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 8 卷 第 1 0期 2 0 1 1年 1 0月 长 江科 学 院 院 报 J o u rna l o f Ya n g t z e Ri v e r S ci e n ti fic R e s e a r ch I n s tit u t e Vo 1 2 8 No1 0 0ct 2 O 1 1 文章编号: 1 0 0 1 5 4 8 5 ( 2 0 1 1 ) 1 0 0 0 3 7 0 6 生物浮岛技术的研发历程及在水体生态 修复中的应用 黄薇 , 张劲 。 桑连海 ( 长江科学院 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 武汉4 3 0 0 1 0 ) 摘要 : 由于生物浮岛技术一方面可以有效改善水质环境 , 另一方面还可营造 良好的视觉环境和增加收入, 所以在水 体生态修复中得到广泛应用。介绍了生物浮岛的起源和发展, 对生物浮岛进行了分类, 并回顾了生物浮岛技术在 全球的研究状况, 然后结合其多年的研发和推广应用经验来介绍生物浮岛的关键技术及其在水体生态修复中的作 用 , 旨在说明生物浮岛在水体生态修复中的应用优势 , 并探讨其 日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生物浮岛; 生态修复; 水面种植; 生态浮床; 应用 中图分类号 : X 1 7 1 1 文献标 识码 : A 生物浮岛技术是按照 自然界 自身规律 , 运用无 土栽培技术原理 , 采用现代农艺与生态工程措施综 合集成的水面无土种植植物技术 。以人工方式把高 等水生植物或改良的陆生植物无土种植到富营养化 水域水面上 , 通过植 物根 系的截 留、 吸收、 吸附作用 和物种竞争相克机理 、 水生动物 的摄食 以及栖息期 间的微生物的降解等作用 , 削减水体中的氮、 磷及有 害物质 , 达到水质净化的 目的, 同时营造景观效果并 产生一定 的经济效益 。采用此种技术可将原来 只能在陆地种植 的陆生植物移栽 至水 面, 并 能取得 与陆地种植相仿甚至更高的收获量与景观效果 J 。 目前 , 国内外关 于生物浮岛技术 的提法不尽相 同, 如 “ 人 工 生物 浮 床 ” 与 “ 人 工 浮 岛” 、 “ 水 面种 植” 、 “ 人工浮床” 、 “ 生物浮床” 、 “ 生态浮床 ” 、 “ 浮床 无土栽培” 等概念均属于同一范畴 。 1 生物浮 岛起 源 在富营养化水体处理 的各种技术 中, 由于生态 修复技术是借助生态系统 自身 良I生 循环机理来对污 染水体进行修复 , 其对处理系统 的人为干预最少 , 副 作用最小 , 所以得到大众认可。其中, 生物浮岛技术 是一种典型的营造 良性营养循环链的水体生态修复 技术。早期的生态浮岛技术大都采用单一的水生植 物或多种水生植物组合来营造良好景观及为鸟类提 供栖息场所, 也称为人工浮岛。1 9 7 9年德国 B E S T MA N公司建造 了世界上最早 的用于水处理的生物 浮岛 ; 2 0世纪 8 O年代 , 美 国开始利用多种鱼类养 殖废水水培生产生菜 、 西红柿 、 草莓和黄瓜等蔬菜及 风信子等花卉 ; N a t h a l ie等用商业化深液流( N T F ) 水 培系统飘 浮栽培 毛曼佗 罗( D in n o x ia ) 净化修 复生 活污水 , 取得 了较好 的效果 ; 9 0年代 中期人工 浮岛 被 13 本学者广泛认识 , 并应用 于湖泊治理 ; 我国 的一些学者从 2 0世纪 8 O年代起也对植物浮床技术 开展 了一些相关研究 , 主要是在生物浮 岛技术的作 物遴选 、 处 理效果 加 “ 、 净 化机 理 、 克藻作 用 等方面开展了研究 。随后 , 生物浮岛技术逐渐 为我 国学者所接受 , 应用于我国的水体生态修复项 目。 2生物浮岛种类 目前 , 将生物浮岛按照浮床材料和结构的不 同 可分为很 多种 , 如 : 竹制浮岛 、 组合 式浮岛、 线栽浮 岛、 泡沫式浮岛 、 塑料式浮岛等等。但是 , 大多学者 按照浮岛上的植物是否接触供试水体将浮岛分为干 式浮岛和湿式浮岛 2大类 。 2 1干式浮岛 干式浮岛是一种植物不直接接触供试水体的浮 岛, 植物和水体之间通过一种介质来进行营养传输 和固定作物 。一般来说 , 由于作物不 与水直接接 触 , 所以浮岛的水处理能力有限。但 是这种浮 岛具 收稿 日期 : 2 0 1 1 - 0 9 0 2 基金项 目: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 目( 2 0 0 9 GB 2 3 3 2 0 4 8 4)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 科研业 务费支 助项 目( C K S F 2 0 1 0 0 0 5) 作者简介: 黄薇( 1 9 5 8 一 ) , 女, 上海市人 ,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流域水资源管理研究, ( 电话) 1 3 9 7 1 1 7 8 6 2 7 ( 电子信箱) h u a n g w e i ma il c r s r i c r l o 3 8 长江科 学院 院报 有较大的浮力 , 其上往往种植较大型的园艺植物 , 由 此为鱼类和鸟类提供更大的栖息空间 , 所 以这种浮 岛一般使用经久耐用材料制成 , 目的主要是用于改 善景观以及提供鱼虾产卵场所或者为鸟类提供栖息 地 。