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英山缠花起源于北宋时期, 盛行于明 代, 辉煌于清代。 “缠花” 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诗 人宋祁的 春帖子词 · 皇后阁十首 :“暖碧浮天 面, 迟红上日华, 宝幡双帖燕, 彩树对缠花。 ” 考 据 湖北通志 · 英山 民俗卷 “春日” 条载: 立春 之日,悉剪彩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 ,又曰 “小儿以五色丝缠钱或作小囊盛米盐。”英山 县志 载:“五月五日为端午节, 缠制彩色 囊猴等物与小儿佩之。” 可见佩戴春幡和用丝 线缠制饰品佩戴的习俗自古就有, 缠花正是从 这些习俗中演变而成的。 英山古时吴楚交界, 南北文化交融,英山缠花汲取多种美术精华, 融汇绘画、 剪纸、 景泰蓝、 剌绣、 编织、 雕塑等工 艺特点, 独创出一种高雅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形 式。人们称它是 “立体绣花” 、“线艺雕塑” 、“立 体工笔画” 。 英山缠花多用于民间婚丧嫁娶、 风 俗庆典或节日中, 采用多色丝线在坯架上缠绕 或以实物作为坯架缠绕, 其题材主要有鸟、 兽、 虫、 鱼、 花、 果、 汉字等, 形态逼真, 有着浓郁的 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2011 年英山缠花被列入 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英山缠花 造型具有 “小” 、“巧” 、“精” 、“活” 的特点。 “小” 是指缠花的体积小;“巧” 是指缠花的构思寓意 深刻;“精” 是缠花的技艺精巧;“活” 是指缠花 艺术的形式活。英山缠花在民间也称之为 “扎 花” , 各类吉祥花卉造型亦是最为常见的。 笔者 以传统的英山缠花花卉造型为依据, 分析缠花 花卉造型的构思、 纸型、 工艺的规律及技巧, 并 在保证原汁原味的造型工艺的基础上展开创 新设计的尝试。 1 英山缠花花卉造型规律 由于缠花广泛应用于人生的重大节点出 生、 结婚、 祝寿、 晋学等各种民俗活动的装饰 中,常依托于不同的物品作为载体用于装饰, 譬如服装、 鞋帽、 帷帐、 帐钩、 首饰、 包装礼盒、 装饰画等物件上。 装饰在不同的物品上随物赋 形。缠花作品主要讲究丰富饱满的构图, 形式 不拘一格, 主要依靠制作者的审美和智慧。 2016- 06- 03;2016- 07- 05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 (15Y075) 郭丽,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李春笑,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郭丽工作室助理 英山缠花的花卉造型与工艺研究 文 / 郭丽, 李春笑 英山缠花是湖北英山民间女红的一支, 隶属民间装饰美术。古时常用于婚丧、 庆生、 祝寿等民俗庆 典活动中装饰物品, 常采用鸟、 兽、 虫、 鱼、 花、 果、 汉字等元素造型, 随形而变, 造型生动。随着时代的发展一 些民间生活习俗逐渐被淡化, 传统缠花渐被遗忘, 其工艺传承方式单一, 仅限于师徒口耳相传, 相关的文化 和技艺都缺少文字记录。以花卉造型为例, 实地调查研究英山缠花的造型规律、 工艺制作原理以及组合构 图设计等问题, 为英山缠花技艺的传承及应用整理举一反三的理论研究依据。 英山缠花; 花卉; 造型规律; 工艺制作 服饰与文化: 非遗研究37 FASHION GUIDE二零一七年二月 / 第六卷第一期FASHION GUIDEFASHION GUIDEFASHION GUIDE 1.1 多个花卉构图与组合形式 英山缠花式样 多, 形态各异, 组合方 式亦灵活多变。常见 的有四种组合方式: 立体式组合、半立体 式组合、立体与平面 组合、 平面式组合。 譬 如缠花虎头帽 (图 1) 属于半立体式组合, 在帽子上装饰点缀, 烘托美意。缠花也可点缀 在新娘面花上、 婚床帷帐帘上或直接装饰在头 发上。依托不同物品产生不同的构图形式, 或 对称式或不对称随形多变。 英山缠花中的鸟兽虫鱼等等造型通常都 会与各类花卉结合。 