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今天云南的教育,就是抓云南未来的发展。云南129个县内,仅义务教育阶段就有近万所学校。这些学校是实现云南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单位,也是解答云南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等核心问题的关键。即日起,云南网、“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联合云南省16个州(市)级学习平台推出“聚焦云南县域教育”系列策划,展现一批县域内的特色学校,了解它们在探索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的努力与成果……
腾冲市和顺镇中心小学位于云南保山腾冲市,坐落在和顺古镇内,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2000年8月从宗祠迁入现址。学校现有教学班10个,在校学生307人,教师20人。
和顺镇中心小学校园
“爱国池”畔,思奇少年红歌合唱团在激昂地演唱红色歌曲;“红色图书角”边,孩子们在静静地品读红色绘本;红色课堂上,老师用小故事讲述大哲理,带领孩子们走近艾思奇的《大众哲学》……
和顺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艾思奇的故乡,如今,因艾思奇而播撒下的红色与哲学的火种依旧在和顺镇中心小学生生不息。
“之所以要把《大众哲学》引进课堂,是因为我们希望用通俗易懂的事例、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逐步启迪孩子们的哲学智慧,这也是我们为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切实探索的思政教育新课型。”和顺镇中心小学校长张君超表示。
学生瞻仰艾思奇塑像
学校充分发挥地方文化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以“哲人故里娃,做好哲人后”为己任,积极探索校本主题思政课,形成了特色有效的思政课新形式。
依托和顺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学校坚持“以文化人”,扣好“优秀文化扣”。书法室里,孩子们在和顺青年书法家李云翔老师的指导下一笔一画认真书写;操场上,和顺舞狮传承人钏相蔚老师在悉心教授孩子们舞狮的技巧和方法;翰林桥下,孩子们气沉丹田,心神合一地跟着精神矍铄的李祖喜老师练习太极;悯农餐厅里,藤条在孩子们灵巧的手中穿梭。“我参加学校藤编组已经两年多了,我非常喜欢藤编,我觉得我们和顺的孩子不能把这个老手艺给丢了。”藤编社团的张子勋同学说。
中华传统文化课堂
学校还把课堂搬到古镇里,“以行塑人”,让学生在“行走的课堂”里扣好“文明风尚扣”。组织学生在学校导游社团“小导游”的带领下,到和顺家风文化长廊、李氏宗祠、刘氏宗祠等地标聆听家风故事,感悟“里巷坊门”邻里和睦、“灯芯石路”敬老孝亲的含义;到艾思奇纪念馆、艾思奇墓、和顺小巷大月台寻访艾思奇、讲解艾思奇、宣讲艾思奇。同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向居民、店铺、游客发放古镇保护宣传单,捡拾垃圾、劝导不文明行为。导游社团的马青青老师说:“‘小导游带你游和顺’的实践课堂充分让和顺孩子了解家乡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激发他们探求侨乡文化的浓厚兴趣,为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下了基础。”
实践活动现场
和顺镇中心小学始终坚持“彰显和顺特色 突出文化育人”的教育定位,不断探索“弘扬思奇文化 培养时代新苗”思政课新形式,并注重“红色地标”建设,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先后获评教育部“乡村温馨校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学校”“云南省文明校园”“云南省优秀少先队集体”“保山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学实践先进学校”“保山市现代教育示范学校”等。
【校园花絮】
“爱国池”
“美德墙”
学生在户外阅读
课堂
统筹:锁华媛 张正
策划:唐莉娜 和晓 杨彪
文稿:林玲 马青青 白芯源
美编:林玲 董正东 张艳萍
视频:董正东 杨思然
素材来源:腾冲市融媒体中心 腾冲市教育体育局
相关知识
聚焦云南县域教育|腾冲和顺镇中心小学:让思政新芽在哲人故里拔节生长
行走的思政课:张桂梅思政大讲堂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分课堂在昆阳张良花卉专业合作社开讲
关于加快建设云南健康特色小镇的若干思考
课程思政丨播种理想:植物学课程的思政之花
花的组成与形态实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云南腾冲:大健康产业开出“致富花”
[课程思政示范教学设计]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引活水,灌溉课程思政之花——我校开展教师业务学习
【课程思政系列之五】让化学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将思政元素融入“化学原理”课程教学
疫情终会尽,陌上花似锦——记新开镇中心小学网络教学经验交流会
网址: 聚焦云南县域教育|腾冲和顺镇中心小学:让思政新芽在哲人故里拔节生长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1872.html
上一篇: “品质教育 学在南宁”大家谈(七 |
下一篇: 双创中心、梦幻花园、乐业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