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绿地的分为 5 大类 13 中类 11 小类。 2、作 12 公顷的公园规划设计时应收 集比例 1:1000.。 3、园林中的主路宽 5~7 米,横坡宜小 于 3%。 4、行道树的定植株距一般采用 5 米。 5、 一般综合性公园的分区有文化娱乐 区、儿童游戏区、观赏游乐区、安静 休息区、经营管理区。 6、水体包括湖、河、塘、潭、瀑布、 喷泉、涌泉等形态。把以上水的形态 分为静水和动水两种类型。静水常见 的形态有:方形、长形、三角形。动 水常见的形态有:溪流、瀑布、泉。 7、对植树设计时选用了近等高、体量 相近的两株雪松√ 两棵树丛设计时选用了近等高、 体量 相近的两颗杜松。× 在中视静观的条件下,以使景物水平 视场不超过 45 °,垂直视场不超过 30°为原则。 构成园林形式的五大要素是: 地形 (包 括水体) 、观赏植物、园林建筑、广场 和道路、园林小品。 景窗是运用起伏韵律、连续韵律。 问答题。 1、什么叫园艺环境绿地设计? 为民众提供观赏、游息的场所,在一 定的地域范围内利用绿地的五大要素 按工程技术和园林艺术原理创作美的 场所的行为过程。 2、突出颐和园主景--佛香阁,在建筑 布局中采用了 ①中轴对称 ②主景升高③渐变法。 3、 试问行道树设计要考虑哪些因素? 道路环境、设计形式、树种选择、定 干高度。 4、 为什么设计公园时无论公园面积大 小都要现场踏查? ①核对现场图上标明的现状物与现状 物是否真实,有遗漏需要补充。②设 计者到现场, 可以根据周围环境条件, 进入艺术构思阶段。 “嘉者收之,俗者 摒之” 。 5,、为了使游人活动方便、互不干扰、 便于管理在园艺环境绿地设计中通常 做哪些措施? 根据绿地中的活动内容的性质和类 型,或根据地形地貌的性质和特点把 整个绿地划分为若干区, 即功能分区。 6、 绿地功能分区的分区方法是什么? 一些类似的活动组织和划分后安排在 与其活动较相宜的场所,分析和整理 地形地貌的本质和特点,充分体现地 形地貌所应有的观赏价值和利用价 值。 7、广场与道路的作用是什么? 广场和道路系统将构成园林的脉络, 并且祈祷园林中交通组织、联系的作 用。 8、园林中的广场的定义是什么? 园林中具有集散、观赏、交流功能的 社会活动空间。 9、颐和园十七孔桥的桥孔,从中间往 两边逐渐变小,形成递减趋势。用到 什么园林艺术手法? 渐变韵律。 10、某城市开发区需要道路绿化,应 该怎样选择行道树? 行道树是按一定间距列植于道路两侧 或分车绿带上的乔木景观,行道树设 计要考虑的主要内容是道路环境、设 计形式、树种选择、定干高度。行道 树中一般要求具有适应性强、姿态优 美、生长健壮、树冠宽大、萌芽性强、 无污染等特点。另外应尽量选择无花 粉过敏或过敏性少的树种,如乡长、 女贞、刺槐、乌桕、水杉、黄杨、榔 榆、冬青、银杏、梧桐。 应用题 根据绿地设计原理、公园总体规划的 成功是否与那些因素有关? 主题思想的确立、功能分区、地形地 貌的改造、水景的布置、道路广场的 布置、种植规划、园林小品的规划、 公园周围市政设施的关系、建设单位 的意见,投资额度。 绿地改造时想把二丛树改成为对植 树。请探讨可行性。 二丛树:两株组合设计一般采用同种 树木,或者形态和生态习性相似的不 同树木,两种树木的形态大小不要完 全相同,要有变化和动势,创造活泼 的景致。不宜选用等量、等高、姿态 相近的两株树一起栽植。如“一府一 仰,一倚一直,一左一右,露根藏头, 平头锐角,一高一矮,一大一小,分 枝相异,小枝联系。 对植树:对植树是指按一定轴线关系 对称或均衡对应种植对应种植的两株 或具有两株整体效果的两组树木景 观。一般选用同树种、近等高、体量 相近的两株树对植,要求树木形态没 关或树冠整齐、花叶娇美。 1、人均绿地面积 Aglm=Ag1/Np 人均绿地面积 Agm=(Ag1+Ag2+Ag3+Ag4)/Np 绿地率 Λg=[(Ag1+Ag2+Ag3+Ag4)/Ac*100% 2、绿地的功能:①净化空气、水体和 土壤。