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海绵城市”在下雨时可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水时可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
①调节地表径流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④增加下渗
2.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绿化带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②下凹式绿化带易造成城市内涝
③裸露地面铺设砂石可减轻扬尘④绿化带面积增大,不易发生城市内涝
昨日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福寿沟位于江西赣州老城区地下,是前人利用地势高差修建的排水系统。福寿沟内连水塘,外通江河,沟口装有可自动关闭的单向水窗。下图示意赣州古城排水系统,该系统符合海绵城市理念,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读图,完成赣州古城排水系统的治水智慧体现在( )
①利用地势高差,加快城内雨水外排②城内修建水塘,暴雨时可蓄积雨水
③利用单向水窗开启,排出过量雨水④修缮护城河,控制降水和地表径流
2024-07-06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3 . 某校开展“水之云南”主题游学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同学在考察报告中写道:云南省河川纵横,湖泊众多。很多世界遗产与水有关。如三江并流、丽江古城、元阳梯田。
案例一:“三江并流”位于横断山区,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如下图)。景区内包括高山雪峰,峡谷险滩,珍稀动植物以及独特的民族风情等。
案例二:元阳梯田由河谷一直延伸到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江河水蒸发升空,到高山区凝聚为云雾、雨水洒落在森林中,化为山泉瀑布,又流入大沟,分流入田,村寨在上,梯田在下,借沟水冲肥,层层梯田成为水的通道,构成了“江河—森林—村寨—梯田”良性循环生态系统。(如下图)。
案例三:丽江古镇的“三眼井”,利用地下涌泉,依照地势高差修建成三级水潭。当地居民对每个水潭的功能与用途进行严格区分,并约定俗成,必须在指定水潭取饮用水、淘米洗菜和洗衣等(如下图)。
(1)“三江并流”地区水循环的主要类型属于
____,“三江”水的主要来源有
____、
____等。
(2)元阳梯田描述涉及的水循环环节依次有蒸发
、降水、
____和
____。
(3)“三眼井”水源主要来自
,推测淘米洗菜用水取自
____潭(填序号)。与河水比较,“三眼井”的水体特征包括更新速度
____、水位变化较
____。
2024-05-18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1-2024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4 . 海绵城市是一种现代雨水管理模式。读“海绵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能够实现海绵城市渗水、蓄水功能的具体措施主要有
____、
____、
____等。
(2)海绵城市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有
、
____、
____等。
(3)海绵城市将雨水蓄存并用于灌溉绿地、清洁城市、回补地下水等,说明以上雨水利用方式的意义。
(4)结合海绵城市的理念,为建设生态校园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4-05-12更新 | 27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题
5 . 下图是已建成的雄安新区雨水街坊示范区,它成为雄安新区打造海绵城市的标志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雨水街坊示范区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
A.增加植物蒸腾B.减少大气降水C.减少地下径流D.增加地表径流2.雄安新区某校学生为建设雨水街坊示范区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城市湖泊铺设不透水地膜B.公园建设下凹式草坪C.城市增加路面硬化面积D.城市建设增加地下水管道2024-03-14更新 | 99次组卷 | 7卷引用:模拟测试卷-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北京专用)
6 .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我国第一个全面采用雨水收集系统的大型城市公园。下图为学生手绘的“海绵奥森公园”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奥森公园中的绿地、湿地和透水路面可以增加( )
2.北京市建设“海绵公园”对环境的影响有( )
①改善生态环境②改变区域气候类型③缓解城市内涝④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2024-03-04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7 .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读“海绵城市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有( )
A.增加下渗量B.减少蒸发量C.增加地表径流D.减少地下径流2.海绵城市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 )
①淡水不足②雨季内涝③用地紧张④热岛效应
2024-02-27更新 | 464次组卷 | 60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吕氏春秋·圆道》篇中提出了中国早期对水循环的概念:“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圜道也。”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其中Ⅰ、Ⅱ、Ⅲ为水循环的三种类型。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如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 )
2.据图可知( )
A.①可表示“云气西行”B.②可表示“水泉东流”C.古文中提到的水循环类型是ⅠD.古文中提到的水循环类型是Ⅱ3.《圜道篇》中提出“上不竭,下不满”意思是水源不枯竭,大海不满盈,其含义是水循环可以( )
①维持全球水量平衡②产生海陆风③影响海洋污染物扩散④促使陆地淡水更新
2024-02-13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9 . 北京某街道建成1.2万立方米容量蓄水工程,地下部分采用硅砂蜂巢结构用于蓄水、净水。图为蓄水工程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代表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工程对水循环的主要影响是( )
2.该工程的主要意义是( )
①改变地表形态②改善地下水水质
③增加绿化面积④减少城市内涝
2024-02-06更新 | 194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10 . 读图“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①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
2.地表径流不畅可能导致( )
A.暴雨频发B.海平面上升C.洪涝灾害D.土地荒漠化2024-01-24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