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实现化肥施用减量增效,现结合我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和春夏季主要农作物需肥特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水稻施肥原则
1、推荐氮肥定额用量。目标产量600~750公斤/亩,亩施氮肥(N)用量不低于11公斤,不高于13公斤。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3~5公斤/亩。
2、提倡增施有机肥。前茬作物秸秆实行粉碎翻压还田,常年秸秆还田的地块,钾肥用量可减少20%~30%。前茬种植绿肥的田块,还田绿肥鲜草量在1500公斤/亩以上,每亩减少氮肥用量3公斤。
3、补充中微量元素。配合施用锌肥和硅肥,尤其冷浸田、早稻田、泥脚浅、易倒伏等田块。缺锌田块,基施硫酸锌1-2公斤/亩。
4、施用方式。氮肥施用提倡少量多次原则,60%的氮肥基施,分蘖肥、穗肥各占20%或者70%的氮肥基施,穗肥占30%;磷肥全部基施;钾肥按照80%基施、穗肥20%追施,或全部基施。推荐有条件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用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结合应用缓控释肥,实现一次性施肥,可减少肥料用量5%~10%。
二、玉米施肥原则
1、推荐氮肥定额用量。目标产量350~450公斤/亩,亩施氮肥(N)用量不低于12公斤,不高于15公斤;目标产量450~550公斤/亩,亩施氮肥(N)用量不低于13公斤,不高于16公斤;目标产量550~650公斤/亩,亩施氮肥(N)用量不低于14公斤,不高于17公斤。
2、磷钾肥用量。磷肥(P2O5)6~8公斤/亩,钾肥(K2O)8~10公斤/亩。
3、补充中微量元素。提倡高山地区及城郊鲜食玉米种植区结合地膜覆盖,重视硫、锌等中微量元素的配合施用,推荐基施七水硫酸锌1~2公斤/亩或其他含量锌肥。酸性土壤视土壤pH状况配合施用60~150公斤/亩生石灰,或者4~8公斤/亩硅肥,于玉米播种前15天施用到田。
4、施用方式。遵循有机肥和无机肥并重;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追肥中以穗肥为主,粒肥为辅。氮肥分次施用,高产田适当增加钾肥的施用比例。推荐种肥同播。
三、花生施肥原则
1、中低产田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和磷肥用量、适当增加钾肥用量,提倡配合施用花生根瘤菌剂。
2、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氮磷钾均衡施用,追肥以氮钾肥为主,提倡水肥一体化追肥。夏花生可适当减少化肥用量,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总施肥量提高20%。
3、补充钙肥和硼、钼、铁肥。在缺钙和微量元素地区,酸性土壤钙肥可以选用钙镁磷肥,中性和碱性土壤选用过磷酸钙,也可以采用水溶性钙肥叶面喷施。钼、硼等微量元素可采取拌种或与根瘤菌剂混合拌种方式,提高接瘤效率。石灰性土壤补施铁肥。
4、氮磷钾养分推荐量:氮肥(N)8-10公斤/亩,磷肥(P2O5)3-5公斤/亩,钾肥(K2O)4-6公斤/亩,硼砂0.5-1公斤/亩。
四、大豆施肥原则和建议
1、施肥原则
(1)施足有机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有机肥资源等确定有机肥用量,一般亩施用充分腐熟的畜禽粪肥1~2方。
(2)根据测土结果。控制氮肥用量、适当减少磷肥施用比例,对于高产大豆,可适当增加钾肥施肥量,并提倡施用根瘤菌剂。
(3)适宜肥料品种。在偏酸性土壤上,建议选择生理碱性肥料或生理中性肥料,磷肥选择钙镁磷肥,钙肥选择石灰。
(4)补充中微量元素。补施镁肥、铁肥、硼肥和钼肥,在缺乏症状较轻地区,钼肥可采取拌种的方式,提倡接种根瘤菌剂。
(5)喷施叶面肥。大豆在结荚期需要大量的营养,为了防止出现脱肥减产的情况,可以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和1%的尿素溶液,加强补磷增氮的效果。
