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2021年秋冬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意见

2021年秋冬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意见

  2021年9月16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指导专家组根据全国种植作物,组织编制了《2021年秋冬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意见》,并发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网站。我站结合我省实际,摘选了福建省现有种植的柑橘、桃、香蕉、设施草莓、露地甘蓝、萝卜、大白菜、莴苣、设施番茄、设施黄瓜、茶树、南方秋冬季马铃薯等等作物的施肥技术,具体如下:

    一、果树

  (一)柑橘

  1.施肥原则

  柑橘生产中存在忽视有机肥施用和土壤改良培肥现象,瘠薄果园面积大,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弱。农户用肥量差异较大,肥料用量、配比、施肥时期和方法等不合理。赣南-湘南-桂北柑橘带、浙-闽-粤柑橘带土壤酸化严重,中微量元素钙、镁、硼普遍缺乏。长江上中游柑橘带部分土壤偏碱性,锌、铁、硼、镁缺乏时有发生。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增施有机肥料,坚持有机无机配合施用; 

  (2)加强果园土壤管理,提倡柑橘园行间种植绿肥,实施果园生草覆盖。土壤酸化严重的果园,适量施用碱性肥料或调理剂进行土壤改良; 

  (3)根据产量水平和土壤肥力状况,优化氮磷钾肥用量、配比和施肥时期,适当调减化肥用量,“因缺补缺”补充中微量元素,酸性土壤注意补充镁、钙、硼、锌; 

  (4)施肥方式改全园撒施为集中穴施或沟施,有机肥深施; 

  (5)肥水管理与绿色优质栽培技术结合,提倡水肥一体化。 

  2.施肥建议

  (1)施用腐熟农家肥2—4方/亩或商品有机肥(含生物有机肥)300—500公斤/亩作基肥,最好于秋季采用开沟或挖穴方法深施,树势弱或肥力低的果园可增加施用量; 

  (2)亩产1500公斤以下的果园,氮肥(N)8—13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7—11公斤/亩。亩产1500—3000公斤的果园,氮肥(N)13—18公斤/亩,磷肥(P2O5)5—7公斤/亩,钾肥(K2O)11—15公斤/亩;亩产3000公斤以上的果园,氮肥(N)18—23公斤/亩,磷肥(P2O5)7—9公斤/亩,钾肥(K2O)15—19公斤/亩; 

  (3)化肥分3—4次施用:第一次是秋季基肥,9—11月(晚熟品种最好在9月施用,其他品种在采果前后施用)20%—30%的氮肥、40%—50%的磷肥、20%—30%的钾肥配合施用;第二次是春季施肥,于2—3月萌芽前施用30%—40%的氮肥、30%—40%的磷肥、20%—30%的钾肥,5月根据挂果情况酌情施用稳果肥;第三次是夏季施肥,6—8月果实膨大期施用30%—40%的氮肥、20%—30%的磷肥、40%—50%的钾肥; 

  (4)针对性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缺钙、镁的柑橘园,秋季选用钙镁磷肥25—50公斤/亩与有机肥混匀后施用;钙和镁严重缺乏的南方酸性土果园在5—7月再施用硝酸钙20公斤/亩、硫酸镁10公斤/亩左右。缺锌、硼的柑橘园,在春季萌芽前每亩施用硫酸锌1—1.5公斤、硼砂0.5—1.0公斤。 

 (二)桃

  1.施肥原则

  针对桃园有机肥用量少,施肥量差异较大,肥料用量、氮磷钾配比、施肥时期和方法不合理,施肥灌溉不协调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提倡有机无机配合施用。依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和产量水平,合理调控氮磷钾肥施用数量,早熟品种施肥量一般比晚熟品种少15%—30%。注意钙、铁、镁、硼、锌和铜等中微量元素的配合施用; 

  (2)合理分配肥料,桃果采摘后一个月左右进行秋季基肥施用,桃果膨大期前后进行追肥。采摘前3周不宜追施氮肥和大量灌水,以免影响品质; 