譬如民间订婚时男方赠送 给女方的精美礼盒, 内装着十个缠着喜庆图案 的铜钱和十朵美丽的缠花,即十全十美缠花 (图 2) , 采用左右对称式的构图, 聚散结合, 既 平衡又不失生动; 同时铜钱与花卉的组合采用 立体形与平面形的同构组合方式, 形成较强烈 的视觉冲击力, 给予观者丰富的心理感受。 再如, 蜜蜂或蝴蝶与花在配置时还要考虑 到前后、 内外、 大小、 多少以及主次部件的协调 关系。 譬如图 3 蝶恋花所示, 观赏角度广, 高低 错落、 疏密有放、 立体感强。 而花朵和枝叶的组 合亦符合大花配小花, 亲如一家; 大枝出小枝, 太极一笔划; 群星托月, 繁而不乱的民间艺术 造型要诀。 1.2 单个花瓣造型设计与分解原理 一朵花有数个花瓣、 花蕊、 茎、 叶组成。以 牡丹花为例, 色泽艳丽、 形态古雅是美的化身, 也是英山缠花的常见造型。 英山缠花中的牡丹 花由三到四层花瓣组成。花瓣分 1 号、 2 号、 3 号、 4 号几种不同的类别, 按需要自由组合。以 三层为实例,主要是大小上的区别: 1 号瓣片 (第一层) 最大, 要画出七瓣来; 2 号瓣片 (第二 层) 比 1 号瓣片略小, 需要画出六瓣; 3 号瓣片 (第三层) 又比 2 号花瓣片要小, 需要画出五瓣 来。牡丹花造型需要多层花瓣加以组合、 还需 花和叶的组合、 花与蕾组合, 其中各部分的大 小比列关系需合理调试。 英山缠花每片花瓣都是由多个分解形组 成。因为整片花瓣的造型线曲度较大, 如果不 进行合理分解则很难直接缠绕上线, 即使暂时 能缠绕上丝线也极易滑脱; 另外, 将整片花瓣 直接缠绕会使花瓣的颜色过于单调而生硬, 因 此需要依据自然花的色彩分解花瓣。 单片花瓣 的分解首先根据花的自然生长规律进行配色; 其次,根据花的形状用硬度适中的卡纸剪出花 瓣形状; 然后, 需要将每一单片的花瓣分解成 利于缠线的若干个零部件并标号。 譬如图 4 (见 下页) 中荷花造型分解工艺图, 先将单片花瓣 分解成六个小片,每一小片下方衬上细铜丝; 再用由深到浅的丝线缠绕。 缠绕时以细铜丝为 骨, 逐个按编号顺序接上小片纸样, 最后合成 一个整片, 不论从色彩上还是形状上, 都是一 个整体形态, 自然灵动。 图 3:“蝶恋花”(英山缠花) 图 1: 缠花虎头帽 (英山缠花) 图 2:“十全十美”(英山缠花) 38 2 英山缠花花卉造型工艺与纸型 英山缠花制作要经过艺人的精密构思、 分解零散部件造型图、 剪样、 配色、 派丝线、 铜 丝掐型、 缠制、 组装成型以及整理定型等十余 个步骤。缠花的制作材料需要: 主体坯架、 纸 板剪样、不同粗细的铜丝以及分捻的彩色桑 蚕丝线等材料。英山缠花的主体坯架主要有 两种类型: 一是以生活实物 (铜钱、 笔、 墨、 果 核、 蛋壳等) 作为坯架; 二是人造坯架, 以板 纸、 细铜丝线扎成各种造型的坯架, 再按需要 缠上不同的彩线 (丝线或棉线) 制作而成。缠 花精美, 丝线缠绕讲究平整光滑、 不跑线、 不 滑线、 不露白。老艺人说 “缠花妙不妙, 全靠手 牢靠” ,缠绕过程中需不断调整缠线角度, 丝 线的方向和缠线的力度。 2.1 纸型设计与挂线工艺的关系 若要将丝线平整地缠绕在纸板上, 纸板的 轮廓线条需满足能够使丝线着力的有利条件。 必要时还需合理调整丝线的角度重叠缠绕。 在 剪纸样的同时, 需考虑纸型外轮廓线的平顺与 弧线曲度相关问题。 单片的花瓣纸型通常由相 交的两条曲线绘制, 这两条曲线的弧度相差都 不会很大, 弧线凹凸方向多为一致, 如果单片 花瓣的两条相交轮廓线形成的夹角过大则会 缠绕, 必须分解成多片形状, 使其轮廓线曲度 相似、 方向一致。 譬如图 5 缠花纸型所示。 细节 造型上即使存在细微的夹角, 也可以在缠绕时 通过调整丝线角度或重叠缠绕来达到缠线工 艺时不露白的基本要求。 2.2 挂线角度的技巧 老艺人常说:“缠花挂线角度要小, 缠绕轻 重要统一。” 挂线是英山缠花工艺制作中基本 功, 挂线可释为: 将丝线围绕纸型、 铜丝或实物 胚架缠绕时, 丝线缠绕要平整排列, 需做到不 滑脱、 不散线、 不露白的工艺要求。 心手相应的 挂线技艺需精熟的勤学多练, 主动思考, 多总 结缠线的角度、 力度和重叠面积等问题。对于 民间艺人来讲, 挂线技巧都是在大量的实操中 心领神会, 没有较规范的解说。经笔者大量的 实验制作以及与传承人的交流分析中得出: 丝 线缠绕在卡纸上时, 丝线与卡纸的接触点受到 的力有两种情况。