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div:nth-child(4) > div > div:nth-child(2) > div:nth-child(2) > div:nth-child(1) > table > tbody > tr:nth-child(2) > td > table > tbody > tr:nth-child(2) > td:nth-child(2) > table > tbody > tr:nth-child(1) > td.hei18 > h2" tabindex="0" aria-label="正文区,省林科院专家扎根梅溪镇管城村主攻杜鹃花科研" aria-autolabel="true">
在安吉县梅溪镇管城村蜿蜒的乡道边,一块农田里种植了不少杜鹃树,烈日下,两名师傅头戴斗笠,手拿镰刀,将树下的杂草清理干净,还时不时探讨树木养护技巧,一旁,几位村民饶有兴致地聆听,专心学习杜鹃栽培技术。这两人不是普通的工人师傅,是来自省林科院的专家,这块农田是他们的杜鹃花科研基地。
省级专家与小山村的“结缘”,还得从一年前说起。近年来,省林科院科研项目不断增多,乡土杜鹃花培育是该院重点科研项目之一,随着育种资源持续丰富,该院一直想寻找一处长期稳定的科研基地。考虑到安吉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加上梅溪镇管城村具有地理优势和自然环境,双方很快启动院地合作,去年4、5月份,以省林科院研究员、生态学博士宋绪忠为主的专家团队正式扎根管城村,开启科研之路。
对方不仅租赁了村里30多亩农田作为试验基地,还将黄玉水库及周边的空闲农房承包下来,盘活乡村闲置资源。“日常以杜鹃花育种、栽培为主,完成栽培后进行选种、选花色,争取培育出最优质的杜鹃花品种,打造一个集乡土杜鹃综合保护、繁育、生产、宣教基地。”宋绪忠介绍,目前专家团队已在管城研发出马银花系列的2个新品种,这个系列的杜鹃花具有香味,花香成分对人体有益。
在宋绪忠看来,杜鹃花虽然花期短,只在春天开花,但具有较大的观赏价值,甚至可以栽培出漂亮的树型,盆景市场前景广阔。“我们走访发现,除了管城村,周边的长林垓村、三山村老百姓都喜欢在门前屋后种植杜鹃花,在平时科研过程中,我们也会走村入户指导农户如何栽培,研究杜鹃花微盆景、盆花、野趣大苗的高效培育技术,提高花卉存活率,也能提升村民收入。”他说。
短短一年时间,专家们还发现管城村是一个理想的科研场所,认为这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明显。接下来,他们还打算在蔬菜绿色培育、微生物等其他领域做更多探索,最终要把一些好的农林栽培技术传授给当地村民,带动他们走向共同富裕。
“杜鹃花是世界著名的花卉,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也是安吉的县花。省林科院专家通过建造示范基地,推广乡土杜鹃花栽培技术,一方面可以有效遏制对野生资源的破坏,另一方面将推动本地乡土杜鹃花产业发展。”管城村党支部书记徐勇介绍,作为一个“藏”在深山里的小村落,管城村几乎没有特色优势产业,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不足。目前省内的遂昌高坪乡桃源尖、龙游县绿葱湖等地结合珍贵彩色林建设工程,成功恢复和培育杜鹃花观赏区,拉动森林休闲旅游,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接下来村里将借助省林科院力量,充分利用黄玉水库周边的山林、水资源,开发垂钓、赏花、露营、烧烤等业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林旅融合发展;同时发动村民种植优良杜鹃花,培养本土产业技术人才,扮靓美丽庭院。
(原标题《省林科院专家扎根梅溪镇管城村主攻杜鹃花科研 让科技“金钥匙”开启乡村振兴之门》,原作者 陈玉兰、吴雅靖。编辑 章敏)
相关知识
贵州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到省林科院调研花卉苗木培育情况
河南省林科院蜡梅团队在国际著名植物学期刊发表封面文章
花木安徽省林科院开展黄山松松材线虫病抗性育种科研
浙江上虞:以“梅”为约 打响文化生态特色村品牌
西苕溪流域水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梅溪段)
省土肥站组织专家赴平和县指导花山溪流域土壤酸化治理工作
纵向帮扶丨省纵向帮扶驻连州工作队赴川深入考察山桐子产业项目
苗木花卉专家胡一民赴歙县指导梅花种质资源库建设
省林科院生物所党支部开展“植根兰花保护,勇担护兰先锋”主题党日活动
长泰县岩溪镇奏响绿色发展“交响曲”
网址: 省林科院专家扎根梅溪镇管城村主攻杜鹃花科研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11746.html
上一篇: 绿萝花的含义 |
下一篇: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