  (3)肥料施用与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相结合,夏季排水不畅的平原地区桃园需做好起垄、覆膜、生草等工作,干旱地区提倡采用地膜覆盖、穴贮肥水技术。 

  2.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3000公斤/亩以上,施用有机肥2—3方/亩,氮肥(N)18—20公斤/亩,磷肥(P2O5)8—10公斤/亩,钾肥(K2O)20—22公斤/亩。产量水平2000—3000公斤/亩,有机肥1—2方/亩,氮肥(N)15—18公斤/亩,磷肥(P2O5)7—9公斤/亩,钾肥(K2O)18—20公斤/亩。产量水平1500—2000公斤/亩,有机肥1—2方/亩,氮肥(N)12—15公斤/亩,磷肥(P2O5)5—8公斤/亩,钾肥(K2O)15—18公斤/亩; 

  (2)有机肥用量较多时,当年秋季基施的氮钾肥可酌情减少1—2公斤/亩,果实膨大期的氮钾肥追施量可酌情减少2—3公斤/亩; 

  (3)前一年落叶早或产量高的果园,应加强根外追肥,萌芽前可喷施2—3次1%—3%的尿素溶液,萌芽后至7月中旬之前,定期喷施2次尿素和1次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二氢钾溶液浓度为0.3%—0.5%。采用“因缺补缺”、矫正施用的策略补充中微量元素,出现缺素症时通过叶面喷施进行矫正; 

  (4)全部有机肥、30%—40%氮肥、40%—50%的磷肥、20%—30%的钾肥作基肥,于桃采摘后秋季采用开沟方法施用。其余氮磷钾肥分别在春季桃树萌芽期、硬核期和果实膨大期分次追施(早熟品种1—2次、中晚熟品种2—4次)。春季冻害严重、减产较多的桃园,要适当增加秋冬肥用量。 

  (三)香蕉

  1.施肥原则

  针对香蕉生产中忽视有机肥施用和土壤培肥,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施肥总量不足及过量现象并存,重施钾肥但时间偏迟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合理施用有机肥料,氮磷钾配合施用,根据生长时期合理分配肥料,花芽分化期后加大肥料用量,注重钾肥施用,增加钙镁肥,补充缺乏的微量元素; 

  (2)施肥配合灌溉,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3)整地时增施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补充土壤钙营养,杀灭有害菌。 

  2.施肥建议

  (1)亩产5000公斤以上的蕉园,腐熟畜禽粪用量不超过1000公斤/亩,氮肥(N)45—50公斤/亩,磷肥(P2O5)15—20公斤/亩,钾肥(K2O)70—80公斤/亩; 

  (2)亩产3000—5000公斤的蕉园,腐熟畜禽粪用量不超过1000公斤/亩,氮肥(N)30—45公斤/亩,磷肥(P2O5)8—12公斤/亩,钾肥(K2O)50—60公斤/亩; 

  (3)亩产3000公斤以下的蕉园,腐熟畜禽粪用量不超过1000公斤/亩,氮肥(N)18—25公斤/亩,磷肥(P2O5)6—8公斤/亩,钾肥(K2O)30—45公斤/亩; 

  (4)根据土壤酸度,定植前施用石灰40—80公斤/亩、硫酸镁25—30公斤/亩,与有机肥混匀后施用;缺硼、锌的蕉园,施用硼砂0.3—0.5公斤/亩、七水硫酸锌0.8—1.0公斤/亩; 

  (5)香蕉苗定植成活后至花芽分化前,施入约占总量20%氮肥、50%磷肥和20%钾肥;在花芽分化期前至抽蕾前施入约45%氮肥、30%磷肥和50%钾肥;在抽蕾后施入约35%氮肥、20%磷肥和30%钾肥。前期可施水溶肥或撒施固体肥,从花芽分化期开始宜沟施或穴施,共施肥7—10次。 

  (四)设施草莓

  1.施肥原则

  针对草莓生长期短、需肥量大、耐盐能力较低和病虫害较严重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重视有机肥料施用,施用完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减少土壤病虫害; 