由于其一般不是 以净化水体为主要 目的, 且制 作成本及技术要求较高 , 所以在水体生态修复领域 中应用有限。 2 2 湿式生物浮岛 湿式生物浮岛故名思义就是栽种的作物直接接 触水体 , 通过作物吸收水体 中营养物质的一种浮岛。 按照其浮力来源方式可分为组合式及一体式 , 如果 浮力来源于栽培 固定基质 , 这种浮岛属于一体式浮 岛, 如泡沫浮岛、 木质浮岛、 椰壳纤维浮岛等等 ; 如果 浮岛是 由浮力装置和栽 培固定装置组合 而成 , 这种 浮岛属于组合式浮岛, 如组合式竹制浮岛、 组合式飞 碟浮岛、 P V C管式线栽浮岛等等。 3 生物浮岛的研究现状 3 1 国外研 究现 状 真正意义上用于水环境治理技术的浮床技术最 先是由德国提出来的, 1 9 7 9年由德 国建造 出最早的 人工浮岛 s ch w im m k a m p e n( fl o a t in g ca mp u s ) 。 自2 0 世纪 8 0年代末以来 , 为了改善水库 、 湖泊 、 饮用水源 地 的水质 , 日本 、 欧美等发达国家采用了植物生态浮 床技术治理水域 , 开展了一系列 的相关研究 , 并取得 了较好 的治理效果 7 1 。1 9 8 2年 开始 , 日本在 慈贺 县琵琶湖建造了人工浮岛, 在修复水体的同时, 为鲤 鱼、 鲫鱼、 诸子等鱼类提供 了孵卵场 , 取得 了较好的 效果。到 9 0年代 中期人工浮岛已被 日本环境及湖 泊科学家广泛认可 。随后 , 生物浮岛技术的研究在 全世界范围内展开。 3 2国内研究现状 我 国早期的生物浮岛研究始于 8 0年代 , 中科院 南京湖泊与地理研究所 、 福建农科院等单位 , 以聚苯 乙烯发泡板作为浮岛载体 , 铺上泥后种植水稻 , 或以 聚苯乙烯作为浮体主材料, 辅以竹条、 丙烯袋、 塑料 薄膜等构成浮体栽培床种植各种植物 , 为 自然水域 植物栽培做 了有益的尝试 。同期 , 李止正等 2 0世纪 8 0 年代初结合太湖治理在太湖大水面无土栽培了 3 9种高等陆生植物 , 所试植物均能正常生长 , 在 改 善水环境的同时, 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果 , 这为水上 种植技术的推广提供 了强有力 的依据。2 O世纪 9 0 年代 初 , 戴 全 裕 等 利 用 丝 瓜 ( L u f a cy l in d r ica l R o e m ) 、 水芹菜 ( O cn a n t h e j a v a n ica D C ) 、 水雍菜 ( I p o m o e a a q u a t ica F o r s k) 、 西洋 菜 ( N a s t u r t iu m o f fici n a l e R B ) 、 金针菜 ( H e me r o ca l l is f u l v a L ) 及其它花卉 和蔬菜等经济作物净化酿酒废水, 取得了很好的环 境效益 、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 自1 9 9 1 年以来 , 我国利用人工浮床技术在大型 水库 、 湖泊 、 河道 、 运河等不 同水域 , 成功种植 4 6个 科的 1 3 0多种陆生植物 , 累积面积 1 0余公 顷, 其 中 大面积单季水稻每公顷产量在8 5 t 以上 , 最高可达 1 0 0 7 t , 美人蕉 、 旱伞草 等花卉 比在陆地 种植取得 了更好的群体和景观效果 1 9 , 2 0 1 。 4 生物浮岛技术的研发及应 用实例 4 1 基本情况 围绕着富营养化水体 的生态修复这一科学 问 题 , 长江科学 院水资 源综 合利用研 究所 ( 以下简称 水资源所 ) 所确立了以湖 区循环农业关键技术 和藻 类水华综合治理技术为核心的水资源保护与生态修 复研究方 向, 并组建水生态研究试验室和水生态实 验园, 在这一研究方 向上进行 了一系列营造 良性 营 养循环的农业发展模式及富营养化水体水华控制技 术的相关研究 。 2 0 0 5年 , 长江科学院水资源所与相关高等院校 联合 , 成功申请到科技部科研 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 项“ 湖区循环农业关键技术研究” 项 目。借助课题 支撑 , 成功开发出以生物浮岛水上农业技术和有机 固废转化技术为核心 的循环农业关键技术体 系, 在 富营养化水体治理方面探索 出了一条基于资源利用 的生态农业治理模式。