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病虫害防治、农药知识(全)

病虫害防治、农药知识(全)

第一章植物病害分类及识别防治

第二章园林树木全年病虫害预测

第三章园林绿化常用农药使用方法

第四章农药混配注意事项及原则

第五章农药混配如何计算剂量

第一章植物病害分类及识别防治

植物病害

根据病原的种类可分为两大类:

(1)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引起,例如营养元素的缺乏,水分的不足或过量,低温的冻害和高温的灼病,肥料、农药使用不合理,或废水、废气造成的药害、毒害等。

(2)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引起,有传染性,病原体多种,如真菌、细菌、病毒、线虫或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植物病害的病状主要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

病症:霉状物,粉状物,粒状物,脓状物。

病状

变色:花叶,褪色,黄化,斑驳,条纹、条斑、条点,白化苗。

坏死:叶斑(轮斑,环斑,角斑,圆斑,穿孔等),叶枯,叶烧,猝倒、立枯,溃疡。

腐烂:干腐,湿腐,软腐。

萎蔫:枯萎,黄萎,青枯。

畸形:a增生型(肿瘤或癌肿,丛枝,发根)

b增大型(根结,徒长恶苗)

c减生型(矮缩,矮化,小叶,小果,卷叶)

d变态(变形):叶片扭曲等

病症

病症是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

1.霉状物:真菌病害常见特征。有霜霉、灰霉、青霉、绿霉、赤霉、黑霉等颜色。

2.粉状物:真菌病害常见特征。有白粉病、黑粉病、锈病。

3.小黑点:真菌病害常见特征。有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座、闭囊壳、子囊壳等。

4.菌核:真菌病害中丝核菌和核盘菌常见特征。较大、深色、越冬结构。

5.菌脓:细菌病害常见特征。菌脓失水干燥后变成菌痂。

常见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

1、真菌性病害

1)白粉类(白粉病)

月季,黄栌,紫薇,芍药,凤仙花,丁香,杨树,扁竹蓼等白粉病

防治:

a、农业防治

(1)选择抗病品种

(2)在购入苗木时要严格剔除染病株,杜绝病源。

(3)进行扩繁时,要剪取无病虫插枝或根蘖作为无性繁殖材料。

(4)苗木出圃时,要进行施药防治,严防带病苗木传入新区。

(5)轮作与非寄主花木轮作2至3年,以减少病源。彻底清洁苗圃,扫除枯枝落叶,剪去病虫枝集中销毁。生长期间及时摘除染病枝叶,彻底清除落叶,剪去病虫枝和中下部过密枝,集中销毁。不宜种植过密,棚室加强通风换气,以降低湿度。及时排除田间和花盆积水,浇水不宜多,从盆边浇水,不使茎叶淋水,减少病菌传播和发病机会。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使植株生长健壮,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6)预防大棚内花木发病大棚育苗种植前,彻底清除棚内所有植物,清扫棚室,用药物熏烟等手段严格消毒。严防病苗入室,棚内尽量种植单一花木品种,避免混植,以防交叉传染。早春露地花木萌芽前,彻底销毁棚内病株后,才能开棚,以防病菌孢子传播到棚外。

b、药剂防治:

(1)越冬期用波美3至5度的石硫合剂稀释液喷或涂枝干。注意,瓜叶菊等易受药害的花卉不能施用。地面喷硫磺粉,一般每70平方米使用25克至30克,消灭越冬菌源。

(2)生长期在发病前可喷保护剂,发病后宜喷内吸剂,根据发病症状,花木生长和气候情况及农药的特性,间隔5至20天施药一次,连施2至5次。一季花木,一种内吸剂只能施1至2次。要经常更换农药种类,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经常使用的保护剂有50%硫悬浮剂500至800倍液、45%石硫合剂结晶3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70%代森锰锌400倍液。内吸剂有50%多菌灵500倍液、75%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

(3)病害盛发时,可喷15%粉锈宁1000倍液、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300倍液、2%抗霉菌素水剂200倍液、10%多抗霉素1000至1500倍液。传统药物因反复使用产生使病菌产生抗体,效果锐减,故提倡交替使用。另外也可用白酒(酒精含量35%)1000倍液,每3至6天喷一次,连续喷3至6次,冲洗叶片到无白粉为止。