  (2)根据不同生育期养分需求,合理搭配氮磷钾肥,视草莓品种、长势等因素调整施肥计划; 

  (3)采用适宜施肥方法,有针对性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 

  (4)施肥与其他管理措施相结合,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则。 

  2.施肥建议

  (1)亩产2000公斤以上,氮肥(N)18—20公斤/亩,磷肥(P2O5)10—12公斤/亩,钾肥(K2O)15—20公斤/亩;亩产1500—2000公斤,氮肥(N)15—18公斤/亩,磷肥(P2O5)8—10公斤/亩,钾肥(K2O)12—15公斤/亩;亩产1500公斤以下,氮肥(N)13—16公斤/亩,磷肥(P2O5)5—8公斤/亩,钾肥(K2O)10—12公斤/亩; 

  (2)常规施肥模式下,化肥分3—4次施用。底肥占总施肥量的20%,追肥分别在苗期、初花期和采果期施用,施肥比例分别占总施肥量的20%、30%和30%。土壤缺锌、硼和钙时,相应施用硫酸锌0.5—1公斤/亩、硼砂0.5—1公斤/亩、叶面喷施0.3%的氯化钙2—3次; 

  (3)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时,在基施优质腐熟有机肥3—5方/亩的基础上,现蕾期第一次追肥,每10天随水追施水溶肥(N:P2O5:K2O=1:5:1)2—3公斤/亩;开花后第二次追肥,,每10天随水追施水溶肥(N:P2O5:K2O=1:5:1)2—3公斤/亩;果实膨大期第三次追肥,每10天随水追施水溶肥(N:P2O5:K2O=2:1:6)2—3公斤/亩。每次施肥前先灌清水20分钟,再进行施肥,施肥结束后再灌清水30分钟冲洗管道。 

  二、蔬菜

  (一)露地甘蓝

  1.施肥原则

  针对露地甘蓝生产中有机肥施用量差异较大,氮肥用量高、钾肥和中微量元素施用不足,施用时期和施肥方式不合理,过量灌溉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合理施用有机肥,适当减少化肥用量,控氮、稳磷、增钾,有机无机配合; 

  (2)基肥和追肥相结合,追肥以氮为主,氮磷钾合理搭配; 

  (3)注意在莲座期至结球后期适当喷施钙、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防止“干烧心”等生理性病害发生; 

  (4)土壤酸化严重时适量施用石灰调理土壤; 

  (5)施肥与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节水灌溉特别是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2.施肥建议

  (1)基肥施用猪粪、鸡粪、牛粪等经过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2—3方/亩或商品有机肥(含生物有机肥)200—300 公斤/亩; 

  (2)产量水平5500公斤/亩以上,氮肥(N)12—14公斤/亩,磷肥(P2O5)5—8公斤/亩,钾肥(K2O)12—14公斤/亩; 

  (3)产量水平4500—5500公斤/亩,氮肥(N)10—12公斤/亩,磷肥(P2O5)4—5公斤/亩,钾肥(K2O)10—12公斤/亩; 

  (4)产量水平低于4500公斤/亩,氮肥(N)8—10公斤/亩,磷肥(P2O5)3—4公斤/亩,钾肥(K2O)8—10公斤/亩; 

  (5)氮钾肥30%—40%基施,60%—70%在莲座期和结球初期分两次追施,磷肥全部作基肥条施或穴施,在结球初期增施钾肥。对往年“干烧心”发生较严重的地块,注意控氮补钙,可于莲座期至结球后期叶面喷施0.3%—0.5%的氯化钙溶液或硝酸钙溶液2—3次;南方地区菜园土壤pH<5时,宜在整地前施用生石灰100—150公斤/亩;土壤pH<4.5时,施用生石灰150—200公斤/亩。缺硼的地块基施硼砂0.5—1公斤/亩,或叶面喷施0.2%—0.3%的硼砂溶液2—3次。可结合喷药喷施2—3次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提高甘蓝的净菜率和商品率。 

