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植保所果树害虫防控团队在昆虫学领域Top期刊Pest Management Science(中科院一区,IF=4.1)上发表题为“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hemosensory proteins from Thalassodes immissaria and gene expression response to artificial light treatment”的研究论文。姚琼研究员为文章第一作者,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梁展图参与该项研究工作。
图 光胁迫下荔枝粗胫翠尺蛾生殖响应机制
鳞翅目昆虫是荔枝和龙眼园内发生为害最严重的害虫类群,其中尺蛾科害虫是食叶类害虫重点防控对象之一。该类害虫以幼虫(尺蠖)取食叶片或花穗为害,中高龄幼虫具暴食性,可造成嫩叶缺刻、幼果脱落甚至秃枝,严重影响荔枝、龙眼结果母枝的营养积累;成虫飞行能力强,分布范围广、蔓延迅速,不仅给当年造成减产,还会影响来年的成花坐果,给荔枝、龙眼高产稳产造成威胁。危害广东荔枝龙眼的尺蛾种类主要为粗胫翠尺蛾(Thalassodes immissaria Walker),该虫每年可发生7-8代,是荔枝和龙眼梢期及花穗期的重点防控对象。
近年来,特异性强且绿色高效的灯光干扰技术在荔枝害虫防控中得以成功推广,该项技术对荔枝蒂蛀虫作用机制研究较多,而对荔枝园其他昆虫研究却未见报道。本研究首次以粗胫翠尺蛾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化学生态学和昆虫行为学等多学科交叉,初步阐明持续光照胁迫作用下尺蛾科害虫-粗胫翠尺蛾雄虫的化学感受蛋白与性信息素化合物结合能力下降、影响该虫交配行为并降低该虫繁殖能力。该项研究对明确灯光干扰技术在花果期对不同荔枝害虫控害效果及作用机制有参考价值。
研究得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协同创新项目(XTXM20220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人才培养计划(R2019PY-QY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01800)、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CARS-32)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ps.7351
相关知识
我国学者在探究湿地土壤酶对排水的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
烟草所在低温诱导植物早花的遗传机制解析中取得新进展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要闻聚焦 中国热科院在热带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
水保学院郭梁青年研究员在植物物候响应气候变化机制领域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站在滨海湿地植被群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我校农学院气候变化与农业适应课题组在气候变化对作物影响与农业资源利用方面连续取得新进展
调节植物响应光周期开花的分子机制阐明
水稻所在水稻开花期耐热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园林学院研究团队在月季和黑斑病菌互作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昆明植物所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方面取得进展
网址: 植保所在光胁迫下荔枝尺蛾生殖响应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21812.html
上一篇: 桉树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研 |
下一篇: 稻曲病菌的侵染机制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