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引种驯化原理及现状
植物引种驯化的原理和现状 昌阳洋 河南省郑州市河南农业大学桃李园学生公寓8#521 450002 [摘要]:植物引种驯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世界上丰盛的谷类,甜香的果树,嫩绿的蔬菜,挺秀的树木以及许多形形式式的奇花异草都是从引种驯化开始的原产观赏植物种类繁多、品质优良在我国城市绿化中,应用的植物种类并不多。植物材料单调、雷同,造成千城一面的状况,这与植物资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通过人工栽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使野生植物、外来(外地或外国)的植物能适应本地的自然环境和栽种条件,成为生产需要的本地植物 引种是植物在其基因型适应范围内迁移。这种适应范围受到基因型的严格制约。所谓品种的适应范围,就是这个品种基因型在地区适应性反应的反应规范。生物体的基因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得以表达。 植物的异地栽培是在植物具有潜在的适应基因的条件下获得成功的。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以激活一些基因表达,因此原产地没有表达出来的性状有可能在异地条件下表达出来。 引种是品种在其遗传性适应范围内的迁移。这种适应范围受到基因型的严格制约;不同植物种类,其适应范围相差很大,同一植物种类的不同品种间在适应性上也存在差异;品种自体调节能力与品种基因型的杂合性程度有关;P=G+E(P:引种效果;G:植物适应性的反应规范;E:原产地与引种地生态环境的差异) 引种驯化的遗传学原理就在于植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的大小及其遗传。如果引种植物的适应性较宽,环境条件的变化在植物适应性反应规范之内,就是“简单引种”。反之,就是“驯化引种”。 遗传学原理说完了,我们可以说说生态学原理,生态学原理呢?也是影响引种驯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生态学原理就是人们利用植物的变异性和适应性,通过选择使之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和改变对生存条件的要求植物引种驯化应从整个植物生态环境出发来分析,在生态条件相似时所选择的植物材料引种就容易成功,生态条件相差悬殊的植物材料引种不易成功。广州首次成功引种 7种彩叶植物贵州省植物园引种苏铁蕨成功我国地大物博,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极其丰富,高等植物约3万种,有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达6 000种以上。我国不仅原产观赏植物种类繁多、品质优良在我国城市绿化中,应用的植物种类并不多。植物材料单调、雷同,造成千城一面的状况,这与植物资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5%左右。大量的林木遗传资源尚未被开发利用,也就是说,大量的野生树种还没有得到驯化。不仅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亦是如此,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认识还是十分有限的。 近年来,随着“生态园林城市”概念的提出,国内外地被植物及推广应用的研究发展很快。对地被植物的研究,如地被植物的种类、生态习性、适应性及推广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现阶段的重要工作。 随着地球这个我们共同的家园越来越一体化,在植物方面,从16世纪开始,逐渐有植物园建立起来。来为引种驯化,保护植物作出贡献。 从20世纪中期起,世界植物园的发展进入到第三阶段。 这个时期,世界植物园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为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己的植物资源纷纷建立植物园,全世界植物园的数量很快上升;欧、美工业发达国家的植物园的重心,越来越倾向于教育和全球生态问题带来的物种保护与理论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后,物种保护成了所有植物园关注的焦点。 进入21世纪,植物园的功能,专业领域和内容的综合性、交叉性和复杂性,以及全世界2000余处植物园的共性与个性的研究,已使植物园形成相对独立的一门学问。 未来植物园的发展应该依然是引种驯化的研究重点。 纵观我国植物引种驯化的历史过往,会发现我国引种驯化在很早之前就有了雏形,早在公元前111年,我们的劳动人民就提出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引种原则,北魏贾思勰也在《齐民要术》里提到“顺天时,量地利”和“人力至,抑或可以回天”等引种原则,可以说起步很早,但我们现在的境况不容乐观,有许多潜在的问题。 但我们不会退缩,在引种驯化的过程中,在不断地摸索,各种理念也丰富起来,引种驯化在曲折之中前进。 在对有用植物的保存和一些濒危植物的保护中,引种驯化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国家的重视和科技的发展中,引种驯化自身得到蓬勃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其他关联学科的发展。但作为一门分支学说,它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未来他有很远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陈俊愉.中国花卉品种分类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程金水.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M].北京:林业出版社
相关知识
植物引种驯化研究概述
第二章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
第二章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pptx
浙江杜鹃花种质资源与引种驯化
国内外园林景观研究现状范文
我国花卉产业现状.doc
园林植物引种和生物入侵
花卉学教案设计及讲稿子.doc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控现状及其对策探究
园林植物育种答案.doc
网址: 植物引种驯化原理及现状.doc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27429.html
上一篇: 研究人员揭示棉花驯化历程 |
下一篇: 书海拾贝 | 《人文草木》一部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