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十年禁渔”江豚种群数量稳步增长 全球首份长江追豚地图发布

“十年禁渔”江豚种群数量稳步增长 全球首份长江追豚地图发布

近日,国际小型鲸类保护研讨会在武汉举行。会上发布了全球首份长江江豚追豚地图和赏豚攻略。

以长江江豚为代表的鲸类保护,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具代表性的实践成果之一。随着长江大保护的深入开展,旗舰物种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稳步增长,沿岸居民邂逅江豚已成常态,极大激发了公众对于江豚的好奇心与观测热情。

科考数据显示,2022年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一带。其中,鄱阳湖、洞庭湖各约492头、162头;湖北宜昌以下的长江干流及部分支流约595头。

去年10月,联想集团与中国国家地理联合启动“追豚计划”。一年来,开展了为期数月的江豚分布地调研和观赏地采寻。此次发布的项目成果包含“追豚地图”与“赏豚攻略”两个部分,不仅普及了长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知识,更填补了江豚保护工作中非科研数据领域的空白。其中,“追豚地图”对适宜公众观测江豚的点位进行了详尽汇总。该地图重点聚焦于江豚栖居的长江中下游区域,西起宜昌,东至上海,横跨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在内的多个省市。地图上,不同区域内各江段与自然保护区的江豚数量被细致标注,直观展现了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的恢复态势,让公众能够更直接、生动地感受保护成效。

“赏豚攻略”为公众提供了可实地打卡的追豚指南。该攻略精心规划了恩施—宜昌、荆州—岳阳、九江—上饶、安庆—铜陵、南京五大追豚线路,连通近2000公里。该攻略不仅为公众列出了具体点位和最佳时间,辅以注意事项及拍摄技巧等趣味提示,更以极具人文色彩的笔触描绘了追豚之旅的沿途风光,融入了古建筑的历史韵味、城市风貌的现代魅力以及地道的美食文化,吸引更多自然地理爱好者投身其中。联想研究院武汉研发负责人吕向博表示:“集团通过自己的AI技术和创新形式,让科技真正地服务大众需求,肩负起保护地球、维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

研讨会上,来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小型鲸类专家一致认为,中国“十年禁渔”举措、在长江江豚人工饲养和繁育的技术突破、在长江建立的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等举措有力地推动了长江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为世界鲸豚保护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相关知识

十年禁渔走过第4年,长江的“微笑天使”如何了?
长江江豚迁入海洋馆繁殖基地背后:保护之路的探索与争议
我市启动长江江豚保护主题月活动
江苏将长江江豚等84种野生种群列入红色名录,并公布32种外来入侵物种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海菜花是中国独有的物种,又名海菜,属多年生天然水生植物,,现在也可引种栽培。其花可供观赏,花茎可作健康蔬菜食用,也是草鱼的饵料和农村
国家林草局: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持续恢复
江苏靖江:江豚洄游百鸟安家,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画卷
《长江保护法》要点解读十五:实施流域重点生物保护规划
有一种兰华蜂,在繁殖季节,雄蜂专门采集兰花的香味物质,然后,许多雄蜂聚集在一起,同时将香气释放出来,吸引雌蜂前来交尾,这属于( )
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持续恢复

网址: “十年禁渔”江豚种群数量稳步增长 全球首份长江追豚地图发布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1572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西藏:十年来珍稀野生动物种群呈现
下一篇: 长江禁渔保护成效显著,从“鱼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