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通讯:甘肃原生态“花儿”唱尽西北之魂——中新网

通讯:甘肃原生态“花儿”唱尽西北之魂——中新网

  中新社兰州十月二十二日电 题:甘肃原生态“花儿”唱尽西北之魂

  作者 朱世强

  俄罗斯有芭蕾,意大利有歌剧,英国有莎士比亚戏剧,而在中国,北京有京剧,苏州有昆曲,广东有粤剧……世界上每一个地方,都有一种伟大的艺术深刻地表现着这个民族的灵魂与地域。作为西北地区的甘肃,旷远、奔放的原生态音乐“花儿”,尽显着西北高原的地理风貌和人文特色。

  二00九年九月三十日,“甘肃花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此,甘肃当地民众口头传承下来的传统音乐文学形式“花儿”,具有了历史的认同感。

  “花儿”,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民歌,是当地民众的口头音乐文学形式表达。它是汉族、古羌族和中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历史可追溯到西周、春秋时期。

  “正月里来是新春呐,青草芽儿往上升;二月里来春风刮哎,只等天公把雨下;三月里来三清明呐,桃花不开杏花儿红……”“花儿”是田间地头、河畔山野、屋里屋外,农民劳作生产时抒发情感的“号子”,后演变为男女追逐爱情的象征,它是对情人的思恋,更是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其语言生动,曲调悠扬,朴素粗放,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

  生活在兰州的一位“花儿”爱好老人说,“花儿”最早发源于中国的甘肃,遍及宁夏、青海新疆一带,是汉族、回族、土族、藏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族中的一种民族情歌,早在清乾隆时代就负有盛名,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花儿”传唱遭到封禁,改革开放后再度出现繁荣景象。

  现在,在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莲花山,每年都要举行“花儿会”,期间人头攒动,场面宏大,成千上万的当地人放下手中的农活相聚于此,即兴高歌,你唱我对,借“花儿”抒发爱意、表达友情、赞美生活、憧憬未来。

  中国著名民俗学家、兰州大学教授柯杨介绍说,男青年唱的叫“少年”,女青年唱的称“花儿”。甘肃“花儿”是西北“花儿”的先声,现在甘肃最具代表性的是“临夏花儿”,演唱粗犷高亢,具有原始美的显著特色,曲调自由舒缓,长于叙事,除了具有音乐价值和即兴演唱价值外,歌词的文学价值也极高。

  清代诗人吴镇曾赞誉“花儿饶比兴,番女亦风流”,“花儿”的起兴所涉及到的天文地理、历史事件、神话传说、民族人物、奇风异俗、社会宗教、草木虫鸟等包罗万象,被国内外学者誉为“西北之魂”、“西北的百科全书”。

  “马莲绳,一根弦,琵琶还要好家弹,你不唱花儿花不艳,我不唱花儿心不甜……”自三百零五篇古人劳作时的唱词被收录到中国最早、最伟大的诗集《诗经》开始,这个世界上的优秀文化被时代记载的进程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因为它们是民族生活和民族灵魂“活”的体现,是世代人民在劳动、生产、生活中,最本真的自我情感表达。(完)

相关知识

西北之魂甘肃花儿
新疆区域性农耕文化环境对西北原生态民歌“花儿”的影响
非遗“花儿”开启西北盛夏“草地音乐节”
音乐记录片《大河唱》为每一粒流沙歌唱!
甘肃莲花山“花儿会”向全世界发出邀请!
花儿原生态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非遗进校园:中国音乐学院举办西北“花儿”民歌专场
甘肃“花儿”剧及其历史渊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花儿.pptx
中国花儿教程

网址: 通讯:甘肃原生态“花儿”唱尽西北之魂——中新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9920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歌唱家才旦卓玛力挺花儿朵朵 为原
下一篇: 茉莉花幼儿园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