循环农业关键技术是以富营 养化水体为研究对象 , 借助生物浮岛载体将农作物 转移到水面栽培 , 利用植物根系的吸收 、 吸附作用和 根际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 , 将污染水体中的氮 、 磷 等物质转化成优质农产 品, 将浮 岛终端植 物残体制 成有机肥 , 实现了富营养化水体中氮 、 磷等污染物质 的循环利用 , 在改善水环境的同时, 也创造 了一定经 济效益 , 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依托该套技术 , 水资源所在近 5年 内成功申请到 3项科技部农业科 技成果转化资金项 目和 1 项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 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 通过这些项 目的实施 , 获得了 一 批丰硕 的成果。已成功遴选出适应不同水质特性 的耐污植物 5 0多种 , 成功攻克了冬季浮岛植物难存 活的难题 ; 设计开发 了 l 0多种形式的浮 岛, 既 可适 应不 同水体需求 , 又可降低单位面积的浮岛生产 费 用 ; 申请 国家专利 5项 , 在 国内核心期 刊发表论 文 1 0多篇 ; 在 2 0 1 0年第七 届 中国东盟博览会农村先 第 1 0期 黄薇 等 生物浮岛技术的研发历程及在水体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3 9 进适用技术 暨高新技术展览会 上 , “ 湖 区循环农业 关键技术” 研究成果赢得 了国内外专家和学者 的好 评 , 荣获主办方颁发的优秀参展项 目奖 。 4 2 主要的关键技术 4 2 1 植物遴选技术 生物浮岛技术之所以能进行水体修复 , 浮岛上 的植物起着决定性 的作用 。植物的选择既要满足环 境适应性要求 , 又要具有生物量大的特点 , 使之可以 最大限度地吸取水 中营养物 , 使水体得 到改善 。 图 1为经过 6 0 d的种植周期后 , 选出生物量生长较 大的 8种作物生长量的对 比。其中水生竹叶菜的生 长量最大, 可接近 3 0 k g m , 生长最小 的是水花生 , 也可达 2 0 k g m 左右 。 图 1 6 0 d种植周期后 不同浮岛作物的生长量 比较 F ig 1 Bio ma s s g r o wt h wit h in 6 0 d a y s o f d if f e r e n t BF I p l a n t s 到 目前为止 , 经过长期的室 内和大 田实验后 , 已 经遴选出一批能适宜于不同地区 、 不 同季节 、 不同水 体 、 不 同功能及不同需求的浮岛植物品种 , 并根据研 究成果对植物进行季节搭 配、 种属搭 配、 景观搭配 、 确保生物浮岛技术在进行水体生态修复时全年都能 发挥作用 。 4 2 2 浮床制作技术 生物浮岛技术发展至今 , 浮床材料的选择和浮 床制作技术一直是众 多学者研究 的热点之一。浮床 材料选择须充分考虑浮床的耐久性 、 经济性 、 环境敏 感性 、 浮力等问题 , 浮床制作要兼顾 稳定性 、 灵 活性 等 问题 。通过一系列 的试验研究 , 已成功开发 了六 代浮床 , 从最初的“ 泡沫一代 ” 浮床 , 发展到后来 的 线栽浮岛 、 瓶栽浮岛、 纯竹生态浮岛、 可再生材料 浮 岛、 叠式浮岛以及组合浮岛等 四代 、 五代 和六代生物 浮岛。各项研究成果不仅使浮床材料及制作技术朝 着成本低的方向发展 , 而且也朝着环境友好 型等方 向发展 , 大大推动了生物浮岛研究成果的可应用性 , 使不同的对象更易接收。 4 2 3 作物的栽培技术 浮岛作物 的栽培技术也是生物浮岛的关键技术 之一 。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 , 积 累了丰富的作物栽 培技术方面的经验 。针对不 同作物可选择适宜的浮 床种类及适宜 的栽种密度 、 移栽时间、 种植周期及收 割方式等等。浮床作物 固定方法 由原来 的基质固定 发展到现在的卡位 固定及绳栽固定 , 大大提高 了种 植效率 ; 作物种植方式由最初 的单一种植 , 发展到现 在的混合种植 , 四季搭配种植 , 最大可能地实现对水 体 的修复和美化效果。 4 2 4 栽培残体的处理技术 生物浮岛每年都会产生大量植物残体 , 如果不 予处理 , 就会在水中腐烂分解 , 营养物质又会重新 回 到水体 , 造成新 的富营养化现象 。针对这一 问题进 行 了植物残体处理技术研究。研究主要从 2个方面 进行 : 一方面 , 通过农牧对接技术来处理浮岛上的植 物残体 ; 另一方面 , 采用 自制的生物反应器 , 通过微 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 , 将植物残体分解转变成富含 有机质和含有一定量氮 、 磷 、 钾 等营养元素 的有机 肥 , 实现营养物的循环利用。经过安全检测 , 由浮岛 终端植物残体制成的饲料和通过生物发酵制作的有 机肥 , 5种 重金属和亚硝酸盐含量均远低于 国家有 关标准, 说明生物浮岛的农牧对接技术 和生物发酵 技术可行。 4 3推广应用 4 3 1 生态修复效果 生物浮岛发展至今 , 蔬菜 、 景观花卉 、 油料作物 、 乔木等作物均可被选为水面种植 的品种 , 其 中以竹 叶菜为代表的水生蔬菜经推广后 , 得 到老百姓的亲 睐。