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新疆生态所确认沙漠下的隐匿碳汇

新疆生态所确认沙漠下的隐匿碳汇

新疆生态所确认沙漠下的隐匿碳汇

陆地上极端干旱缺水的地区会形成沙漠(比如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是沙的世界,放眼望去,不见绿色,不见生命,但见黄沙;沙丘起伏绵延,似乎延展到世界的尽头。然而,谁又能想得到,这浩瀚的沙海下,居然隐藏一个咸水的“海洋”(地下咸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确认,这个咸水“海洋”,和真正的海洋一样,也是一个“碳汇”,是全球相关科学家苦苦寻求的“迷失碳汇”的一部分。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部分存储于大气(导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部分进入海洋,但还有一部分不知去向,即所谓的“迷失碳汇”。几十年来,相关科学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寻找“迷失碳汇”的去向,并基本确定其在陆地生态系统中,但具体在陆地生态系统的哪一部分?森林、草地还是农田?北半球温带森林生态系统被确认为碳汇,但确认的量远没有“迷失碳汇”那么大。 沙漠或荒漠区植被稀疏甚至完全荒芜,土壤贫瘠(有机碳含量极低),长期以来被认为不可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而形成......阅读全文

在沙漠环境中植物如何争夺水分

  很多人认为沙漠是缺乏生命的地方,但是许多动植物已经适应了这种恶劣的环境,在那里它们经常争夺有限的资源。在沙漠环境中,最有限的资源通常是水,迫使植物采取不同的策略,与它们的“邻居”竞争这一宝贵资源。   在自然环境中,水的供应往往是随机的——有的年份和地区能够收到大量的降雨,而其他的地区和年份则

沙漠蝗虫有毒吗?专家:不可食用

沙漠蝗虫是蝗虫科一种栖息在沙漠的短角蝗虫。沙漠蝗灾已经威胁了非洲,中东和亚洲的农业数世纪。至少有全世界十分之一的人口的生计都会受到这种饥食昆虫影响。沙漠蝗虫可能是蝗虫类中最危险的一种,因为这种蝗虫的蝗虫群能够迅速飞到越远距离。  据估计,沙漠蝗虫每天在绿色植被中消耗相当于它们的体重(2 g(0.07

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何出现“湖泊”

干旱荒芜的茫茫沙海中,出现了一汪汪蓝莹莹的湖水。黄沙与碧水交相辉映,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场面蔚为壮观。前不久,“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出现湖泊”的视频冲上热搜,并引发社会关注。  沙漠中为何会出现“湖泊”,是不是意味着“沙漠变绿洲”会成为现实?沙漠湖泊给当地百姓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为此,记者采访了

国家电网两项重大工程开工

从国家电网公司获悉,沙漠、戈壁、荒漠地区首条外送特高压直流工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及汨罗抽水蓄能电站11日同步举行开工仪式。两项工程投产后,宁夏电力外送规模将超过2000万千瓦,有力促进新能源开发外送和大范围优化配置,开启“沙戈荒”能源开发利用的新篇章。  据

利用核技术解决全球荒漠化问题

   在全球土地中,大约有40%属于旱地,但却有约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这里。旱地的生态系统通常十分脆弱,但却是许多人赖以生存的耕地资源。近年由于土地退化、气候变化、森林采伐等原因,很多土地直接变成了沙漠。   据估计,目前全球的土地退化面积已达到19亿公顷,接近全球土地资源的三分之二,并且土地退化面

研究发现最佳荒漠草原植被恢复模式技术

   荒漠草原植物种类贫乏,草丛低矮,生态系统稳定性差,一旦退化很难恢复。目前我国在退化地生态恢复方面虽然已有很多研究成果,主要恢复技术包括围栏封育、补播、松土、浅耕翻、火烧、施肥、施秸秆或枯草等,这些草地植被恢复技术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等特点。但是,如何如针对退化草原特点、水土流失特征

太阳能光伏电站:生态修复荒漠

  在青海共和塔拉滩,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变身”成为水电站的“编外机组”;而在大片的电池板下面,昔日的茫茫戈壁又“变身”为草原牧场,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色令人欣喜。  在“黄河第一坝”———龙羊峡水电站的36公里处,320兆瓦的太阳能电池板铺展在方圆9.6平方公里的塔拉滩上。这是青海第一个水光互补光伏电

新疆生地所荒漠植物兔唇花属植物谱系分化研究取得进展

  西北干旱区的自然环境对当地物种进化过程中的遗传结构、分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影响干旱区荒漠植物进化历程的驱动力以及植物进化中对当地环境变化的响应的研究相对匮乏;更重要的是,干旱区荒漠植物进化的驱动力以及对环境的响应机制是否与目前其他地区研究得相对详细的植物是否一致?兔唇花属植物为解释这一生物地

荒漠优势植物对干旱区主要生境因子变化响应策略研究

  地下水和其中的养分维持着荒漠深根植物的生存。在种子萌发后立即进行根系的快速伸长是荒漠深根植物获得深层水源和养分以避免水养胁迫的关键。然而,在荒漠深根植物根系到达地下水之前,幼苗对表层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响应策略是怎样的,相关研究较少。荒漠生态系统的氮(N)富集具有施肥效应,而干旱会限制土壤养分的移

领航绿色发展--智汇乡村振兴

    陈红院长发布我国上市公司绿色发展“绿度”评价体系(江南大学供图)  生态文明建设与低碳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强国建设重要目标之一。上市公司作为我国经济生产的主要载体,既肩负着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使命,又是践行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国家战略的关键主体和重要基石,对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表率作用。