  (二)萝卜

  1.施肥原则

  针对萝卜生产中存在的重氮磷、轻钾肥,比例失调、施肥时期不合理,有机肥、微量元素施用不足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合理施用有机肥料,提倡施用腐熟的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忌用没有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重视有机无机配合施用; 

  (2)依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优化氮磷钾肥用量,适度降低氮磷肥用量,增施钾肥; 

  (3)北方石灰性土壤有效锰、锌、硼、钼等微量元素含量较低,应注意补充;南方蔬菜地酸化严重时应适量施用石灰。 

  2.施肥建议

  (1)有机肥:产量水平1000—1500公斤/亩的小型萝卜(如四季萝卜)可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0.5—1方/亩;产量水平4500—5000公斤/亩的高产品种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2—3方/亩或商品有机肥300—400公斤/亩; 

  (2)化肥:产量水平4000公斤/亩以上,氮肥(N)10—12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10—13公斤/亩。产量水平2500—4000公斤/亩,氮肥(N)6—10公斤/亩,磷肥(P2O5)3—5公斤/亩,钾肥(K2O)8—10公斤/亩。产量水平1000—2500公斤/亩,氮肥(N)4—6公斤/亩,磷肥(P2O5)2—4公斤/亩,钾肥(K2O)5—8公斤/亩; 

  (3)有机肥、全部磷肥、30%—40%的氮钾肥作基肥施用,60%—70%的氮肥于莲座期和肉质根生长前期分两次追施,60%—70%的钾肥在肉质根生长前期和膨大期追施; 

  (4)缺乏微量元素硼的地块,可于播种前基施硼砂1公斤/亩,或于萝卜生长中后期用0.1%—0.5%的硼砂或硼酸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每隔5—6天喷一次,连喷2—3次。 

  (三)大白菜

  1.施肥原则

  针对大白菜生产中有机肥施用量不足,偏施氮肥、单次施肥量过大,盲目施用高磷复合肥,蔬菜地土壤酸化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合理施用有机肥料,提倡施用腐熟的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忌用没有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有机无机配合施用; 

  (2)依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优化氮磷钾肥用量; 

  (3)以基肥为主,基肥追肥相结合。追肥以氮钾肥为主,适当补充微量元素。莲座期之后加强追肥管理,包心前期需要增加一次追肥,采收前两周不宜追氮肥; 

  (4)北方石灰性土壤有效硼含量较低,南方酸度大的土壤有效钼含量较低,应注意微量元素的补充; 

  (5)土壤酸化严重时应适量施用石灰。 

  2.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8000—10000公斤/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3—4方/亩或商品有机肥300—400kg/亩;氮肥(N)20—25公斤/亩,磷肥(P2O5)7—9公斤/亩,钾肥(K2O)25—30公斤/亩; 

  (2)产量水平6000—8000公斤/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3—4方/亩或商品有机肥300—400kg/亩;氮肥(N)15—20公斤/亩,磷肥(P2O5)5—7公斤/亩,钾肥(K2O)20—25公斤/亩; 

  (3)产量水平4500—6000公斤/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2—3方/亩或商品有机肥200—300kg/亩;氮肥(N)10—13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13—15公斤/亩; 

  (4)产量水平3500—4500公斤/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2—3方/亩或商品有机肥200—300kg/亩;氮肥(N)8—10公斤/亩,磷肥(P2O5)3—4公斤/亩,钾肥(K2O)10—13公斤/亩; 

  (5)基肥重视有机无机配合施用,全部有机肥和磷肥以条施或穴施方式作基肥,氮肥30%作基肥,70%分别于莲座期和结球前期结合灌溉分两次作追肥施用;注意在包心前期追施钾肥,占总施钾量的50%左右; 

  (6)微量元素硼缺乏的地块,可于播种前基施硼砂1公斤/亩,或于生长中后期用0.1%—0.5%的硼砂或硼酸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每隔5—6天喷一次,连喷2—3次;大白菜为喜钙作物,除了基施含钙肥料(如过磷酸钙)以外,还可叶面喷施0.3%—0.5%的氯化钙或硝酸钙溶液。南方菜地土壤pH<5时,每亩施用生石灰100—150公斤,可调节土壤和补充钙素。 