野外大 田试验研究 结果显示 , 每平方米 的竹叶 菜浮岛在一个种植周期( 41 0月) 内可吸收氮约为 7 7 3 2 g , 吸收磷约为1 0 8 9 g 。同步进行的 1 2 0 d的 室内的半封闭小型水体栽培水生竹叶菜、 生菜、 油菜 及水芹菜浮岛的定量试 验研究显示 , 受试水体的初 始 总氮 和 总磷 浓 度 分 别 为 3 2 7 8 mg L和 4 2 3 m g L , 封闭水体 的体积为 5 O L , 具 体试验水 质变 化 结果如图 2和图 3所示 。 由图 2 、 图 3可 以看出 , 4种作物均有不同程度 的氮磷去除率, 其中去除效果最好的为水生竹叶菜 和油菜 , 氮和磷 的去除率均 达到 6 0 左右 , 由于生 菜生长周期短 , 且生物量生长比较少 , 所以氮磷去除 率相对较低 , 但也 达到 4 0 左右。 由此 可见 , 生物 浮岛技术在水体氮磷等营养物质去除方面效果明 显 4 0 长江科 学院 院报 试验天数 d 图 2不同植物对水体 中总氮含量的变化 Fig 2 Ch an ge s of nit r o ge n c o nt e n t in wat er wit h diffe r e nt pl a nt s 试 验 天 数 d 图 3不同植物对水体 中总磷 含量的变化 F ig 3 Ch a n g e s o f p h o s p h o r o u s co n t e n t in wa t e r wit h diffe r e n t p l a nts 生物浮岛技术具有 良好 的水体净化功能 , 兼有 美化景观 、 营造生物栖息地等多种生态效果。根据 我们 的研究成果 , 采用我们制作 的浮岛和遴选 的植 物 , 实现 了 1 m 的生物浮岛在一个周期 内, 可以将 3 51 3 0 m 的水从 V类净化为 类水 ; 一个面积为 6 6 6 7 m 、 深2 0 m的富营养化池塘 , 只需种植 1 0 0 3 8 0 m 的浮岛植物 , 即可以在 1年 内恢复其农业功 能 , 生态效益显著。 4 3 2 应用效果 到 目前为止, 长江科学院水资源所在生物浮岛的 推广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在江夏、 洪湖、 汉 阳等地区建立了多个试验示范基地。结合中试基地 的水环境现状 , 因地制宜设计制作低成本栽培载体 , 因时制宜配置植物 , 增强 了技术成果 的应用效果 ; 通 过短期培训、 现场技术指导 , 发动当地农 民积极参与, 培养了一批技术娴熟的农民技术骨干 , 为生物浮岛技 术的推广应用奠定 了基础。通过开展 的一系列技术 推广工作, 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在改善水环境的同时, 激发了农 民应用生物浮岛技术修复水体 的积极性 , 真 正实 现 了社 会 和 环境 效 益 “ 双 赢”的局 面 ( 图 4 、 图 5 ) 。 5研 究展 望 综上所述 , 结合 国内外关于生物浮岛技术的研 图 4 因地制宜设计制作浮岛 Fig 4 The de s ig n o f BFI a c cor d ing t o t he l o cal con dit ion 图 5推 广 应 用效 果 F ig 5 Ap p l ica t io n r e s u l t o f B FI 究现状 , 认为今后生物浮 岛技术的研究应 向以下几 个方向发展。 ( 1 )植物的遴选方面的研究 : 当前对于越冬浮 岛植物的研究不够充分 , 生物浮岛的研究基本都在 春季至秋季进行 , 很少有关于冬季生物浮岛水体修 复的研究。但是浮岛如果应用在水体生态修复案例 中, 则应多开展遴选适宜于冬季种植 的作物 , 避免 因 断季而影响生态修复的效果。 ( 2 )生物浮岛载体方面的研究 : 目前生物浮岛 的种植和收割基本都是纯手工操作 , 这种操作难度 较大 , 并且劳动输入 比较密集 , 今后生物浮岛的制作 和植物收割技术应朝着规模化 、 机械化的方向发展 , 从而真正实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 。 ( 3 )封闭系统营养循 环定量研究 : 目前生物浮 岛对营养物质的去除机理都是基于表观现象或者是 基于宏观作物吸收来考虑的, 这种角度有利 于直观 表示作物对水体中营养物质的去除, 但是由于缺乏 封闭系统的定量研究 , 基于生物浮岛的生态 系统营 养物质 的流向很难说 明。 ( 4 )生态系统 间交互影 响研究 : 目前研究较多 的是生物浮岛用于纯粹处理某一污染水体 , 而对于 水下养殖 , 水面浮岛的集养殖 、 去污为一体的清洁生 产系统的研究较少。今后研究基于生物浮岛的生态 5 O 5 O 5 0 5 0 5 0 4 4 3 3 2 2 l l O 一 一 邑 _鲁姐蘧 第 1 0期 黄薇 等 生物浮岛技术的研发历程及在水体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4 1 系统间不 同生物 间的交 互作用研究 也会是一个 重 点 。 