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卉文化的三大传统:《诗经》由比兴引发的格物传统,《楚辞》中比譬香草美人的人格传统,以及主要由宋人发动的品鉴传统。然而有一个传统我们也应予以注意,那就是佛教传人后的象征传统,它的莲花图像俯仰皆是,五树六花也摇曳生辉,都具有象征功能。而《楚辞》的香草或梅兰竹菊虽有象征的意味,却主要是对君子的比喻。 以上草草涂抹的花卉史图式,若是和杰克·古蒂(Jack Goody)的著作The Culture of Flowers(1993)描述的轮廓比较,我们会看到,中国的品评鉴赏传统既强大又精妙,而西方由于宗教的缘故,则象征的传统极为坚韧,并且和中国偏重人格比喻的《楚辞》传统大异其趣。至于格物传统,17世纪末西方博物学兴起之后,它已融入了现代科学的知识世界。 该书译者孙净女士所奉献的这部著作不是讨论西方的自然史,而是阐发花卉象征,它以前拉斐尔派的艺术作品为论述对象,涉及西方花卉文化的文学和哲学等多种方面,这些方面随着文化碰撞,有一些已融进我们自己的生活当中,如果想具体地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中花卉文化已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那么披阅一过,必定会从作者精彩的论述中获益。 一一范景中
前拉斐尔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又被译为拉斐尔前派,是1848年在英国兴起的美术改革运动。*初是由3名年轻的英国画家亨特、罗塞蒂和米莱斯所发起组织的一个艺术团体,目的是为了改变当时的艺术潮流,反对那些在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时代之后偏向了机械论的风格主义画家。在19世纪前拉斐尔派绘画作品中,普遍常见使用各种花卉的母题,去阐述画家所想表达的富有浪漫的艺术精神,画派结合了花卉在宗教,人文,神话,诗歌,文学等领域的知识,采纳了一种*缠绵悱恻的叙述手段去表达那个时代的风花雪月。作者意图让读者更多地了解花卉在欧洲文化中的各种象征含义,更好地去理解画作的内涵。
[英]黛布拉·曼考夫(Debra N.Mancoff),艺术与植物学博士,对于拉斐尔前派的植物学图像有独特的研究,尤其关注维多利亚时代以来的植物符号及其象征意义的研究。
相关知识
花语:前拉斐尔派的花卉象征
花之语:拉斐尔前派绘画作品的花卉象征意义
《花卉专家》【价格 目录 书评 正版】
《工厂化花卉生产》【价格 目录 书评 正版】
《花卉养生饮食》【价格 目录 书评 正版】
《兰花》【价格 目录 书评 正版】
《花卉施肥手册》【价格 目录 书评 正版】
《花卉生产技术(职业教材)》【价格 目录 书评 正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花与花语:184种常见四季花卉手册》【价格 目录 书评 正版】
《花卉园艺中级教程》【价格 目录 书评 正版】
网址: 《花语:前拉斐尔派的花卉象征》【价格 目录 书评 正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27303.html
上一篇: 浅谈观赏植物学.doc |
下一篇: 泡桐(玄参科 泡桐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