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
8
茫茫网海中,我遇到了虚杰老师,虚杰老师送了两本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博物学方面的书,其中一本就是《看花是种世界观》。
一拿到这本书,我很快就翻完了。这本书是自然爱好者、云南作家半夏通过微信、博客、邮件以及其它多种方式,历时多年关注和采访,对刘华杰老师博物人生的全景呈现。不管是本书写作的主题,还是本书介绍的人物,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
本书开篇即描写刘华杰老师多次到北京野外,去寻找一种毛茛科辽吉侧金盏花,当历经艰辛,找到这种植物时的喜悦,对于我这样的看花人来说,真是感同深受。刘华杰老师专门为了看一种植物而远行,这几年我好象也越发有这样的趋势了,可是在花友群里一晒,发现同好之人不在少数。
辽吉侧金盏花图片来自刘华杰老师新浪博客
这几年看了刘华杰老师的不少书,《天涯芳草》、《博物人生》、《博物自在》、《博物学文化与编史》、《檀岛花事:夏威夷植物日记》、《燕园草木补》、《崇礼野花》等等,对于刘华杰老师所倡导的这种博物生存理念,也深受影响。也越发体会到:有博物之心,则“万物皆有欢喜处。”现在,有专门的一本书,来介绍刘华杰老师的这些理念,是一件特别让人高兴的事情。
翻书翻到一半的时候,我真是惊呆了,书里居然有这么大的篇幅在说我的书。我成了刘华杰老师所说的“人人都可以博物”的一个例子。看来,虚杰老师送我书的时候没有作声,是想给我一个大惊喜呀!
《璜山那些花儿》成书以后,我就在想着或者有一天可以送一本给刘华杰老师,因为我在书的自序中有一句话:世界观变了,反而愿意去享受无用且美丽的事情。这也是我早期观花时的体验。后来得知颖儿老师与刘华杰老师多有交往,就委托颖儿老师转送。
记得那天,为了在书上写几句话,真是费了不少脑筋。感觉要给刘老师写的话很多,可是一时又不知道写什么,而且书上可以留言的位置又不够。后来就在上面写了“作品最初的灵感来源于您的《檀岛花事》,而我对植物学的研究理念来源于您的一段话。现在我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并收获了许多……”,还特意用了一个省略号。
我记得在看《檀岛花事》的时候,里面记载了史穆兹为著名植物学家哈金森《一名植物学家在南非》作的序言,有一段话:在后来极繁忙的岁月中,我通过植物学旅行来放松自己、消磨假日,远离那些最激烈、最郁闷的人事压力。对于浮躁的心灵,没有什么比在大草原上游荡、徒步旅行,更令人心境平和地感受动植物的野性生命了,这真正会使人完全摆脱令人烦恼的人生
重压。 《檀岛花事》中P569
当时在乡镇工作,每天要面对的人员和工作都非常繁琐,工作也非常繁忙,在那样的情况下,我居然还有闲心看花,现在回想起来,我都不知道那些日子是怎么过来的。但就是这样过来了,或许正是因为下村下乡有花可看吧。
我原来只是自己看个花,识个草,没事拍拍照片,写个小文抒发一下情绪,后来,就想着要知道那些花儿的名字,而知道了名字,也确实让我知道了很多事情,知道了越来越多的大自然的秘密,花儿是如何开花,如何结果,昆虫是如何传粉,有些花儿为什么要长成这样,有些花儿为什么要长成那样,越往里探究,也就会越来越发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然后,又因为看花识草,结识了很多一起看花识草的朋友,然后再和这些朋友们一起出门看花识草,进而大家在一起增长见识,感悟人生,抒发情怀,是不是本书题目“看花是种世界观”的体现呢?
看完这本书的时候,刚好看到半夏老师在朋友圈里晒:说书将加印三千册,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看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这样的世界观,走在观花识草的道路上,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收获丰富多彩的人生。
图片来自刘华杰老师新浪博客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看花与哲学有什么关系?听听博物君刘华杰怎么说 | 荐展No.80
世界是花园,一起来看花
朱自清散文:看花
「诗词鉴赏」春门俱是看花人,十二首看花的诗词,看尽春花烂漫
广州从化宝趣玫瑰世界掠影,带你去看花
女人看花的心情说说
花城看花 别样红
赏析 朱自清《看花》
蔚然花海看花最佳时间
临澧县看花村传说
网址: 看花是种世界观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05401.html
上一篇: 宋画与中国博物学传统.doc |
下一篇: 蓝铃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