参考文献 : 1 任照阳, 邓春光生态浮床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J 农业环境科学学 报,2 0 0 7 ,2 6( 增 刊) :2 6 12 6 3 ( R E N Z h a o y a n g ,D E N G C h u n g u a n g A p p l i ca t io n o f E co l o g ica l F l o a t in g B e d T e ch n o l o g y J J o u r n a l o f A g r o E n v ir o n m e n t S ci e n ce , 2 0 0 7 , 2 6( S u p ) : 2 6 12 6 3 ( in C h in e s e ) ) 2 杨婷婷河蚌挂养与植物浮床集成技术在苏州重污染 河道中净化模式的探讨 D 南京:河海大学 , 2 0 0 7 ( Y A N G T i n g - t in g R e s e a r ch o n P u fii n g Mo d e C o mb i n in g F il t e r F e e d e rs a n d P l a n t F l o a t in g b e d in S u z h o u H e a v y P o l l u t e d R iv e r D N a n j i n g :H o h a i U n iv e r s i t y , 2 0 0 7 ( i n C h i n e s e ) ) 3 井艳文, 胡秀琳,许志兰,等利用生物浮床技术进 行水体修复研究与示范 J 北京水利,2 0 0 3 ,( 6 ) : 2 0 2 2 ( J I N G Y a n w e n ,HU X i u l in ,X U Z h i l a n ,e t a 1 S t u d y a n d De mo n s t r a t io n o n t h e Ap p l ica t io n o f B io l o g ica l F l o a t i n g B e d in Wa t e r E co l o g i cal R e s t o r a t io n J B e r i n g Wa t e r R e s o u r ce s , 2 0 0 3 ,( 6 ) : 2 0 2 2 ( in C h i n e s e ) ) 4 陈荷生, 宋祥甫, 邹国燕利用生态浮床技术治理污 染水体 J 中国水利,2 0 0 5 , ( 5) :5 05 3 ( C H E N He s he n g,S ONG Xia n g f u,ZOU Gu o y a nTr e a t me n t in W a t e r B o d ie s P o l l u t io n b y Eco l o g ical F l o a t in g Be d T e ch n o l o gy J C h in a Wa t e r R e s o u r ce s , 2 0 0 5 , ( 5 ) :5 0 5 3 ( in C h i n e s e ) ) 5 代培, 吴小刚,张维昊 ,等人工生物浮岛载体的 研究进展 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 0 0 6 , 3 1 ( 6 ) :1 3 1 6 ( D A I P e i, wU X ia o g a n g ,Z H A N G We i h a o ,e t a 1 De v e l o p me n t in t h e S t u d y o f Ma n ma d e F l o a t in g C u l t u r e I s l a n d s C a r r i e r J E n v i r o n me n t al S ci e n ce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 2 0 0 6 , 3 1 ( 6 ) : 1 31 6 ( in C h i n e s e ) ) 6 赵祥华 ,田军人工浮岛技术在云南湖泊治理中的 意义及技术研究 J 云南环境科学 , 2 0 0 5 , 2 4 ( 增刊 1 ) :1 3 01 3 2 ( Z H A O X i a n g h u a , T I A N J u n R e s e a r ch o n Ma n ma d e F l o a t in g I s l a n d T e ch n o l o gy Ap p l i e d i n L a k e Wa t e r T r e a t m e n t J Y u n n a n E n v ir o n m e n t al S ci e n ce , 2 0 0 5 , 2 4 ( S u p 1 ) :1 3 01 3 2 ( i n C h i n e s e ) ) 7 郭培章,宋 群 