  (四)莴苣

  1.施肥原则

  针对莴苣生产中有机肥施用量少,偏施氮肥、磷钾肥施用量不足,施肥时期和方式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增施有机肥料,有机无机配合施用,控制氮肥,增施钾肥; 

  (2)基肥、追肥结合,追肥以氮为主,合理配施磷钾肥; 

  (3)酸化严重的菜园适量施用石灰; 

  (4)施肥与优质栽培技术结合,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肥水利用效率。 

  2.施肥建议

  (1)基肥施用经过充分腐熟的猪粪、鸡粪、牛粪等优质农家肥2—3方/亩或商品有机肥(含生物有机肥)200—300 公斤/亩; 

  (2)产量水平3500公斤/亩以上,氮肥(N)10—12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10—14公斤/亩; 

  (3)产量水平2500—3500公斤/亩,氮肥(N)6—10公斤/亩,磷肥(P2O5)3—4公斤/亩,钾肥(K2O)8—10公斤/亩; 

  (4)产量水平1500—2500公斤/亩,氮肥(N)5—6公斤/亩,磷肥(P2O5)2—3公斤/亩,钾肥(K2O)6—8公斤/亩; 

  (5)氮肥全部作追肥,按照20%、30%和50%的比例分别在移栽返青期、莲座期和快速生长初期3次追施。磷肥全部作基肥条施或穴施。钾肥40%—50%基施,其余在莲座期和快速生长初期分两次追施。南方菜园土壤pH<5时,施用生石灰100—150公斤/亩。 

  (五)设施番茄

  1.施肥原则

  华北等北方地区多为日光温室,华中、西南地区多为中小拱棚种植。针对生产中存在化肥用量偏高,养分投入比例不合理,土壤养分积累明显,过量灌溉、土壤酸化现象普遍,土壤质量退化及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供应障碍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合理施用有机肥料,调整氮磷钾化肥用量,非石灰性土壤及酸性土壤需补充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 

  (2)根据作物产量、茬口及土壤肥力合理分配化肥,大部分磷肥基施,氮钾肥追施;生长前期不宜频繁追肥,重视花后和中后期追肥; 

  (3)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则; 

  (4)土壤退化的老棚需进行秸秆还田或施用高碳氮比的有机肥,少施禽粪肥,增加轮作次数,减轻土壤盐渍化和连作障碍; 

  (5)土壤酸化严重时应适量施用石灰调理土壤。 

  2.施肥建议

  (1)肥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3—4方/亩,或者优质商品有机肥300—400 公斤/亩; 

  (2)产量水平8000—10000公斤/亩,氮肥(N)20—25公斤/亩,磷肥(P2O5)8—12公斤/亩,钾肥(K2O)25—30公斤/亩; 

  (3)产量水平6000—8000公斤/亩,氮肥(N)18—22公斤/亩,磷肥(P2O5)6—8公斤/亩,钾肥(K2O)18—22公斤/亩; 

  (4)产量水平4000—6000公斤/亩,氮肥(N)15—18公斤/亩,磷肥(P2O5)5—7公斤/亩,钾肥(K2O)18—21公斤/亩。 

  基肥重视有机无机配施,70%以上的磷肥作基肥条(穴)施,其余随复合肥追施,20%—30%氮钾肥基施,70%—80%在花后至果穗膨大期间分4—8次随水追施,每次追施氮肥(N)不超过5公斤/亩。如采用滴灌施肥技术,在开花坐果期、结果期和盛果期每间隔7—10天追肥一次,每次施氮(N)量可降至3—5公斤/亩。 

