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科技成果只有同实际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到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本报评论员 李晓星
优势产业技术交易最“火”,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显著,区域创新能力提升……7月3日,一组统计数据新鲜出炉:上半年,我省共登记技术合同12168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84亿元,同比增长45%,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技术合同,是当事人就技术开发、转让、许可、咨询或者服务订立的确立相互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合同。订立技术合同,应当有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研发、转化、应用和推广。
而技术合同成交额,是反映地区科技创新活跃度的重要指标。科技成果只有同实际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到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河南省技术交易市场揭牌,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洛阳分中心、周口分中心授牌……近年来,我省不断完善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为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不懈努力。
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才能交出亮眼的“成绩单”。数据显示,上半年,我省高新技术领域技术交易保持高速增长趋势,成交额达到482.7亿元,占比54.6%。高新技术领域中,先进制造领域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82.9亿元,占比37.9%。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领域技术交易增长迅猛,增速分别为183.1%、124%、76.5%。
某种意义上,技术合同的投资比例,代表着产业结构未来发展方向。质与量,好与快,向来是一道必答题,而非选择题。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就要紧紧扭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质的突破。
近年来,我们坚定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核心位置,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摆在“十大战略”之首,持续加强前瞻谋划、系统谋篇、战略谋势,推动形成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三足鼎立”的科技创新大格局,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未来,针对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等问题,河南必须持续发力,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深层次改革,全力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中试基地、概念验证中心等载体,让“科研之花”结出累累硕果,为我省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相关知识
百廿荣光|校企合作之花 结出丰硕果实——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成都高新区:让“创新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婺城区“花节经济”结出累累硕果
让“创新花”结出“发展果”
让“创新花”结出“发展果”(现场评论)
从金华到非洲,文化旅游“双向奔赴”结出累累硕果 务实合作 共创未来
湖南环境生物职院:关键技术结出林下经济“产业果”
让生命之树绽放康健之花
“创新之花”结出“发展之果”
福建践行大食物观:“科技之花”结硕果
网址: 让“科研之花”结出累累硕果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11635.html
上一篇: 桔梗花. |
下一篇: 花卉科研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