中外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案例研究 M 北京 : 中国计划出版社, 2 0 0 3 ( G U O P e i z h a n g , S O N G Q u n C a s e S t u d y o f T a ck l i n g Wa t e r E u t r o p h i ca t i o n i n C h i n a a n d A b r o a d M B e i j in g :C h i n a P l a n n i n g P r e s s , 2 0 0 3 ( i n C h in e s e ) ) 8 V O L L E N WE I D E R R A E l e m e n t al a n d B i o ch e m ical Co mp o s it io n o f Pl a n kt o n Bio ma s s: S o me Co mme n t s a nd E x p l o r a t io n s J A r ch H y d r o b io l ,1 9 8 5 , 1 0 5 :1 1 2 9 9 卢进登, 帅芳敏, 赵丽娅 , 等人工生物浮床技术治理 富营养化水体的植物遴选 J 湖北大学学报 ( 自然 科学 版 ) , 2 0 0 5 , 2 7( 4) :4 0 24 0 4 ( L U J i n - d e n g , S HUAI F a n g min,Z HAO L i- y a ,e t a 1 C h o o s in g P l a n t s f o r T r e a t in g E u t r o p h ic W a t e r b y A r t ifi cia l F l o a t in g R a f t s J J o u rna l o f H u b e i U n i v e r s it y ( N a t u r al S cie n ce ) , 2 0 0 5 , 2 7 ( 4 ) : 4 0 2 4 04 ( i n C h i n e s e ) ) 1 0 宋祥甫 , 邹国燕, 吴伟明, 等浮床水稻对富营养化水 体中氮、 磷的去除效果及规律研究 J 环境科学学 报, 1 9 9 8 , 1 8( 5) : 4 8 94 9 4 ( S O N G X i a n g - f u ,Z O U G u o y a n ,W U W e i min g ,e t a 1 S t u d y o n t h e Re mo v a l Ef f e ct a n d Re g u l a t io n o f Rice P l a n t s o n F l o a t in g B e d s t o Ma in N u t ri e n t s N and P in E u t r o p h ica t e d Wa t e r B o d ie s J A ct a S ci e n t i a C i r cu m s t a n t ia ,1 9 9 8 ,1 8 ( 5 ) : 4 8 9 4 9 4 ( i n C h in e s e ) ) 1 1 高阳俊 , 孙从军2种浮床植物对大清河水质净化效 果的研究 J 安徽农业科学 , 2 0 0 9 , 3 7( 7 ) : 3 1 8 3 3 1 8 5 ( G A O Y a n g - j u n ,S U N C o n g - j u n E f f e ct o f T w o K in d s o f P l a n t s o n t h e W a t e r P u ri fi ca t io n o f Da q in g h e R iv e r J J o u rna l o f A n h u i A g r i cu l t u r a l S cie n ce s , 2 0 0 9 , 3 7 ( 7 ) : 3 1 8 3 3 1 8 5 ( i n C h i n e s e ) ) 1 2 郭沛涌, 朱荫湄, 宋祥甫, 等陆生植物黑麦草对富营 养化水体修复的围隔实验研究 氨氮的净化效果及其 动态过程 J 浙江大学学报( 理学版 ) , 2 0 0 7 , 3 4 ( 1 ) : 7 6 7 9 ( G U O P e i y o n g ,Z HU Y in me i,S O N G X i a n g - f u,e t a 1 Re me d ia t io n o f E u t r o p h ic W a t e r b y T e rre s t r ial P l a n t in E n cl o s u r e:t h e P u ri fi ca t io n E f f e ct an d D y n a mic P r o ce s s e s o f L o l iu m Mu l t ifl o r u m for R e mo v in g N H3 - N J J o u mal o f Z h e j i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cie