  菜田土壤pH<6时易出现钙、镁、硼缺乏,可基施石灰(钙肥)50—75公斤/亩、无水硫酸镁(镁肥)4—6公斤/亩,根外补施2—3次0.1%硼肥。 

  (六)设施黄瓜

  1.施肥原则

  设施黄瓜的种植季节分为秋冬茬、越冬长茬和冬春茬, 

  针对其生产中存在的过量灌溉和施肥,施肥比例不合理,施用的有机肥多以畜禽粪为主导致养分比例失调和土壤生物活性降低,以及连作障碍等导致土壤质量退化严重,养分吸收效率下降,蔬菜品质下降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合理施用有机肥,提倡施用优质有机堆肥(推荐用植物源有机堆肥),老菜棚注意多施高碳氮比外源秸秆或有机肥,少施禽粪肥; 

  (2)根据作物产量、茬口及土壤肥力条件,综合考虑有机肥施用量、土壤养分供应,适当调整氮磷钾化肥用量; 

  (3)推荐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则; 

  (4)氮肥和钾肥主要作追肥,少量多次施用,避免追施磷含量高的复合肥,苗期不宜频繁追肥,重视结瓜期追肥; 

  (5)土壤酸化严重时应适量施用石灰等酸性土壤调理剂。 

  2.施肥建议

  (1)基肥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3—4方/亩,或者优质商品有机肥(含生物有机肥)300—500公斤/亩; 

  (2)产量水平14000—16000公斤/亩,氮肥(N)35—40公斤/亩,磷肥(P2O5)13—15公斤/亩,钾肥(K2O)40—45公斤/亩; 

  (3)产量水平11000—14000公斤/亩,氮肥(N)30—35公斤/亩,磷肥(P2O5)11—13公斤/亩,钾肥(K2O)35—40公斤/亩; 

  (4)产量水平7000—11000公斤/亩,氮肥(N)25—30公斤/亩,磷肥(P2O5)9—11公斤/亩,钾肥(K2O)30—35公斤/亩; 

  (5)产量水平4000—7000公斤/亩,氮肥(N)20—25公斤/亩,磷肥(P2O5)7—9公斤/亩,钾肥(K2O)25—30公斤/亩; 

  (6)全部有机肥作基肥施用,60%以上的磷肥、20%—30%氮钾肥作基肥施用,施肥方式为条(穴)施,其余氮钾肥在初花期和结瓜期按养分需求分6—8次追施,其余的磷肥随氮钾肥追施,每次追施氮肥用量不超过5公斤/亩;秋冬茬和冬春茬的氮钾肥在初花期和结瓜期分6—7次追肥,越冬长茬的氮钾肥在初花期和结瓜期分8—11次追肥。如果采用滴灌施肥技术,可减少20%左右的化肥施用量,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灌溉施肥次数在15次左右。 

  三、茶树

  1.施肥原则

  针对茶园有机肥料投入量不足,土壤贫瘠及保水保肥能力差,部分茶园肥料用量偏高、氮磷钾肥配比不合理,中微量元素镁、硫、硼等缺乏时有发生,华南及其他茶区部分茶园过量施氮肥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配合施用,适量深施(15厘米以下); 

  (2)依据土壤肥力条件、茶叶种类和产量水平,确定氮肥用量,加强磷、钾、镁肥的配合施用,注意硫、硼等养分的补充,保持适宜的养分配比; 

  (3)出现严重土壤酸化的茶园(土壤pH<4)可通过施用石灰等措施进行逐步改良; 

  (4)科学施肥与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相结合。 

  2.施肥建议

  (1)大宗绿茶和黑茶生产茶园,氮肥(N)16—25公斤/亩,干茶产量超过200公斤/亩时氮肥22—30公斤/亩;名优绿茶和红茶13—20公斤/亩;乌龙茶生产茶园氮肥13—20公斤/亩,干茶产量超过200公斤/亩时氮肥18—26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4—8公斤/亩。上述施肥量中包括有机肥料中的养分; 

  (2)缺镁、锌、硼的茶园,土壤施用镁肥(MgO)2—3公斤/亩、硫酸锌0.7—1公斤/亩、硼砂1公斤/亩; 

