾晒、机械烘干成本0.06-0.1元/斤。其秸秆含水率低,便于粉碎还田。分段收获还能比联合收获早腾地7-10天,有利于下茬作物早播种。

  在观摩会现场,演示的是履带式通用底盘+割晒台组合成割晒机,割幅内侧边铺放,对于高大、倒伏等各类油菜均能实现割晒作业,适应能力强。经现场专家观测,捡拾作业损失率≤5.5%,破损率≤0.5%,含杂率≤3%,有效解决了油菜收获的损失问题。

  油菜与玉米轮作,探出关中种植生产新模式

  轮作技术最早源于《齐民要术》。作为一种用地养地的结合式种植措施,轮作技术不仅具有促进作物均衡吸收土壤养分的作用,而且还具有保持土壤肥力的效果,其生态效益非常显著。

  

  众所周知,陕西关中平原是小麦玉米轮作制,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发生结构性变化,大部分地区演变成冬小麦夏休闲,复种指数不高,土地单位面积种植生产收益低。

  观摩现场,结合陕西关中地区农业种植结构的特点,示范推行“油菜+青贮玉米”轮作模式,主要就是利用青贮玉米在9月中下旬收获之后,在九月下旬选择抗寒性好、熟期早、产量潜力大宜机收的高抗油菜品种进行搭配种植。

  该示范田使用秦优797、润普丰、秦优19等油菜品种,进行全程机械化生产,利用油菜机械化减损分段收割技术,确保油菜的收获期提前到六月初,解决了玉米由于晚播不能正常成熟以及产量水平低的问题。

  

  “油菜+青贮玉米”轮作模式既能实现玉米的早种植早收获,又能够很好地利用冬闲田,种植一茬油菜,对农民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效益有很大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农民种植粮油的积极性。

  “按照中省油菜玉米轮作工作要求,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坚持油用为主,拓展‘一菜多用’功能,既能发挥油菜培肥地力、以油促粮和美化环境等优势,又能为闲田利用提供支撑,实现‘藏油于地’。”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主任穆建新说。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相关知识

轮作休耕农民不吃亏(锐财经)
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如何保证农民不吃亏?农业部部长为你解答
轮作种植模式让“闲田”变“忙田” 农民增产又增收
耕地轮作休耕:莫要随意“轮”和“休”
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栽培研究
2021年湖北省油菜轮作试点技术指导意见
瑞昌市推进油菜芝麻绿色农业轮作模式
轮作休耕不可随意“轮”随意“休”
农业农村部:扩大玉米种植面积轮作休耕达4000万亩
湖南古稀农民创新“花式”轮作 带村民增收上万元

网址: 科技护航“油菜玉米轮作”让农民更有底气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9508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烟草轮作利烟利田
下一篇: 甘薯种植制度(二)甘薯轮作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