n ce E d it io n ) , 2 0 0 7 , 3 4 ( 1 ) : 7 6 7 9 ( i n C h i n e s e ) ) 1 3 郭沛涌, 朱荫湄, 宋祥甫 , 等陆生植物黑麦草对富营 养化水体修复的围隔实验研究一 总磷的净化效果及其 动态过程 J 浙江大学学报( 理学版) , 2 0 0 7 , 3 4 ( 5 ) : 5 6 0 5 6 4 ( G U O P e i y o n g , Z H U Y in - me i, S O N G X i a n g f u,e t a 1 Re me d ia t io n o f Eu t r o p h ic W a t e r b y T e rr e s t r ial P l a n t in E n cl o s u r e:t h e P u ri fi ca t io n E f f e ct an d Dy n a mic P r o ce s s e s o f L o l iu m Mu h ifl o r u m for R e mo v in g P h o s p h o r u s J J o u rnal o f Z h e j i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ci e n ce E d it i o n ) , 2 0 0 7 , 3 4 ( 5 ) : 5 6 0 5 64 ( i n C h in e s e ) ) 1 4 陈立靖, 顾静, 张饮江 , 等从浮游藻类的变化分析 人工浮岛在治理上海白莲泾中的作用 J 水产科技 情报 , 2 0 0 8 , 3 5( 3) : 1 3 51 3 7 ( C H E N L i- j i n g ,G U J i n g , Z H A N G Y i n - j ia n g ,e t a 1 A n a l y s i s o n t h e R o l e o f A r t i ficia l F l o a t i n g I s l a n d in H a rne s s i n g B a il ia n j in g , S h a n g h a i f r o m t h e C h a n g e s o f P l ank t o n ic S e a w e e d J F is h e ri e s S cie n ce & T e ch n o l o gy I n f o r ma t io n,2 0 0 8, 3 5 ( 3 ) : 1 3 51 3 7 ( in C h in e s e ) ) 1 5 丁则平日 本湿地净化技术人工浮岛介绍 J 海河 水利, 2 0 0 7 ,( 2 ): 6 3 6 5 ( D I N G Z e p i n g I n t r o d u ct i o n 4 2 长江科学院院报 2 0 1 1年 o f Ma n Ma d e F l o a t in g I s l a n d w it h Ma r s h l a n d P u ri f y in g T e ch n o l o g y in J a p a n J H a i h e Wa t e r R e s o u r ce s , 2 0 0 7 , ( 2 ): 6 3 6 5 ( in C h i n e s e ) ) 1 6 N A K A M U R A K,S I MA T A N I Y Wa t e r P u rifica t io n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E n h a n ce me n t b y t h e F l o a t i n g We t l a n d C f I n t e r n a t io n al A s s o ci a t io n o n Wa t e r Q u ali t y P r o ce e d i n g s o f t h e 6 t h I A WQ A s ia P a ci fic R e g i o n al C o n f e r e n ce i n K o - r e aS o u l ,Ko r e a Ma v 2 023, 1 9 9 7: 4 661 1 7 佚 名,介 绍 E t 本 的湿地净化技术人工 浮岛 ( A F I ) J O L ( 2 0 0 6 0 31 6 ) 2 0 1 1 0 8 2 6 h t t p: wwws t u da n e t Co n s t r uct s 06 031 6 08 3 8 42 83 2 h t m1 ( A n I n t r o d u ct i o n t o We t l a n d P u rifica t i o n T e ch n o l o gy:M a n m a d e F l o a t i n g I s l a n d ( A F I ) J O L ( 2 0 0 60 3 1 6 ) 2 0 1 I 一0 8 2 6 ( i n C h i n e