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农数院”:推进“六链”协同,打造数字农业硅谷

“中农数院”:推进“六链”协同,打造数字农业硅谷

淄博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建中国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农村研究院(淄博)(以下简称“中农数院”)。“中农数院”统筹聚集人才、科技、政策、资源、国际交流等创新要素,在数字农业农村、农业智能装备等重点方向,建设涵盖政、产、学、研、用、金、服各个领域和要素集聚、功能健全、装备先进的“农业硅谷”。 一、激活创新链,以产业需求汇聚科创要素 坚持问题导向、应用导向,中农数院从小切口入手,着力解决淄博乡村产业发展需求问题。研发香菇采摘机器人,建立多视角香菇视觉感知算法,完成香菇采摘机器人的组装和初步测试,解决人工采摘香菇费时费工问题。研发黄瓜数字化分级装备,构建黄瓜品质分析视觉系统与模型、智能化生产车间研发多流水线作业装备部件、小型企业研发单机作业装备部件,降低企业投入。研发智能施肥机,完成大田移动式施肥机、沼液循环利用施肥机、卷盘喷灌机等中试生产测试。研发智能炒菜机,完成智能炒菜机火候模型构建、刮板性能测试和样机加工。 二、强化产业链,以创新成果支撑产业质量 一是开展富锶技术研究。制定《沂源富锶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开发氨基酸锶叶面肥,形成富锶农产品栽培技术,助推沂源县获批“中国锶都”。二是孵化数智企业。孵化淄博第一家卷盘喷灌机企业,销售灌机40台。三是构建精准水肥管理决策模型。开展多设备联动系统和工程化土壤改良技术集成,为淄博高新区和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标准农田示范提供技术支持。四是组建科企创新联合体。与淄博乐悠悠农业共建新型肥料与作物风味调控联合实验室,形成小麦节水低碳栽培方案,在淄博桓台县、潍坊坊子区等地区试验推广6.7万亩。

三、做优服务链,以技术服务协调产业布局

坚持服务当地,立足产业需求,助力淄博农业产业发展。一是精准技术服务。入驻团队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解决了农田地埋滴灌堵塞、设施农业病虫害等问题。二是精准技术信息对接。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余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所、加工所等研究所16个,获取技术服务信息157项。三是精准协同改革服务。打造数字农业发展互学互鉴平台,召开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大会、智慧农业青年学术研讨会,展示数字农业农村和农业智能装备发展研究成果。

四、打通数据链,以数字技术新增发展引擎

坚持数据引领,标准先行,打造淄博农业数字化发展新标杆。一是开展数字赋能农业产业评价。总结梳理淄博市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机制、成效和典型案例,构建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评价体系。二是掌握基础数据资源,完成了《沂源县人群队列分析报告》。三是制定富锶标准。开展主栽品种富锶产品营养品质及锶含量分析,制定《富锶山楂》等3个团体标准。

五、提升人才链,以产业创新引育人才队伍 采取“派驻+全职招聘+柔性引进+联合培养”四种方式建设人才队伍。中农数院管理班子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由共建双方联合派驻,中国农业科学院派驻4人,淄博市派驻5人。充分发挥市场化人才资源配置的作用,全职招聘22人,柔性引进30位专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理工大学及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后和常驻研究生7人。 六、优化资金链,以资源优势规范多元投资 创新财务管理制度,实行科研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与小型科研企业财务制度相结合的新型财务管理制度。创新预算资金审核制度,实行“院地共管”的双重预算资金审核制度。创新投资主体多元制度,激发有效投资活力,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相关知识

智慧引领!淄博农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
“数通链谷”六大平台启动,静安构建区块链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
“AI”赋能,中移成研院构建乡村振兴数字化服务新模式
国家电网:国网绿链驱动绿色可持续未来
强化科技支撑 打造数字农业——
歙县:移动5G助力数字乡村智慧农业
未来花卉“硅谷” 花“开远”洋 让“七彩云菊”绽放彩云之南
以花为媒“五链”协同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发展新型智慧彩色农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网址: “中农数院”:推进“六链”协同,打造数字农业硅谷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9553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全国智慧农业
下一篇: 基地批发金边银边小叶栀子花 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