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有许多市民注意到在每天清晨和傍晚,都有成群的燕子围绕钟楼盘旋,场面十分壮观。有人甚至为这种景象起了个名字叫“百燕归巢”,人们在感叹这一美景的同时,也有市民担心如此多的燕子栖息在钟楼里,这座600岁的古建安全吗?记者昨天走访了多位文保专家,他们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许多燕子围绕着钟楼飞舞。 记者 张宇明 摄
盘旋的燕子并非都“住在”钟楼里
“市民们说的‘百燕归巢’,我们也注意到了,尤其是在夏天的傍晚,成群的燕子围着钟楼盘旋,确实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钟鼓楼博物馆馆长王磊说。
针对市民担忧如此多的燕子在钟楼安家筑巢,会不会对古建筑带来破坏的问题,王磊说:“目前我们尚未发现燕子筑巢给钟楼带来安全隐患,可以负责任地说也并没有多少燕子在钟楼上筑巢。”
多次承担过钟楼修缮和养护工作的西安市古建公司经理高志军说:“以前我们在对钟楼进行养护时,清理梁架、木椽、斗拱处的空燕巢确实是一项必要工作,但根据以往的清理结果看,每年清理下来的燕巢数量也都没超过10个。”
有市民担心燕子在钟楼筑巢会对钟楼整体结构带来影响。对此王磊表示,燕子筑的巢,大多不深,位置也多在椽梁、斗拱的口檐部分。筑巢用的材质基本都是干草和羽毛,通常一个燕巢的直径大约在20厘米左右,重量很轻。因此并不会对钟楼的木结构带来影响,只是养护时将其作为安全隐患来进行清理。
高志军说,燕子之所以喜欢古建筑,是因为不同于现代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古建筑的斗拱与梁架间的缝隙十分利于燕子筑巢。但每天围绕钟楼盘旋的燕群却并非都“住在”钟楼上,钟楼附近的树上、不远处回民街里的建筑,以及周边的楼宇都是燕子筑巢的可选之地。
钟楼上设置防燕网保护古建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钟楼是3层飞檐结构的古建筑,从下往上数,在其第一层檐上以及第二层和第三层檐之间常年拉着纱网,这有什么特殊目的吗?
王磊说:“这是专门针对燕子进入古建木结构处筑巢而搭建的防燕网。”记者观察到,钟楼上设置防燕网的地方大多是斗拱和梁架结构集中的地方,也是最便于燕子筑巢的地方,防燕网的设置能有效阻止燕子的进入。因此,这也是历年进行钟楼养护时并没有发现太多燕巢的原因所在。
高志军说:“其实燕子在钟楼上筑巢,反而说明钟楼木结构的深处没有白蚁病害。一旦木结构上滋生白蚁,燕子就会认为这个地方并不安全、不适合筑巢。因此,这恰巧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我们对钟楼的古建保护和养护进行得非常到位。”
也有市民担心燕子的粪便会损害钟楼上的彩绘,那么燕子粪便是否会对钟楼彩绘产生腐蚀?陕师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白崇斌教授说:“燕子的粪便总体而言是比较容易清理的。文保人员进行清理时大多会采用原始的机械方法,即在鸟粪堆积较多的地方先用竹签轻刮,去除大面积污垢,对其留下的痕迹再用棉签蘸取安全试剂进行擦拭,通常情况下都能清理干净,不会对彩绘形成太大的影响。”
王磊也表示,钟楼方面也一直在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定期对古建上的彩绘进行加固和养护,因而对于燕子粪便的危害也并不需要过多的担心。
好环境吸引燕群聚集市中心
我国的燕子种类主要包括家燕、雨燕、金腰燕、岩燕四种。燕子主要以捕食活的蚊、蝇等昆虫为食,因此会消耗大量时间在空中捕捉飞动的昆虫。燕子又是典型的迁徙鸟,繁殖结束后,幼鸟会跟随成鸟活动,并逐渐集成大群,在第一次寒潮到来前从北方南迁越冬。
西安作为北方城市,每年的春季都会有大量燕子来此筑巢产卵,秋季之后再飞回南方。王磊认为,随着钟楼周边的绿化环境不断改善,绿地面积、植物覆盖率不断提高,加之钟楼下摆放了大面积的花卉植物,会进行定期喷水,使得钟楼周围形成了适宜燕子捕食的高温高湿的微环境,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食物链,燕子才在这里大面积聚集起来,形成看似“百燕归巢”的奇特景观。
据王磊和钟鼓楼博物馆的一些老员工回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西安钟楼附近一直有大量的燕群聚集,经常能看到类似“百燕归巢”的景象。但在2010年左右,钟楼附近的燕群似乎突然消失了,基本已经看不到这一景象。最近两年来,燕群才又回来了,使得大家重新欣赏到沉稳、大气的钟楼和灵动、生机的燕群联袂上演的动静结合美景。
钟楼附近良好的微环境吸引了燕群的归来,其实是西安的大生态环境在日趋变好的一个侧影。这几年在浐灞湿地公园,市民也总能看到白鹭来此过冬的场景,这里已成为候鸟的重要栖息地。
大量的候鸟又回到了西安,这既是老百姓亲眼目睹的事实也是环境改善带来的结果。(记者 张佳 实习生 冯思茗)
来源:西安晚报
本期编辑:陈怡文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2024西安钟楼中秋节亲子研学活动(时间+报名)
扬州首建"空中花园式"街区 3年后在花局里全面呈现
健康家居从细节开始 小心美丽花卉"毒杀"健康
关于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quot;两型quot;园艺产业生产体系的探讨.pdf
常州检验检疫局把关花卉 为花博会开通"绿色通道"
"凋谢"花博园变莘村花卉城 打造佛山莫奈花园
2013年南宁青秀区新年迎春花会绚丽"绽放"12天
第八届花博专题花卉展 看点在"稀有植物"身上
养花养草也影响家居风水!专家为你详细解读
春游八卦洲“陌上花渡”(2020)
网址: 【陕西传媒网】西安钟楼上演"百燕归巢" 专家:因局部微环境持续改善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20029.html
上一篇: “不让一滴油流入长江” |
下一篇: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趋势与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