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凤县人民政府网站 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中医药知识

凤县人民政府网站 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中医药知识

红花是生活中一味常见中药,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临床多用于血滞经闭、痛经、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病症。下面让小编带大家详细的了解下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红花别名红蓝花(《金匮要略》),刺红花(《四州中药志》),草红花(《陕西中药志》)。药用部位为菊科植物红花的花。5~6月当花瓣由黄变红时采摘管状花,晒干、阴干或烘干。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全体光滑无毛。茎直立,基部木质化,上部多分枝。叶互生,质硬,近于无柄而抱茎;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9厘米,宽1~3.5厘米,基部渐狭,先端尖锐,边缘具刺齿;上部叶逐渐变小,成苞片状,围绕头状花序。花序大,顶生,总苞片多列,外面2~3列呈叶状,披针形,边缘有针刺;内列呈卵形,边缘无刺而呈白色膜质;花托扁平;管状花多数,通常两性,橘红色,先端5裂,裂片线形;雄蕊5,花药聚合;雌蕊1,花柱细长,伸出花药管外面,柱头2裂,裂片短,舌状。瘦果椭圆形或倒卵形,长约5毫米,基部稍歪斜,白色,具4肋。花期6~7月。果期8~9月。

炮制 拣净杂质,除去茎叶、蒂头,晒干。

归经归心;肚经

性味:味辛;性温

注意:孕妇忌服。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主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胞痹心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关节疼痛;中风偏竣;斑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养血和血宜少用;活血祛瘀宜多用。

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1.化瘀消斑
红花还能够活血通脉以达到化瘀消斑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淤热郁滞所引起的斑疹色暗等症。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改善麻疹、斑疹等皮肤问题,是女性美容养颜的佳品。

2.降血脂

红花所含有的红花油成分有降血脂的作用,可以降低血总胆固醇、总脂、三硝酸甘油酯及非酯化脂肪酸的水平。

3.活血通经
红花辛散温通,入血分,可以活血、化瘀、痛经,是女性及老年人的日常保健佳品,但用量不宜过大。其实红花的化瘀功效比活血作用更强,是女性调理月经的常用之物,常可用于治疗痛经、月经失调,经闭腹痛以及产后恶露不止,腹痛等症。

4.消肿止痛

红花有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多种血瘀症,如胸痹心痛、肋腹疼痛、皮下青紫、中风偏瘫等症。另外,跌打损伤、金疮劳损所致的四肢痹痛或者瘀痛,使用红花效果非常明显。

5.降血压
红花所含有的红花黄色素能够扩张周围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纤维蛋白溶解,降低全血粘度,从而可以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红花的禁忌人群:

 孕妇禁用:红花被认为具有刺激子宫的作用,孕妇应避免食用红花,以免引发流产。

过量食用:红花是一种辛辣的调味品,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头晕、口干等不适症状。

过敏反应:某些人对红花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

验方精选

①治女子经脉不通,如血膈者:好红花(细擘)、苏枋木(捶碎)、当归等分。细切,每用一两,以水一升半,先煎花、木:然后入酒一盏,并当归再煎,空心食前温服。(《朱氏集验医方》)

④治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一两。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一半,未止再服。(《金匮要略》红蓝花酒)

⑤治一切肿:红蓝花,熟揉捣取汁服之。(《外台秘要方》)

⑥治喉痹壅塞不通者:红蓝花捣绞取汁一小升,服之,以差为度。如冬月无湿花,可浸干者浓绞取汁,如前服之。(《海上集验方》)

⑧治跌打及墙壁压伤:川麻一分,木香二分,红花三分,甘草四分。均生用,研末,黄酒送下。(《急救便方》)

⑨治褥疮:红花适量,泡酒外搽。(《云南中草药》)

相关知识

凤县人民政府网站 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中医药知识
“花非花”:中医药文化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如何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方面,有相关的文化节,提升青少年、市民对中医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中医药文化杂志
连花清瘟等入选北京市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
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度科普绩效自评
以岭药业连花清瘟入选新版黑龙江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
连花清瘟入选甘肃省新版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
“十五”第二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受理申请工作启动
以岭药业携连花系列产品亮相服贸会 展示中医药创新发展成果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网址: 凤县人民政府网站 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中医药知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023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臭花草药用功效大全有哪些
下一篇: 菊花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