2、施肥建议
(1)依据大豆养分需求,氮磷钾(N-P2O5-K2O)施用比例在高肥力土壤为1:1.2:0.3-0.5;在低肥力土壤可适当增加氮钾用量,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1:0.3-0.7。
(2)目标产量130~150公斤/亩,氮肥(N)2~3公斤/亩、磷肥(P2O5)2~3公斤/亩、钾肥(K2O)1~2公斤/亩。
(3)目标产量150~175公斤/亩,氮肥(N)3~4公斤/亩、磷肥(P2O5)3~4公斤/亩、钾肥(K2O)2~3公斤/亩。
(4)目标产量大于175公斤/亩,氮肥(N)3~4公斤/亩、磷肥(P2O5)4~5公斤/亩、钾肥(K2O)2~3公斤/亩。
五、棉花施肥原则
1、肥料养分推荐用量:氮肥(N)18~20公斤/亩,磷肥(P2O5)5~7公斤/亩,钾肥(K2O)10~12公斤/亩,硼砂0.5~1公斤/亩。建议施用棉花专用复合肥,对于锌缺乏的棉田,注意补施硫酸锌1~2公斤/亩,严重缺硼棉田,配合喷施硼肥(浓度为0.1%-0.2%)。
2、增施有机肥,采用秸秆(麦秆、油菜秆壳、稻草)覆盖还田,保墒、增肥和压制杂草,实行有机无机相结合。
3、对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田,基肥采用穴施肥垫土再栽钵苗,或栽钵苗时不施肥,待钵苗成活后及时追施,追肥采用条施后中耕覆土,或条沟施覆土,或兑水灌施。
六、蔬菜施肥原则
(一)叶菜类
1、合理施用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的施用应遵循控氮、稳磷、增钾的原则。
2、肥料分配上以基、追结合为主;追肥以氮肥为主,氮磷钾合理配合。
3、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特别是节水灌溉技术结合,以充分发挥水肥耦合效应,提高肥料利用率。
4、提倡使用有机肥。一般亩施有机肥500公斤或无害化处理的畜禽粪便2~3方。加大沼液使用力度,稀释3倍后施用到田,两次施用间隔在15天以上,亩沼液年用量不超过3方。
5、产量水平4500~5500公斤/亩,氮肥(N)13~15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8~10公斤/亩;产量水平5500~6500公斤/亩,氮肥(N)15~18公斤/亩,磷肥(P2O5)6~10公斤/亩,钾肥(K2O)12~14公斤/亩;产量水平大于6500公斤/亩,氮肥(N)18~20公斤/亩,磷肥(P2O5)10~12公斤/亩,钾肥(K2O)14~16公斤/亩。氮钾肥30%~40%基施,60%~70%追施,磷肥全部作基肥条施或穴施。
6、对于缺硼的地块,可基施硼砂0.5~1公斤/亩,或叶面喷施0.2%~0.3%的硼砂溶液2~3次。同时可结合喷药喷施2~3次0.5%的磷酸二氢钾,以提高净菜率和商品率。
(二)茄果类
1、因地制宜地增施优质有机肥,推荐施用微生物有机肥、果菜专用复合肥、高钾复合肥、水溶肥等。优质农家肥2~3方/亩作基肥一次施用,结合施用果菜专用复合肥。
2、开花期控制施肥,从始花到分枝坐果时,除植株严重缺肥可略施速效肥外,都应控制施肥,以防止落花、落叶、落果。幼果期和采收期要及时施用速效肥,以促进幼果迅速膨大。移栽后到开花期前,促控结合,以薄肥勤浇。
3、产量水平2000公斤/亩以下:施氮肥(N)6~8公斤/亩,磷肥(P2O5)2~3公斤/亩,钾肥(K2O)9~12公斤/亩;产量水平2000~4000公斤/亩:施氮肥(N)8~16公斤/亩,磷肥(P2O5)3~4公斤/亩,钾肥(K2O)10~18公斤/亩;产量水平4000公斤/亩以上:施氮肥(N)16~20公斤/亩,磷肥(P2O5)4~5公斤/亩,钾肥(K2O)18~24公斤/亩。
4、一般情况下氮肥总量的20%~30%作基肥,70%~80%作追肥,对于气温高、湿度大情况应减少氮肥基施量,甚至不施;磷肥可60%作基肥,留40%追肥;钾肥总量的30%~40%作基肥,60%~70%作追肥。
七、马铃薯施肥原则
1、依据测土结果和目标产量,确定氮磷钾肥合理用量;依据土壤肥力条件优化氮磷钾化肥用量,马铃薯属喜钾作物,应注重增施钾肥。忌用含氯肥料。
2、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施用;忌用没有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
