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点式”色彩教学模式研究
□范真
摘要:传统的“条件色规律”教学模式延续至今,使原本丰富生动的
夸张性色彩、变色、变调、换色、反色、意向、抽象”等表现手法运用到色彩训练中,丰富课堂色彩教学内容和表现形式,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与自己相应的适合自己的色彩学习和表现方法。因人而异,顺势利导,激发学生对于色彩世界的情感认识。
1.“自发性色彩”。它是人类最原始的色彩表现手法,原始绘画、民间艺术和儿童画均为以固有色观念为主的自发性色彩。自发性色彩绘画一般不需要专门训练,有一定的色彩感即可。如卢梭的《耍蛇者》就是以固有色手法着色的。中国传统的工笔画和写意画着色也多以固有色为主,即随类赋彩。部分色彩感觉稍弱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重点研究和学习这种表现方法,挖掘出自身艺术潜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方法。自发性色彩训练,可以更多地强调学生造型方面的特点和趣味,以便让他们在造型上凸显自己的个性和美感;更多地通过造型技巧和构图的巧妙处理,让画面饱满、生动、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情趣。
2.“夸张性色彩”。受某种审美情感的支配,对某些色彩做适当的夸张,以表达画家自身的审美感受,意在强化某种色彩感受。纳比派画家博纳尔多用夸张的色彩手法,其作品的色彩感染力要比印象派的更强烈,如博纳尔的油画作品《花园餐室》。后印象派很多画家也多采用这种方法表现画面。这种色彩表现方法,要求学生在掌握条件色规律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大胆的表现,夸张自我感受,重点在色彩色调感觉上给予适度夸张。具体而言,这种色彩表现方法多采用弱互补色彩,加强色彩的对比度,使色调更加绚丽,画面更具有色彩感,强化色彩美感,作品更有自我感受,富有个性。基本功扎实、条件色规律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在这个方面进行探索。
3.“变色”。一是为了更准确地表达审美情感,不变则不足以充分表达;二是更主动地调整改变自然原型的色彩,发挥主体的创造性。变色手法多是在同类色彩中进行变化,尽管变化程度较大,但不能完全脱离自然原型的色彩。凡·高常运用变色手法,如其作品《乡路》,红瓦更红,蓝天更蓝,白云更白,纯度比原型更纯。这种强化变色的处理,使色彩更浓郁、更鲜明,因而更具有表现力。我国著名画家王克举的作品,也多采用这些方法。这种表现方法,更加强调自我感受,可以在条件色规律基础上进行夸张,也可以在固有色基础上进行夸张,表现出色彩的绚丽、激情和火热。此类作品色彩更直接、更质朴,真诚地表现画者自己的内心感受,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4.“变调”。指为了美感的需要使整个画面的整体色调相对于自然原型进行改变。如中国油画家白羽平的作品,多是采用这种表现方法,画面完全根据作品美感的需要进行色相的主观
艺术课堂变得教条死板,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色彩教学效率低下。色彩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艺术个性和专业特点,采用多视角、多方位的教学模式,变一点式为“散点式”,同时,相应地采取多元评价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色彩教学效率。
关键词:色彩教学散点式多元评价激发创造
色彩画教学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基础教学学科之一,多年来,我国院校课堂色彩教学依然延续多年的“条件色规律”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课堂教学单调乏味,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厌学情绪,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在西方艺术史中,以色彩美感著称的大师有一系列响亮的名字,他们从不同的视角,采用丰富多样的表现方法,表现出不同的色彩世界,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和艺术享受。反思今天我们的课堂色彩教学,年复一年,千篇一律,枯燥乏味,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和较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制约着色彩教学的发展,导致色彩教学效率低下。笔者在多年的教学探索中认为,课堂教学应采用“散点式”色彩教学模式,变一点为“散点”,变单一为丰富,激活色彩教学课堂方法,提高色彩教学效率。
一、色彩学习不是模仿自然,而是借助自然和再创造
毕加索在阐述关于对象表现的关系时曾说:“我不是模仿自然,而是面临自然并利用自然。”他所谓的“利用自然”,是把客观对象作为一种参照的客体进行视觉的分解,然后依照主观精神的体验重新加以组合和再创造,创造是“高于生活”的创造。蔡若虹先生曾指出:“理想的美比实际生活更美。”色彩是绘画者精神境界最朴素、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不应有固定的模式。色彩教学应当鼓励学生发挥个人的思维才智和创造力,培养和树立其自身感受的信念与信心,努力破除以单一地模仿客观世界为能事的思维方式。在艺术世界迅猛发展的今天,“条件色规律”依然是绘画基础色彩训练的唯一模式,很难满足学生对艺术基础训练之需和他们那强烈的求知欲。这种色彩教学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介入,缺少了对真实的追问。部分作品虽然比例准确、结构严谨、色调层次变化也很丰富,但却死气沉沉、缺乏生气。很多色感较弱的学生面对“条件色规律”研究时,会感觉困难重重,束手无策,出现厌学情绪甚至丧失色彩学习的信心。
二、“散点式”色彩教学模式
散点,通俗点说就是分散的点。和散点相对立的就是焦点,或者是一点。散点式色彩教学模式,就是突破传统的“条件色规律教学训练”一点独大的局面,采用多点切入,将“自发性色彩、
146
相关知识
28个经典摄影构图:构图界的双胞胎:散点式与重复式构图
写意梅花个性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花卉育种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共性基础上激发个性特点的中国画教学模式——《春秋花语》之管窥
实践教学植物研究(实用20篇)
【教学工作坊】我院举办教学创新大赛培训专题活动
花境是在绿地中的路侧或在草坪、树林、建筑物等边缘配置花卉的一种布置形式,用来丰富绿地色彩。布置形式以( )自然式为主。A点状B带状C片状D散状
韩式鲜花花筒插花教学,韩式花艺设计讲解,韩式花艺搭配花材教学
《花卉育种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索.pdf
论《爱上浪漫》的论文式叙事模式
网址: 散点式色彩教学模式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17456.html
上一篇: 第1集 农作物病虫基础知识 上 |
下一篇: 2018年版《广东省园林绿化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