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核型2n=14),野生型(不抗冻)在寒冷环境中无法生存。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2个抗冻基因(T)插入并整合到黄瓜细胞染色体上,培育出

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核型2n=14),野生型(不抗冻)在寒冷环境中无法生存。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2个抗冻基因(T)插入并整合到黄瓜细胞染色体上,培育出

题型:非选择题-解答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38 题号:14817888

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核型2n=14),野生型(不抗冻)在寒冷环境中无法生存。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2个抗冻基因(T)插入并整合到黄瓜细胞染色体上,培育出抗冻黄瓜若干。让转基因植株S1、S2和S3单株种植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所示:

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F1)的表现型及数量抗冻植株不抗冻植株S144731S2363118S34820

回答下列问题:
(1)S1、S2和S3的自交实验中,选择单株种植比混合种植更简便,原因是不需要进行

_______________

操作,该操作在杂交实验中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入的两个抗冻基因的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植株是

__________________


(3)S2的自交后代(F1)的抗冻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_____________

,若让S2与不抗冻植株杂交,所得的全部F1自由交配,F2表现型种类和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取S1的自交后代(F1)全部自交,所获得F2中不抗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_____________

更新时间:2022/01/08 10:57:17 |

抱歉! 您未登录, 不能查看答案和解析点击登录

相似题推荐

【推荐1】 中国是传统的水稻种植大国,有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1964年“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发现水稻某品种为雄性不育株,自此开启了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序幕。雄性不育是由细胞核基因 (R、r) 和细胞质基因(N、S) 共同决定的。
(1)利用雄性不育系进行育种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品种甲雄性不育原因的假说:细胞质N基因在线粒体中编码一种酶,其突变基因S表达产生的酶无活性,可导致雄蕊发育异常;而核基因 R 可产生相同的酶,保证雄蕊正常发育,而r基因无此功能。基因型为S(Rr)的个体为

________________

(填“雄性可育”或“雄性不育”)。写出品种甲的基因型

__________


(3)品种甲雄性不育系水稻,与基因型为N(RR)的水稻杂交,产生的F₁表现型为

__________

,F₁自交后代中雄性不育的比例是

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将三个基因E、F和P(E、F是与花粉育性有关的基因,P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与Ti 质粒连接,共同转入雄性不育水稻植株细胞中同一染色体上(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交换),获得转基因植株(如图),该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绿色荧光植株占一半,据此推测E、F基因在育种过程中的功能为

_________________


【推荐2】2021年5月22日13时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杂交水稻的推广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知水稻是自花传粉植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没有发现良好的雄性不育系之前,对水稻杂交之前需要对母本进行

_______

, 育种环节较复杂,工作量较大;发现了雄性不育品系以后,可将其作为

_______

,简化了育种环节。
(2)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________

。 如果你是一位水稻育种专家,如何利用品种A高产不抗病和品种B低产抗病(都为纯种),较快地培育出高产抗病的新品种?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提示:高产对低产是显性,抗病对不抗病是显性)

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育种过程中,出现了新品种N具有阔叶优良性状,判断该变异性状是否能够稳定遗传的最为简便的方法是

______

;有人认为新品种N的出现可能有两种原因: 一是基因突变,二是染色体加倍成为多倍体。某同学设计了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来进行鉴定,请你写出该实验方案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

【推荐3】玉米的紫株与绿株由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A和a基因控制。科研人员将某紫株玉米用X射线照射后,给绿株玉米授粉,F1共收获732株紫株玉米和2株绿株玉米。请回答问题:
(1)根据杂交结果判断,亲代紫株玉米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推测,F1出现绿株玉米可能是由于X射线的照射使亲本紫株玉米在

_____________

过程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为此,将F1中绿株玉米与

___________

(填“纯合”或“杂合”)紫株玉米杂交,后代(F2)均为紫株,F2紫株玉米再进行

_____________

,统计子代(F3)的表型及数量,发现紫株∶绿株=6∶1(≠3∶1),该结果并不支持基因突变的假设。
(3)为了进一步研究F1出现绿株的原因,用显微镜观察F1绿株玉米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发现了6号染色体不等长的现象,示意图如下。

①此推测F1中出现绿株玉米的变异类型是

__________


②①请在图示基因位点中选择恰当位点标出F1绿株玉米的基因组成

______


③科研人员发现同时含有两条异常6号染色体的个体致死,请据此解释(2)中F3出现紫株∶绿株=6∶1的原因

_________

(用文字、遗传图解均可)。

相关知识

拟南芥(2n=10)植株较小、生长周期短、结实多,形态特征分明,被誉为“植物中的果蝇”。研究人员培育了一株拟南芥纯合突变体,其4号染色体上冷敏型基因d突变为抗冻
(1)甲雌雄同株(2)是AAts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1:1(3)不位于抗螟性状与性别性状间是自由组合的,因此A基因不位于Ts、t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上含A基因的雄配子不育1/21/6
玉米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顶生的垂花是雄花序.侧生的穗是雌花序.已知玉米中有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可以改变玉米的性别.即把雌雄同株转变为雌株或雄株.当基因b纯合且t不纯合时.使植株没有雌花序成为雄株,当基因t纯合时.使垂花序为雌花序.不产生花粉.如图所示.(1)雄株的基因型为bbTT.bbTt.雌株的基因型有3种.(2)将基因型为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第十二三章 植物细胞的遗传转化
植物的抗冻性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苗的过程,细胞不可能发生
南瓜(2n=40)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我国栽培的南瓜品种有中国南瓜、西葫芦、印度南瓜等。科学家对南瓜的抗病抗逆、强雌性状和品质性状等进行了基因定位研究,发现西葫
基因工程在农业中的作用及发展前景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
现有两纯种小麦,一纯种小麦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所示育种方法以获

网址: 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核型2n=14),野生型(不抗冻)在寒冷环境中无法生存。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2个抗冻基因(T)插入并整合到黄瓜细胞染色体上,培育出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0081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最原始的花长什么样?
下一篇: 拟南芥(2N=10)是一年生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