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渍涝胁迫的调控效应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渍涝胁迫的调控效应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渍涝胁迫的调控效应

【摘要】: 在我国南方花生栽培期间尤其生育前、中期雨水频繁,往往引起严重的渍涝胁迫。为了减少花生因渍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本试验以耐涝品种湘花2008、敏感品种中花4号为试材,模拟花生在营养生长末期(南方多雨季节)遭受渍涝胁迫后喷施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乙烯利和多效唑,分别设置5种喷施浓度,通过观测喷药后开花下针期、结荚期、饱果期的花生生长发育状况,测定干物质积累、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细胞膜伤害、厌氧呼吸代谢、产量以及品质等指标,比较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促进恢复性生长、减轻花生涝灾的作用,为花生生产缓解涝害,稳定产量、品质提供实用的救灾措施及其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生长发育对于耐涝品种,与不喷施化控剂的对照相比,各处理均提高地下部干重,不同的是:各浓度的赤霉素均促进花生生长,而乙烯利和多效唑抑制株高、侧枝生长。对于敏感品种,各处理抑制分枝数和地上部干重,不同之处是:赤霉素和乙烯利促进株高、侧枝生长、地下部干物质积累,而多效哗抑制株高、侧枝长。(2)光合生理对于耐涝品种,各处理开花期叶绿素含量降低,饱果期提高;赤霉素降低Ci、Gs,提高Pn、Tr;乙烯利降低Ci、Gs,提高Pn,而对Tr有促有抑,表明赤霉素、乙烯利处理增强光合作用的效果未受到气孔限制;多效唑降低Ci,对Gs有促有抑,明显提高Pn、Tr。对于敏感品种,各处理均开花期叶绿素含量提高,而饱果期降低;赤霉素降低Ci,提高Gs,抑制Pn,促进Tr,表明光合限制以非气孔限制为主导因素;乙烯利降低Ci、Gs,抑制Pn,表明光合限制主导因素为气孔限制,而Tr有促有抑;多效唑对Ci有促有抑,提高Gs、Tr,对Pn亦有促有抑,表明光合限制以非气孔限制为主导因素。(3)抗性指标对耐涝品种而言,在开花期喷施各浓度的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共性效应是提高厌氧呼吸关键酶乙醇脱氢酶(ADH)活性和根系活力,并增加此后各时期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不同之处有:各浓度赤霉素抑制SOD、CAT和POD活性,而对MDA表现低促高抑;乙烯利抑制SOD、CAT活性,POD活性有促有抑,降低MDA含量;多效唑抑制CAT、POD活性,对SOD、MDA含量有促有抑。对于敏感品种,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抑制ADH活性,但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赤霉素、乙烯利处理提高根系活力,多效唑处理低浓度抑制,而高浓度促进;对于抗氧化酶系统,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提高SOD、POD活性,降低MDA含量,而赤霉素和多效唑提高CAT活性,乙烯利对CAT活性有促有抑。(4)产量和品质对于耐涝品种,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产量结构与品质成分的共性效应是提高总果数、饱果数、饱果率和饱仁率,降低秕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抑制蛋白质含量,促进脂肪含量,只是对油酸与亚油酸比值(O/L)有所差异:赤霉素提高,而多效唑降低,乙烯利则有增有减。3种调节剂均提高产量,赤霉素>乙烯利>多效唑,其中150mg/L赤霉素增产达24.9%。对于敏感品种,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提高总果数、饱果数、秕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但减少饱果率、饱仁率。各处理均提高荚果产量,其中赤霉素处理极显著增产,并以100mg/L赤霉素效果最好,增产45.3%,其次是乙烯利增产11.7%-26.6%,再次是多效唑增产4.7%-24.2%。赤霉素和乙烯利均提高蛋白质含量,降低脂肪含量,多效唑效果相反,各处理的O/L均降低。终上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对敏感品种的效果明显好于耐涝品种,即敏感品种在发生涝灾时最好进行化控,以弥补先天不足;耐涝品种能够依靠内在遗传特性来抵御涝灾,显示出耐涝生态育种的重要性,既增产又降低施用化控剂的物质及人工成本。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1234187246572142592

相关知识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渍涝胁迫的调控效应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盆栽康乃馨花期调节与生长的影响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期的调控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蝴蝶兰花箭高度和花期的影响
硫对滨海湿地入侵植物互花米草耐镉胁迫的调控机制
春夏花生病虫害的治理办法
噻虫嗪和嘧菌酯对花生的“植物健康作用”的机理探究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杏花粉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有哪几种 种类介绍
硝酸铵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烛愈伤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

网址: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渍涝胁迫的调控效应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309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有哪几种 种类介
下一篇: 硝酸铵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烛愈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