3、依据土壤钾素状况,适当增施钾肥。
4、肥料分配上以基、追结合为主,追肥以氮钾肥为主。
5、依据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含量状况,在马铃薯旺盛生长期叶面适量喷施中微量元素肥料。
6、肥料施用应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尤其需要注意病害防治。
八、茶园施肥建议
针对茶园有机肥料投入量不足,土壤贫瘠及保水保肥能力差,部分茶园土壤磷含量偏高、氮磷钾肥比例不协调,中微量元素镁、硫、硼等缺乏时有发生,部分茶园施肥不合理导致土壤板结、pH值升高,提出以下施肥建议:
1、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配合施用。适时施肥、适量施肥、适当深施(15厘米或以下),依据土壤肥力条件和产量水平平衡施肥。成齡采摘茶园以氮肥为主,控制磷肥施用量,适当施用钾肥,氮磷钾的施用比例以2∶1∶1至4∶1∶1为宜,注意钙、镁、硫、铜、锌等养分的补充。忌施含氯肥料。
2、调优酸碱度。土壤pH值在6.5以上的茶园,可以施用硫磺、硫酸亚铁、硫酸钾等对土壤进行改良。重施基肥,分期追肥,与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相结合。有条件地区可采用水肥一体化、机械深施等方式施用有机肥。
3、施肥量。
(1)一般生产茶园,氮肥(N)15-30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4-8公斤/亩。上述施肥量中包括有机肥料中的养分。
(2)缺镁、锌、硼茶园,土壤施用镁肥2-3公斤/亩、硫酸锌0.7-1公斤/亩、硼砂1公斤/亩。缺硫茶园,选择含硫肥料如硫酸铵、硫酸钾、过磷酸钙等。
4、施肥方法。原则上有机肥、磷、钾和镁等以秋冬季基肥为主,氮肥分次施用。其中,基肥施入全部的有机肥、磷、钾、镁、微量元素肥料和占全年用量30%-40%的氮肥,施肥适宜时期在茶季结束后的9月底到10月底之间,基肥结合深耕施用,施用深度在20厘米左右。追肥一般以氮肥为主,追肥时期依据茶树生长和采茶状况来确定,催芽肥在采春茶前30天左右施入,占追肥用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夏茶追肥在春茶结束夏茶开始生长之前进行,一般在5月中下旬,用量为全年的20%左右;秋茶追肥在夏茶结束之后进行,一般在7月中下旬施用,用量为全年用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相关知识
2022年平江县伍市镇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2021年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2017年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关于印发《2021年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的函
2019年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四川省2022年秋冬种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 指导意见
2018年吉林省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2024年花生春季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三农百科 2018年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襄阳市林业局
网址: 襄阳市2024年春夏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96647.html
上一篇: 给兰花配上3种“氮磷钾肥”,侧芽 |
下一篇: 农民使用水溶肥时,要记住哪些施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