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基础知
一、病原物的侵染过程 指病原物的侵染从侵入寄主到发病的全过程,简称病程。 1. 侵入期 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生关系为止。侵入途径: A:表皮直接侵入 B:自然孔口(气孔 水孔 皮孔) C:伤口 2.潜育期 从建立寄生关系到植物表现明显症状为止。 一般病害的潜育期是比较固定的。有的较短,有的较长。大斑病:7天。黑粉病:一年。果树病害 3-5年。 3. 发病期 从表现症状到病斑不再扩展为止,是病害繁殖个体,发展的过程。 二、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 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 指的是一种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再度发病的过程。 包括:1. 越冬或越夏(初次侵染来源) 2.初次侵染,再次侵染。 3.病原物的传播途径。 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 病原物 越冬(越 夏)场所 田间病株 种子、苗 木和其他 繁殖材料 病株残体 土壤 和粪肥 昆虫及其 他传病介 体 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 病原物 的传播 主动传播 被动传播 气流传播 水流传播 人为传播 昆虫等 介体传播 一、植物病原真菌 是一类大多数能形成丝状分枝的营养体, 有细胞壁和细胞核, 不含有叶绿素和其他光合色素,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产生孢子的生物群。 真菌与细菌的异同 真菌:有完整细胞结构,有真正的细胞核。 细菌:有完整细胞结构,只有核区(胶体状),核酸游离在核区。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核酸与蛋白质外壳。 植物病原真菌 指的就是那些可以寄生于植物并引致病害的真菌。 已记载的植物病原真菌有8000种以上。 真菌可引起3万余种植物病害,占植物病害总数的80%,属第一大病原物。 植物上常见的霜霉病、白粉病、锈病和黑粉病四大病害都是由真菌引起的,历 史上大流行的植物病害多数是真菌引致的。 (包括霜霉病、炭疽病、叶斑病、枯萎病、根腐病、立枯病、猝倒病、白粉病、锈病、稻瘟病、纹枯病、疫病、灰霉病、稻曲病、黄萎病、菌核病、果树疮痂病等) 真菌病害病状 病状:黄叶、烂叶、坏死、萎蔫等 病症:灰霉、白粉、黑粉、锈粉、根腐等 小麦白粉病 南瓜白粉病 番茄灰霉病 黄瓜灰霉病 柑橘绿霉病 柑橘青霉病 苹果炭疽病 苹果青霉病 葡萄霜霉病 辣椒疫病 炭疽病 稻瘟病 玉米瘤黑粉病 二、植物细菌病害 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病菌侵染所致的病害,发病后期遇潮湿天气,在病害部位溢出细菌粘液,是细菌病害的特征 发生条件 侵害植物的细菌都是杆状菌,大多数具有一至数根鞭毛,可通过自然孔口(气孔、皮孔、水孔等)的伤口侵入,借流水、雨水、昆虫等传播,在病残体、种子、土壤中过冬,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 侵入途径 1.自然孔口 自然孔口包括气孔.水孔. 孔。 例如柑桔溃疡病菌从皮孔和气孔 侵入。 2.伤口 包括认为因素影响.自然因素造成的伤口.虫伤 扩展的部位及其对植物的影响 1.在薄壁细胞扩展 (1)细菌从气功孔侵入引起叶斑 细菌在细胞之间蔓延,然后进入细胞内,引起的症状是斑点。 例桃细菌性叶斑病。 (2)、细菌从伤口侵入引起腐烂 原理: 细菌在细胞间繁殖,并分泌果胶酶,分解细胞组织的中胶层和细胞壁的果胶物质, 增加细胞膜的透性,使细胞内的糖和可溶性物质外渗,给细菌的进一步繁殖创造成条件,破坏细胞,使细胞离解,引起腐烂。 例如十字花科软腐病。 (3)、细菌从伤口侵入引起肿瘤 原理: 细菌从伤口侵入,进入薄壁细胞,不大量繁殖,而是产生吲哚乙酸,刺激寄主组织增生,形式肿瘤。 例如桃树根癌病。 2.在维管束组织内扩展 细菌从水孔或伤口侵入,进入维管束组织,引起莠蔫症状。 常见的细菌病害 青枯病、软腐病、角斑病、溃疡病、辣椒疮痂病、桃穿孔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条斑病、姜瘟病等 白叶枯病(水稻) 细菌性角斑病(豆角) 细菌性缘枯病(黄瓜) 细菌性腐烂病(香蕉) 黑腐病(甘蓝) 青枯病(瓜类、西红柿、豆类) 野火病(烟草) 根癌病 (花卉,果树) 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植物病害的定义 植物在生长发育和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利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使其生长发育受到阻碍,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的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植物病害的类型 (一)根据致病因素的性质分: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 (二)根据病原生物的种类分: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 病害等引致的病害等。 (三)根据病原物的传播途径分:气传病害、土传病害、种传病害以及虫 传病害等。 (四)根据表现的症状类型分:花叶病、斑点病、溃疡病、腐烂病、枯萎 病、疫病、癌肿病等。 (五)根据植物
相关知识
植物病害的诊断PPT精品文档下载
第二章 园林植物病害基础.ppt
《植物病害诊断技术》PPT课件ppt课件.ppt
植物保护基础复习(病害部分).ppt
第七章 植物病害流行的预测.ppt
植物病害的诊断与防治.ppt
植物病害的诊断.ppt
园林植物病害诊断方法
常见园林植物病害防治
园林病虫害防治完整版电子课件.ppt
网址: 植物病害基础知.ppt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03496.html
上一篇: 药用植物茴芹及其病害防治措施探讨 |
下一篇: 常见的植物真菌性病害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