一是, 当线的拉力与接触面 垂直时, 只有压力, 可不考虑角度问题, 即不存 在摩擦力, 拉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相等; 另外, 当 拉力与接触面不是垂直时, 接触点受到的力有 压力和摩擦力, 拉力的大小等于压力和摩擦力 的大小 (根据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 图 4: 英山缠花中荷花造型分解工艺 图 5: 英山缠花纸型 服饰与文化: 非遗研究39 FASHION GUIDE二零一七年二月 / 第六卷第一期FASHION GUIDEFASHION GUIDEFASHION GUIDE 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以 得出以上结论) 。分解的单片形状与丝线缠绕 的关系具体分析可见图 6 形状与挂线分析图。 F3=F3=F2· cos, 由三角函数值可知, 当角 大于 90 度时, cos 的值为负, 所以当角 大 于 90 度时, F3方向会发生改变(力为矢量, 包 括方向和大小) 。 故会发生滑线的状况。 由此可 以得出结论: 单片的分解形状, 以丝线方向与 卡片接触面边缘线所成角度小于 90 度为基础 来进行, 包括缠绕丝线时调整角度情况也应参 考这一点。 3 花卉色彩和纹样要素 英山缠花用色丰富而热闹, 配色对比而强 烈, 色彩跳跃活泼, 形式多变。具有高彩度、 巧 对比, 明色泽、 多色阶的特点。 用色的深浅明暗 变化以及丰富的图纹共同辅助缠花造型变化。 英山缠花作品立体形态愈表现得细致, 愈能瞬 间用色彩抓住眼球。 红色喜庆、 黄色辉煌、 橙色 阳光、 绿色生机盎然各种绚丽的色彩能缠 绕出寓意吉祥的图案, 带有浓郁的民间艺术特 色, 讨人欢喜。英山缠花造型中用色彩平衡画 面构图。 根据作品表现的内涵及画面的主次关 系等需要,把不同的色彩分配以适当的面积, 放在合理的位置上, 突出主体、 对比鲜明、 画面 均衡、 结构严谨排, 形成和谐统一而又蕴含对 比关系的整体和构图安排。 3.1 叶暗花明的花卉 缠花的色彩浓淡、 明暗变化都是依据现实 中物体本身自然生长规律和原生态色彩来用 色。“叶暗花明, 以深托浅” 的特点。 譬如夏日荷 花的色彩由外深内浅的渐变色自然晕开, 清雅 脱俗; 牡丹为花中之王, 有 “国色天香” 之称, 朵 大色艳, 奇丽无比, 有红、 黄、 白、 粉紫、 墨、 绿、 蓝等色。花多重瓣, 姿丰典雅, 花香袭人, 选用 桑蚕丝线时, 内层深色外层渐浅的规律。层次 分明、 形象逼真、 生动传神, 缠花色彩既通俗艳 丽, 又质朴、 高雅, 让人联想和感悟到大自然的 意境和诗情画意。 3.2 热闹祥和的纹样 作为民俗装饰美术, 缠花常用于民间喜庆 节日、 婚生嫁娶等各种民俗活动中, 借助表达 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内心的祝福。 寓意富 贵的牡丹、 代表多子的石榴、 象征长寿的菊花、 象征清廉或喜事连连的莲花、“梅” 、“兰” 、 “竹” 、“菊” 组合象征美丽的四季; 喜鹊和梅花 组合成 “喜上眉梢” ; 玫瑰、 芍药、 百合等, 也常 与其它元素组合造型成为一件富含吉祥寓意的 作品, 譬如喜鹊咏梅、 凤戏牡丹、 恩哥戏菊、 鹭子 戏莲、 蝴蝶闹金瓜、 四季平安、 十全十美等, 组合 形式不拘一格, 构图必有意, 意必吉祥。 英山缠花造型中用色彩平衡画面和构图, 关系也是一种造型技巧。 根据作品表现的内涵 及画面的主次关系等需要, 把不同的色彩分配 以适当的面积, 放在合理的位置上, 突出主体、 对比鲜明、 画面均衡、 结构严谨排列, 形成和谐 统一而又蕴含对比关系的整体关系和构图安 排。 譬如图 7, 湖北英山缠花省级传承人陈广英 的作品 四季缠花 八卦 将中国的
相关知识
英山缠花的花卉造型与工艺研究.pdf
英山缠花的花卉造型与工艺研究
英山缠花获湖北省首届文化产业创新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 黄冈新闻网
节日缠花木箱 真诚推荐「北京倾挚文化发展供应」
非遗“缠花”艺术在首饰设计上的传承与创新研究.docx
节日缠花包装 服务至上「北京倾挚文化发展供应」
缠花,绽放在指尖的传统艺术
非遗“缠花”艺术在首饰设计上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园林系花卉协会举办“缠一花开,寄万物情”缠花制作大赛
郭丽
网址: 英山缠花的花卉造型与工艺研究资料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09067.html
上一篇: 烟台小平花卉首页 |
下一篇: 四川杜鹃花属野生花卉资源开发与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