②改善城市小气候(温度、湿 度、气流)③减低噪声。④保护农田。 ⑤保持水土。⑥安全防护(火灾、震 灾)⑦检测环境污染。⑧文教和游息 功能。⑨城市绿化的景观功能(道路、 边界、中心点、区域特征) 3、城市绿地: 指一自然植被和人工植 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绿地: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通过利 用和改造地形,主要以花草树木美化 环境,以园林建筑、构筑物等来点缀, 为民众提供观赏、游息的美的场所。 绿地设计:为民众提供观赏、游息的 场所,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利用绿地 的五大要素按工程技术和园林艺术的 原理创作美的场所的行为过程。 绿地设计原理:园林艺术原理、科学 技术原理、以及行为学心理学原理。 4、绿地内容:绿地设计的指导思想或 绿地反映的主题思想,也叫立意。 绿地形式:为反映绿地内容缩采用的 表达方式即绿地形式,也叫布局。 5、决定形式的因素:园林性质、文化 传统、意识形态。 6、绿地形式的种类(设计方法) :规 则式绿地(轴线法) 、自然式绿地(山 水法) (3 混合式) 。 规则式绿地--意大利台地园、法国勒 诺特集合图案式园林。 自然式绿地--苏州拙政园、网师园。 特征比较①中轴线②地形③水体④广 场和道路⑤建筑⑥种植规则⑦园林小 品 7、绿地设景原理: 1 主景与配景:突出主景:①中轴对 称;②主景升高;③主景设置在环拱 四合空间的水平视觉交汇点;④构图 重心位能;⑤渐变法; 2 对比与调和:①空间对比;②虚实 对比;③疏密对比及其他;④调和; 3 节奏与韵律:①连续韵律;②渐变 韵律;③起伏韵律;④开合韵律 4 均衡与稳定 5 尺度与比例 6 景物的观赏点 对比:是借两种或多种性状有差异的 景物之间得到对照,使彼此不同的特 色更加明显,提供给观赏者一种新鲜 的星峰的景象。 对比采用骤变的景象, 以产生唤起兴致的效果。 调和:主要通过布局形式、造园材料、 色彩等方面的统一、协调,使得景观 较和谐。 不可变尺度:或称之为适用尺度是按 一般人体的常规尺寸确定的尺度。 正常人的视域:水平方向的视角喂 180°,垂直方向的视角为 130°。在 正常平时情况下,看清景物的整体形 象,水平视场为 45 °,垂直视场为 26~30°, 苏州宅园的厅堂和假山之间 的视距躲在 30~35 米,假山少数高达 7 米,一般高度都在 4~6 米。大型物 象合适的视距约为景物高度的 3.5 倍,小型物象的合适视距约为景物的 3 倍。 8、地形(包括水体)处理手法:1 因 地制宜。景以境出。2 掇山理水,理 及精微。 9、一池三山: 秦汉开始在宫苑内开凿 太液池。池中堆筑方丈、蓬莱、瀛洲 三岛,模拟东海的所谓神山仙岛。 10、园林中水洗设计要求:1 主次分 明,自成系统。2 水岸溪流,曲折有 致。3 阴阳虚实,湖岛相间。4 山因水 活,水因山转。 11、土山设计要点:1 主客分明,遥 相呼应 2 未山先麓,脉络贯通 3 大山 要讲“三远”4 山观四面而异,山形 步移景换。5 山水相依,山抱水转。 12、种植形式:规则式,自然式,混 合式。 13、观赏植物造景要点: 1 四季景观 2 专类园 3 水生植物区 4 温室、盆景区 5 花圃苗圃 14、数列:一般乔木间距 3~8 米,灌 木 1~5 米 15、行道树的设计形式:根须道路绿 地形态不同,通常分为绿带式和树池 式。 绿带式指在道路规划设计时,在道路 两侧,位于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或分 车绿带中种植行道树。带状绿地宽度 因用地条件及附近建筑环境不同可宽 可窄,一般不小于 1.5 米,至少可以 种植一列乔木行道树。 树池式指在人行道上设计排列几何形 的种植池以种植行道树的形式。树池 常用语人流或车流量较大的干道,或 人行道路面较窄的行道树设计。