(4)种植在大棚、温室等保护地内的花木,除了喷上述各种药剂外,还可施熏烟剂和粉尘剂。种植前或结束后要进行空棚消毒,每100平方米用硫磺粉250克、木屑500克,均匀混合,分成10堆,用烧红的煤球或木炭点燃,不能用明火燃烧,关棚一昼夜。在熏蒸过程中要严防火灾。花木生长期熏烟易发生药害,应慎用。植物生长期在发病前用45%百菌清烟剂。

2)叶锈病类(叶锈病、秆锈病、冠锈病、条锈病)

海棠,苹果,黎树,圆柏,玫瑰,菊花,蔷薇,贴梗海棠,芍药,柳树,松树,草坪等锈病

防治:

a选抗病品种

b常用的强效药剂有浩瀚高科螯合复配制剂20%氟硅唑·咪鲜胺、嘧菌·百菌清、

3)炭疽病类(炭疽病)

兰花,牡丹,芍药,山茶等炭疽病

防治:

a加强经营管理措施,促使园林树木生长健壮。

b清除树冠下的病落叶及病枝和其他感病材料,以减少侵染来源。

c利用和培育抗病树种和品种。

d化学防治:在侵染初期,可喷70%的代森锰锌500~600倍液,或1:0.4:100的波尔多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药次数可根据病情发展情况而定。

4)叶斑及叶枯病类(黑斑病、褐斑病等)

月季,芍药,樱花,,菊花,鸡冠花,鱼尾葵,君子兰等叶斑病

防治:

a及时除去病组织,集中烧毁。

b轮作(温室内可换土)。

c不宜对植株喷浇。

d从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止病害扩展蔓延。常用药剂有20%硅唑·咪鲜胺1000倍液,38%恶霜嘧铜菌酯800-1000倍液或4%氟硅唑1000倍液,50%托布津1000倍,70%代森锰500倍、80%代森锰锌400-600倍,50%克菌丹500倍等。要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预防方案

方案一:20%硅唑·咪鲜胺20ml或41%聚砹·嘧霉胺25ml,兑水15公斤,每7—10天1次

方案二:41%聚砹·嘧霉胺20ml+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15ml兑水15公斤,每7—10天1次治疗方案

5)叶部畸形病(缩叶病、叶肿病)

桃缩叶病,杜鹃、梅花、梨树、月季、枸杞、山茶等叶肿病(也叫饼病)

防治:

a初现病状而在病部未形成白色粉状物时,立即摘除感病组织,集中烧毁。不要将带病苗木引入无病区。

b发芽前喷2-5波美度石硫合剂。

c发病前,尤其在抽梢展叶时可喷洒0.5-1%波尔多液或80%代森锌500倍液。发病时喷洒65%的代森锌500倍液,或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3-5次。

6)灰霉病类(灰霉病主要表现为花腐、叶斑、果实腐烂)

仙客来,秋海棠,天竺葵,一品红,瓜叶菊,芍药,月季,四季秋海棠等灰霉病

防治:

a灰霉病初发时一般仅表现在残败花期及中下部老叶,此时使用《奥力克—霉止》或41%聚砹·嘧霉胺,按800-1000倍液稀释喷施,5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2次,即能有效控制病情,使病害症状消失(病部干枯、无霉层),一般7—10不再表现危害症状,7天后外部侵染源及原残留病菌在条件具备时仍可能繁殖,形成再次病害,此时采用预防方案用药,具体为:使用41%聚砹·嘧霉胺按1000倍液稀释喷施,5—7天用药1次,间隔天数及用药次数根据植株长势和预期病情而定。

相关知识

花卉病虫害防治知识普及
芙蓉花几种病虫害的农药防治方法
喜林芋病虫害防治全解析.docx
长春花的病虫害防治知识.pptx
大蒜常见病虫害的农药防治手段
自制土农药防治花卉病虫害
《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标准.docx
花卉病虫害防治培训课程.docx
花生病虫害防治:农药的合理使用.docx
农药销售:海棠病虫害防治产品介绍.docx

网址: 病虫害防治、农药知识(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1480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玫瑰花行业现状及前景 中国玫瑰花
下一篇: 十月份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