s e ) ) 1 8 戴全裕, 陈源高, 魏云 , 等水培经济植物对酿酒废 水净化与资源化生态工程研究 J 科学通报, 1 9 9 6 , 4 l ( 6 ) : 5 4 75 5 1 ( D A I Q u a n y u ,C H E N Y u a n g a o , W E I Yu n e t a 1 T h e P u r ifi ca t io n a n d Re cy cl in g o f B r e w cr y Wa s t e w a t e r b y Wa t e r C u l t i v a t e d P l a n t s J C h i n e s e S ci e n ce B u l l e t in ,1 9 9 6 , 4 1 ( 6) :5 4 75 5 1 ( i n C h i n e s e ) ) 1 9 叶居新试论资源环境和人类生存 J 环境与开发 , 1 9 9 1 ,2 ( 6) :15 ( Y E J u x i n D i s cu s s io n o n R e s o u r ce E n v ir o n m e n t a n d H u m a n L i v i n g J E n v i r o n m e n t and E x p l o i t a t io n ,1 9 9 1 , 2 ( 6 ) : 1 5 ( in C h i n e s e ) ) 2 0 WO L V E R T O N B C ,MC D O N A L D R C B io a ccu m u l a t io n a n d De t e ct io n o f T r a ce L e v e l s o f Ca d iu m in Aq u a t ic S y s - t e ms b y E ich h o r n i n a C r a s s ip e s J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He a l t h P e r s p e ct i v e s , 1 9 7 8 ,( 2 7 ): 1 6 1 1 6 4 2 1 桑连海, 黄薇 , 陈进, 等水培芹菜的植物学特征 及环境效益分析 J 长 江科 学院院报,2 0 0 9,2 6 ( 7 ) :1 11 3 ( S A N G L ia n h a i,H U A N G We i,C HE N J in,e t a 1 An aly s is O D B o t a n y C h a r a ct e ri s t ics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B e n e fi t s f o r Wa t e r C u l t i v a t e d Oe n a n t h e J a v a n i ca l J 1 J o u rnal o f Y a n g t z e Ri v e r S cie n t i fi c Re s e a r ch I n s t i t u t e , 2 O 0 9 , 2 6 ( 7 ) :1 11 3 ( i n C h i n e s e ) ) 2 2 卢进登, 陈红兵, 赵丽娅, 等人工浮床栽培 7种植物 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长特性研究 J 环境污染治 理技术与设备,2 0 0 6 , 7( 7 ) : 5 86 1 ( L U J i n d e n g , C HE N Ho n g b in g , Z HAO L i y a,e t a 1 S t u d y o n t h e Gr o wt h Cha r a ct e ri s t ic o f Se v e n Pl a n t
相关知识
生态浮岛技术及其在富营养化水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水产养殖水体修复与净化最新浮岛技术
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江津水生态修复生态浮岛种植公司
浅谈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的运用
ESB——生态演替式水体修复技术
生态组合技术净化城市景观水体的现场试验研究
千屈菜生态浮床对景观水体的净化作用
2020年生态生物方法水体修复技术
湖泊水体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要点
网址: 生物浮岛技术的研发历程及在水体生态修复中的应用.pdf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18211.html
上一篇: 人工水草技术在波罗江生态修复中的 |
下一篇: 生态修复技术在现代园林艺术中的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