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从一件辽代定窑白釉花口盘谈定瓷鉴赏

从一件辽代定窑白釉花口盘谈定瓷鉴赏

  这是一件辽代定窑白釉花口折腰盘(图1),高4.6厘米,口径15.8厘米,底足6厘米;五花口,圈足,白胎,釉色泛浅米黄。

  这件器物系仰烧烧成,其工艺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釉色泛黄,釉层稍厚。盘外壁釉色或深或浅对比明显,色泽过渡自然;二是盘外壁有3道明显的从上至下的垂泪痕。痕迹自然流淌,并向周边随意扩散,不做作;三是盘内壁(图2)口沿处可见细细的手工拉坯痕,靠近盘内部肉眼看不见旋坯痕迹,可能是由于釉层稍厚的原因。盘外壁手工拉坯的旋纹非常明显,纹理较深;四是底足(图3)足墙外壁上有5处指印痕,底足根部周围有4处明显的指甲痕;五是足底粘沙和粘细碎胎泥等较多,颗粒较粗;六是底足内有漏釉,漏釉面约占整个足底面积的四分之三;七是以底足中心为圆心的手工拉坯旋纹纹理较深,底足中心可见一很小的鸡心点;八是盘子边沿五个花口处,内外部均可见明显的手工制作时留下的修胎痕迹,花口制作十分干净利索;九是器型优美,花口曲线呈波浪形,技术娴熟、流畅;十是虽为白胎,但瓷胎略显厚重一些;十一是口沿处、盘内壁有几处修胎时留下的很小很小的瓷胎胎泥凸起点;十二是盘口口沿刀削锐利,用手轻抚似有划手感。

  有专家鉴定后认为,这件定瓷虽说是白胎产品,但是造型、制作都比较粗犷,有着典型的少数民族器物风格。

  为什么说这是一件辽代的器物呢?据《辽史》记载,从太祖至世宗这一期间,辽对定州曾进行多次掠夺,而定州所属的曲阳县境,是定窑窑址所在地,所以辽代制瓷工匠很多来自于定州的定窑,故而定窑的烧造工艺就渗透、体现在辽瓷上,因此,辽白瓷与定瓷就有了诸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多独具民族特色的地方。这件器物从工艺特征、器型风格上看,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的一件辽代白釉花口折腰盘风格非常相似,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所藏的这件白釉花口折腰盘于1972年出土于武清县大良塔基,其高4.1厘米,口径17.2厘米,花口外撇,折腰,平底,圈足,白胎,通体施白釉,这件器物也被选入了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的《珍瓷赏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瓷选介)一书。

  现在定瓷“仿制”水平不可谓不高,但是,据定瓷产地曲阳县某业内权威一线人士说,实际上现在仿制的定瓷其釉料都没有真正研究出来,没有调制到与宋代定瓷釉料一致,或者说基本一致。笔者多年观察石家庄古玩市场、地摊市场专门销售新仿定瓷的商家产品,尽管其仿制水平一再翻新,但这些新仿定瓷也与老定瓷在釉色、神韵、工艺痕迹等多方面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也就是说对有经验的人来说一看就是新仿品。但是,这些新仿定瓷却被来自全国各地的摆古玩地摊的商家、开古玩店的商家“刻意”买走,被当做“老定瓷”出售牟利。

  现在真正的老定瓷确实是难以寻觅踪迹,玩定瓷的藏家最好自己手里有到代的定瓷样本,做到天天上手,日日琢磨,才能深切体会与把握“老定瓷”的精髓。

  (原载《收藏快报》2017年8月9日)

  作者:江志君(教授级正高级经济师,兼任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会员)

相关知识

元代宫廷御用​“枢密院”高端定制-枢府瓷
每周鉴赏:宋磁州窑白釉黑花虎纹花卉纹罐
临时陈列展丨陶韵瓷魂——中国陶瓷文化巡礼展
去科技馆看历代青花瓷,“一带一路”科技文化展开幕
即将开槌!这次秋季拍卖会保利能否再次创造历史?
白釉人首摩羯形提梁注壶 高19.5厘米,宽16厘米,足径7.5厘米 辽代(公元907年~1125年) 内蒙古巴林左旗乌兰套海苏木辽代遗址出土 内蒙古博物院藏 该物品应为文房用具,具有辽代独有的摩羯造型。通体白袖,前端为少女形象头戴发髻,颈臂间有彩带、花朵贴饰,人首、鱼身、鸟翼、手捧螭首短注,构思绝妙造型奇特。 —————— 摩羯是什么动物? 摩羯是星座神话中的一种生物,上身是山羊,下身却是鱼尾,长着一对羊角,前腿是山羊腿,还长着...
六大花器之形
这场青花瓷特展,展示它在中西贸易与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
鉴别成化瓷器不得不掌握的几点
四馆合办《水墨之韵

网址: 从一件辽代定窑白釉花口盘谈定瓷鉴赏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071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文本细读与体悟传统——以唐寅《桃
下一篇: 兰花鉴赏名词小析。1⃣️配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