树池 占地面积小,正方形 1.5*1.5 米,最 小不小于 1*1 米长方形以 1.2*2 米为 宜,圆形树池直径不小于 1.5 米,行 道树栽植于树池的几何重心。 16、安全视距:30~35 米 17、孤植树:也叫孤立树,是用一株 树木单独种植形成的园林景观,应用 于草坪、广场、湖畔等开阔空间或桥 头、岛屿、斜坡、园路的尽头或转弯 处,岩洞口,建筑旁。 对植树:是指按一定的轴线关系对称 或均衡种植的梁祝或具有两株整体效 果的两组树木景观。应用于园林绿地 的路端、建筑入口、公园入口两侧、 规划式花园出入口。 桥头与石级两侧、 庭院左右。 树丛:指由多株树木不规则近距离组 合种植,具有整体效果的园林树木群 体景观。通常用做局部空间的主景, 也可以做配景、障景、隔景,同时兼 具遮阳作用。两株树木之间既有变化 和对比,又有联系,互相顾盼,共同 组成和和谐的景观形象。两株兼具要 适当,一般以小于矮树冠径为宜。应 用于水池边、河畔、草坪等处。 绿篱:由同种树木做成密集列植成篱 状的树木景观,用作境界、空间分割、 屏障,装饰园林空间。 矮篱:50cm 以下,用于花镜边缘、花 坛和观赏草坪镶边。 中篱:50~120cm,用于绿地边界划分, 绿地空间分割、遮挡不高的挡土墙面 以及植物迷宫等。 高篱:120~150cm,空间分割和防范, 也可以用做障景,或者用做组织游览 路线。 树墙:150cm 以上,空间分割和 屏障 视线,遮挡、遮蔽不美观的构筑物等。 花坛:指花卉栽培在四周有矮墙的土 台子中,利用花卉的鲜艳色彩组成各 式各样的图案,起到装饰园林空间的 作用。 花镜:介于规则式和自然式之间的一 种带状花卉景观设计形式,是以多年 生草花为主,结合观植物、一二年生 草花、木门植物,沿花园边界或路缘 设计布置而成的一种园林植物景观。 由于花期不同、种类不同,构成色彩 的波浪。 18、园林建筑的布局手法:1 山水为 主,建筑配合 2 统一中求变化,对称 中有异象。3 对景顾盼,借景有方。 19、园路:流通顺畅、组织游览,疏 导游人。主路 5~7 米,次路 2.5~3.5 米,小路约 0.9~1.2 米,汀路、山道 0,6~0.8 米。 20、广场:集散广场、观赏广场、下 沉式广场。 下沉式广场:1 注意排水设施、防止 雨季积水 2 道路与建筑、广场的组合 要求忌“歪门邪道” 。3 要求端正,设 计图形喂有规律可循的曲线流线型。 4 考虑设计与施工结合, 不宜过分随意。 5 同时考虑其图案、色彩、装饰等诸 多要素的应用,提高观赏效果。 21、设计前期工作:1 收集图纸资料 ①城市绿地总体规划图②地形图; 2 现场踏查;3 听取建筑单位的意向, 掌握自然条件、环境状况;4 编制总 体设计任务文件。 22、总体设计阶段:1 主要设计图纸 内容①位置图②现状图③分区图④总 体设计方案图⑤地形设计图⑥道路总 体设计图⑦种植设计图⑧管线总体设 计图⑨电气规划图 10 园林建筑布局 图 2 效果图(鸟瞰图);3 总体设计说明 书;4 工程总预算
相关知识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复习思考题.doc
园林绿地规划
绿地规划
公园绿地规划汇总
车坊绿地规划
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原理
居住小区绿地规划设计
公共设施绿地规划设计.pptx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网址: 绿地规划复习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09767.html
上一篇: 自然式公园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
下一篇: 广花路(G107国道)绿化景观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