  (3)缺硫茶园,选择含硫肥料如硫酸铵、硫酸钾、硫酸镁、过磷酸钙或硫酸钾型复合肥等。 

  原则上有机肥、磷、钾和镁等以秋冬季基肥为主,氮肥分次施用。其中,基肥施入全部的有机肥、磷、钾、镁、微量元素肥料和占全年用量30%—40%的氮肥,施肥适宜时期在茶季结束后的9月底到10月底之间,基肥结合深耕施用,深度15—20厘米。追肥一般以氮肥为主,追肥时期依据茶树生长和采茶状况来确定,催芽肥在采春茶前30—40天施入,占全年用量的30%—40%左右;夏茶追肥在春茶结束夏茶开始生长之前进行,一般在5月中下旬—6月上旬,用量为全年的20%左右;秋茶追肥在夏茶结束之后进行,一般在7月中下旬—8月初施用,用量为全年的20%左右。 

  对于只采春茶、不采夏秋茶园,可按上述施肥用量的下限确定;同时适当调整全年肥料运筹,在春茶结束、深(重)修剪之前追施全年用量20%的氮肥,当年7月下旬再追施一次氮肥,用量为全年的20%左右。 

  (4)推荐18—8—12—2(N—P2O5—K2O—MgO)或相近配方专用肥,与有机肥和速效氮肥配合施用。 

  每年基肥施用时期施用专用配方肥,推荐用量30—50公斤/亩,配施饼肥75—100公斤/亩或商品有机肥200公斤/亩;根据不同生产茶类和采摘量以追肥补充适量的速效氮肥。其中只采春茶名优绿茶、只采春茶的乌龙茶茶园每亩补充氮肥(N)6—8公斤/亩,全年采摘的绿茶茶园每亩补充氮肥(N)10—16公斤/亩;全年采摘的乌龙茶茶园每亩补充氮肥(N)8—10公斤/亩;红茶茶园每亩补充氮肥(N)6—8公斤/亩。 

  六、南方秋冬季马铃薯

  1.施肥原则

  针对南方秋冬季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有机肥和钾肥施用不足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依据测土结果和目标产量,确定氮磷钾肥合理用量;依据土壤肥力条件优化氮磷钾化肥用量; 

  (2)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施和秸秆覆盖;忌用没有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 

  (3)适当增施钾肥; 

  (4)基肥、追肥结合,追肥以氮钾肥为主; 

  (5)肥料施用应与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相结合。 

  2.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3000公斤/亩以上,氮肥(N)11—13公斤/亩,磷肥(P2O5)9—11公斤/亩,钾肥(K2O)12—15公斤/亩; 

  (2)产量水平2000—3000公斤/亩,氮肥(N)9—11公斤/亩,磷肥(P2O5)7—9公斤/亩,钾肥(K2O)10—12公斤/亩; 

  (3)产量水平1500—2000公斤/亩,氮肥(N)7—9公斤/亩,磷肥(P2O5)5—7公斤/亩,钾肥(K2O)7—10公斤/亩; 

  (4)产量水平1500公斤/亩以下,氮肥(N)6—7公斤/亩,磷肥(P2O5)3—5公斤/亩,钾肥(K2O)5—7公斤/亩。 

  (5)推荐13—15—17(N—P2O5—K2O)或相近配方作基肥,尿素与硫酸钾(或氮钾复合肥)作追肥;也可选择15—5—20或相近配方做追肥。施用配方肥(基肥)用量40—50公斤/亩。 

  (6)每亩施用2—3方腐熟农家肥作基肥,或每亩施用有机肥200—400公斤;若基肥施用有机肥,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15—20%。氮钾肥40%—50%作基肥,50%—60%作追肥,磷肥全部作为基肥,对于土壤质地偏砂的田块,钾肥应分次施用。对于硼或锌缺乏的土壤,可基施硼砂1公斤/亩或硫酸锌1—2公斤/亩。 

相关知识

十堰市2024年秋冬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2018年秋冬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2020年秋冬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2022年平江县伍市镇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2021年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关于印发《2021年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的函
襄阳市2024年春夏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襄阳市2023年春夏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2022年柑橘、茶树秋冬季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邯郸市2020年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网址: 2021年秋冬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意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0817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棉花底肥的施用方法介绍
下一篇: 《2021年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