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切花月季常见的生理性病害为主线,综述了导致生理性病害产生的温度、水分等环境诱因,相应的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等内源激素的生理性变化,花器官模型中相关功能基因的异常表达。分析了不适宜的温度环境与内源激素变化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月季花器官发育的研究现状,探析花器官特性基因在生理性病害形成中的作用机制,为减少切花月季生理性病害及提高其生产和观赏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切花月季, 生理病害, 花器官发育, 栽培环境, 内源激素, 畸形花
引用本文
石力匀,王 政,李明霞,何松林. 切花月季生理病害及相关性状分子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18, 47(10): 1-6.
使用本文
/ 收藏文章 0 / 推荐导出引用管理器 EndNote|Ris|BibTeX
链接本文:https://www.hnnykx.org.cn/CN/
https://www.hnnykx.org.cn/CN/Y2018/V47/I10/1
相关知识
植物组织培养对月季观赏性状的影响
月季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
月季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月季的组织培养和基因转化研究进展
菊花托桂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及其分子标记
花卉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QTL定位研究进展
切花菊品种表型性状筛选及其分类学意义
综述托桂型切花菊表型性状多样性研究
月季叶部病害的识别及防治
粉色系月季杂交后代花色性状遗传分析
网址: 切花月季生理病害及相关性状分子研究进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17006.html
上一篇: 虫草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
下一篇: 效应因子触发的植物免疫反应全景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