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城市绿地规划研究论文

城市绿地规划研究论文

城市绿地规划研究论文摘要总结了城市绿地系统概念、特征及发展历程,介绍了国内外城市绿地规划现状及成功的理念,探讨了我国绿地规划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从绿地模式、规划特征、规划新方法方面指出了未来城市绿地规划的趋势。关键词城市绿地城市绿化绿地系统规划研究进展1城市绿地系统1.1概念城市绿地系统泛指城市区域内一切人工或自然的植物群体、水体及具有绿色潜毕业论文能的空间,它由相互作用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地组成,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1],为城市内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城市绿地系统组成因国家不同而各有差异,但总的来说,其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即包括城市范围内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具有直接影响的所有绿地[3,4]。根据2002年《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我国将城市绿地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及其它绿地5类[5]。1.2特征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复杂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如下特征[6,7]:(1)多要素。它是人工干扰较强的生态系统,也是城市的主要自然因素,包含大气、地文、水圈、生物因素,这些决定着城市绿地系统的基本地域特征。(2)多类型。城市绿地系统包括各种保护区和国家公园、风景区、游憩区、休养保健区、公园、花园、游园、专类园、苗圃以及以绿化配植为主的各种绿地。(3)多功能。城市绿地功能随时代的变迁各有侧重,但总的来说,始终兼容着景观、社会、生态三大基本功能。(4)动态性。绿地系统因时代、年代不同以及季节更替,其内容、重点与形式都发生着变化。(5)空间尺度性。城市绿地系统因空间尺度的不同(主要指城区、市区及区域),其数量、布局、结构、功能等都有所变化。(6)多因素协同调控性。绿地系统的多元性、动态性及它同城市的交织特征,决定着其持续发展需有多因素协同调控。1.3发展历程现代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园林基础上发展起来,经历了自然萌生、人工创意、公共绿地及生态绿地系统阶段[1]。自然萌生阶段主要指以狩猎围牧为目的的园圃。人工创意阶段指以满足达官贵人及宗教需求为目的的宫苑、寺院,主要是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19世纪中下半叶,工业化导致城市环境恶化,促使城市进入公共绿地阶段。欧洲、北美掀起第一次高潮,即“公园运动”;20世纪初,尤其是二战后,欧亚各国开始大力拓建绿地和创建新城,城市绿地迈入第二次高潮[1,8]。20世纪70年代初,生态学作为设计理论引入绿地规划,城市绿地开始了以改善城市环境及满足景观审美为目的的生态绿地阶段[1]。

相关知识

城市绿地碳汇能力研究
城市绿地碳汇研究进展
幸福林带城市绿地碳汇效应与优化策略研究
茶园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上海开展城市绿地碳汇智能监测研究
华北地区城市绿地固碳能力测算研究
城市绿地微气候的研究.doc
城市绿地中的植物配置对微气候调节的影响分析
城市绿地规划50种植物简介
喀斯特山区城市绿地对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以贵阳黔灵山公园为例

网址: 城市绿地规划研究论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0981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荔湾花地河北水闸地块规划调整 公
下一篇: 华南农业大学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