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稻曲病的症状、地理分布及危害
1.1 稻曲病的症状
1.2 稻曲病的地理分布
1.3 稻曲病的危害
2 稻曲病菌的生物学特征
2.1 无性阶段
2.2 有性阶段
3 稻曲病的病害循环
3.1 初侵染源
3.2 侵染时期
3.3 侵染途径
4 稻曲病的发病条件与防治措施
4.1 稻曲病的发病条件
4.2 稻曲病的防治措施
5 水稻转录组的研究
5.1 转录组测序的发展与原理
5.2 转录组测序在水稻研究中的应用
5.3 转录组测序在水稻-稻曲病互作研究中的应用
6 植物免疫机制与病原菌效应子研究
6.1 PAMPs触发的植物免疫反应
6.2 效应子触发的植物免疫反应
6.3 效应子调控寄主免疫和代谢的研究
7 论文研究目的与思路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菌株与水稻品种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主要试剂
2.4 相关培养基
2.5 稻曲菌株的保存与活化
2.6 接种体的制备
2.7 水稻种植
2.8 接种与取样
2.9 花粉的DAPI染色及碘染
2.10 子房的碘染
2.11 RNA的提取与cDNA的合成
2.12 Real-time PCR检测基因的表达量
2.1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制样观察
2.1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制样观察
3 结果与分析
3.1 稻曲病菌在水稻穗部的侵染过程
3.2 稻曲病菌的侵染阻断了水稻子房的受精
3.3 稻曲病菌对花丝的侵染抑制了花粉的成熟
3.4 稻曲病菌的侵染诱导水稻灌浆相关基因的表达
3.5 子房的受精抑制稻曲病菌的发展
4 讨论
4.1 稻曲病菌侵染花丝的目的
4.2 花丝易被攻击的原因
4.3 稻曲球的营养来源
第三章 水稻接种稻曲病菌的转录组分析及调控OsSWEET5的稻曲病菌效应子的筛选与鉴定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菌株、水稻品种和载体
2.2 试剂和培养基
2.3 稻曲病菌接种、取样以及RNA的提取
2.4 转录组分析软件及相关参数
2.5 水稻DNA的提取
2.6 大肠杆菌热击转化方法
2.7 大肠杆菌质粒提取
2.8 酵母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方法
2.9 酵母单杂交
2.10 信号肽分泌功能验证
2.11 蛋白原核表达及纯化
3 结果与分析
3.1 水稻接种稻曲病菌的转录组分析
3.2 酵母单杂交
3.3 候选稻曲病菌效应子的转录组分析
3.4 候选稻曲病菌效应子酵母回转验证
3.5 效应子信号肽分泌功能验证
3.6 互作蛋白原核表达及纯化
4 讨论
第四章 种子带菌作为初侵染来源的可能性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水稻品种
2.2 供试药剂
2.3 试验设计与药剂拌种方法
2.4 水稻取样及DNA的提取
2.5 稻曲病菌的PCR检测方法
2.6 稻曲病发病的田间调查与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水稻苗期的PCR检测
3.2 水稻分蘖期的PCR检测
3.3 水稻孕穗期的PCR检测
3.4 稻曲病田间发病的统计与分析
4 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相关知识
水稻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及其杀菌剂应用进展
研究揭示环境湿度调控稻瘟病菌致病力和水稻基础抗性的分子机制
植物免疫研究与抗病虫绿色防控:进展、机遇与挑战
园林学院研究团队在月季和黑斑病菌互作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植物与病原菌互作机制研究——以稻瘟病为例
国家重点实验室在RNA修饰调控水稻抗病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稻瘟病菌致病机制及绿色防控新策略
华南农业大学周国辉/张彤课题组揭示水稻条纹花叶病毒激活并利用细胞自噬平衡其侵染的机制
Hortic Res | 南京农业大学陈发棣团队揭示菊花响应黑斑病菌侵染的时序免疫反应
网址: 稻曲病菌的侵染机制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21811.html
上一篇: 植保所在光胁迫下荔枝尺蛾生殖响应 |
下一篇: 植物对涝渍胁迫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