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以“绣花”功夫守护生态之美

以“绣花”功夫守护生态之美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以“绣花”功夫守护生态之美

  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城市湿地该如何兼顾保护和发展?

  在杭州市区,就有这样一片占地约11.5平方公里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近年来,当地下足“绣花”功夫,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发展并行的路子。

  “城市人口密度太高、城中污染和人为干扰大。十多年来,杭州飞速发展,却也给我们保护和利用好城市湿地出了一道难题。”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文化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巧玲说。

  那么,杭州是如何解题的?答案是,严格守住生态红线。据介绍,西溪湿地划定了专门的生态保育区,保育区面积585.93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一半以上。保育区内,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好、生态稳定性高,是湿地公园内湿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区域。

  “在保育区内,除开展保护、监测、科学研究等必需的保护管理工作外,任何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无关的其他活动都是不能进行的。”张巧玲介绍,保育区通过自然隔离,限制、禁止了人类活动对湿地造成的影响。

  “护”之外,还要“引”。两年来,西溪湿地陆续引种普陀鹅耳枥、浙江楠、浙江樟等200余种乡土和珍稀濒危植物,进一步丰富了湿地生物多样性。为努力让生物们“住得惯”,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想等专家在细节处格外用心。

  2021年,刘想发现莲花滩区域因为和外水连通,持续降雨有时会导致水位过高,许多鸟儿无法在此歇脚。随后,在刘想的设计下,保护区在深水区外围改造了一片适当大小的开阔浅水区,解决了这一问题。

  除了人为呵护,西溪湿地的监测网络也在不断完善。记者跟随刘想来到一处深潭口,看到一套水质自动监测装置。刘想介绍:“这里的采样端口用泵抽取水样至水质自动监测仪器间,每4小时取水一次,并对水温、浊度、溶解氧等8个指标进行分析、监测。”

  不远处,造型各异的白色仪器分布在一片草地区域,这是西溪湿地生态气象监测站。湿地的雨量、风速、风向、空气负氧离子信息数据就是在这里被检测传输。“研究发现,气象要素与生态环境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我们的气象观测也不只局限在常规的温、压、湿、风、雨和蒸发等常规要素,还扩展到一些生态相关要素的观测。”刘想说。近两年,西溪湿地还新增了水质自动监测点位4处、鸟类声纹搜集系统7处,数字化保护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西溪湿地,工作人员还会定期对湿地里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调查摸排。为此,湿地会定期向园区一线绿化养护人员开展外来入侵植物的识别和防治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前不久,湿地就清除了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

  据介绍,在各方努力下,自2021年初以来,西溪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展示项目(一期)顺利推进。如今漫步西溪湿地,野趣又不失精致的景观随处可见。监测结果显示,近两年,西溪湿地维管束植物增加了73种,现为784种;鸟类增加了10种,现为196种;昆虫增加了6种,现为898种;鱼类稳定保持在56种。(本报记者 方 敏 )

相关知识

以“绣花功夫”保护生物多样性
菊展园丁:以绣花功夫护卫文明出行
“新农人”使出“绣花功夫”为花城广州增添繁花之美
河南新郑以绣花功夫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
以“绣花”功夫全力提升会东县绿化品质
绿化增色 鲜花扮靓 历下区用“绣花功夫”绣出泉城画卷
【视频】“新农人”使出“绣花功夫”,为花城广州增添繁花之美|顶硬上加油干·一线蹲点
“绣花功夫”微改造 小区花坛展新颜
福建泉州以“绣花”功夫开展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让千年古城更好造福于民(体验·新时代·追梦人·下足“绣花”功夫 提升治理能力)
提升生态治理效能 守护蓝天绿水净土

网址: 以“绣花”功夫守护生态之美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1103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1036,COM(中国)官方网站
下一篇: 白兰花怎么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