监测蓄水量是祁连山生态保护首要工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206.shtm河西走廊是连接亚欧两大洲之间的锁钥地段。古人用双脚踏出了丝绸之路,现代人用高铁、航空强化了它的“一带一路”历史使命。1950年,我一到兰州就加入西北军政委员会考察团,考察了甘肃全

20年,这项工程见证中国碳循环研究三次浪潮

随着“双碳”行动的深入推进,当前与“碳汇”相关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展开。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中科院很早就对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汇功能研究进行了布局,其中就包括我国首个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基础工程——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自2002年建成以来,ChinaFLUX这项诞

水生所关于接种荒漠蓝藻固定流沙研究取得新进展

  荒漠化是目前全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了进行荒漠化的防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永定及其研究团队提出了荒漠藻类综合固沙的方法,并在内蒙古达拉特旗(库布齐沙漠)进行了十余年的野外试验研究。   最近,水生所特殊环境藻类生物学学科组研究人员就人

甘草的介绍

  甘草(学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蝶形花科甘草属植物,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其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中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等地有分布。  甘草属于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壮,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外皮松紧不一,表

地学部举行学术报告会

  5月31日,中国科学院第六届学术年会地学部学术报告会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报告会由学部常委会副主任焦念志、郭正堂、周忠和以及周成虎主持,百余位地学部院士出席本次学术年会。  外籍院士马库·库马拉作了题为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comprehensive obser

土壤养分测定仪研究额济纳绿洲的土壤养分

土壤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支持植物的生长,这也是受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共同形成的, 土壤最本质的特征是肥力,而土壤养分是组成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植被演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由于自然因素的制约和人为活动的影响, 近些年来绿洲土壤退化和供肥能力降低,直接导致绿洲生产力的下降,绿洲区普遍

纳米管新用途被发现-可作为沙漠中的集水器

  水总是经常短缺的供应品,特别是在干旱的荒漠气候中。由于我们需要水才能生存,所以任何人都不想在没有饮用水的情况下在沙漠中迷路。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某种装置,从干燥的空气中收集水分并且供你饮用的话会怎样?美国莱斯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已经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使用特别设计的碳纳米管收集水分。  碳

以色列现代农业:-只有付出艰辛努力才能品尝美酒

  车在通往内盖夫的公路上飞驰,窗外是一望无际的荒漠,偶尔闪过贝都因人的帐篷和骆驼,成为荒漠恶劣严酷环境中唯一的风景。  这是不久前记者随金正大集团举办的“国际水肥一体化培训交流活动团”,赴以色列参观考察现代化节水农业途中的一幕。  经过三个多小时车程,我们一行从美丽的海滨城市特拉维夫来到内盖夫荒漠

孢粉证据揭示江南从荒漠到森林的演变过程

江南地区大致位于北纬30度附近,属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范围。纵观全世界同纬度地区,由于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区被沙漠覆盖。然而,奇妙的是,进入同纬度的我国江南地区,世界却仿佛变了一番模样,不仅摆脱了沦为干旱荒漠的厄运,反而成为了降水丰沛、林木葱郁的湿润季风区,成为了全球副热带沙

中国荒漠草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站联盟启动会在京召开

  7月20日,由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筹)组织、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承办的中国荒漠-草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站联盟(简称荒-草联盟)启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林业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的负责人和25个荒漠、草地等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的站长、专家参加了会议。特邀专

袁隆平团队在沙漠种植水稻初获成功

  5月31日,记者从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获悉:5月26日,在来自印度、埃及、阿联酋等国专家的参与下,该团队对在迪拜热带沙漠地区实验种植的水稻进行测产,其中一个材料产量超过亩产500公斤,两个材料产量超过400公斤,在沙漠里种植水稻初获成功。迪拜将于6月下旬组织正式收割测

袁隆平团队在迪拜成功试种“沙漠海水稻”

  22日,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传来喜讯,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团队于2018年1月8日在迪拜启动项目建设,从5月到7月,试种的包括“海水稻”在内的80多个水稻品种分批成熟。经来自国际水稻所、印度、埃及、阿联酋和中国等五名专家组成的国际联合测产专家组对首批成熟的品种进行了测产,这些品种都超出了全世界水稻

坐标迪拜-袁隆平团队“沙漠海水稻”-成功试种!

  22日,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传来喜讯,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团队于2018年1月8日在迪拜启动项目建设,从5月到7月,试种的包括“海水稻”在内的80多个水稻品种分批成熟。经来自国际水稻所、印度、埃及、阿联酋和中国等五名专家组成的国际联合测产专家组对首批成熟的品种进行了测产,这些品种都超出了全世界水稻

新设备可在沙漠收集空气中的水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并测试了一种“吸水”设备,可利用太阳能,在沙漠中收集空气中的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奥马尔·亚吉研究团队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他们前往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中实测了这种设备,并成功收集到了空气中的水。据介绍,该设备使用了名为“金属有机框架”的固体多

世界最古老沙漠木乃伊或死于砷中毒

  北京时间4月22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在智利环境恶劣的北部沙漠地区的卡玛罗纳斯谷,人们发现了世界上一些最为古老的木乃伊。根据智利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这些木乃伊可能死于砷中毒。木乃伊毛发分析结果显示,卡玛罗纳斯谷的饮用水中含有数量较高的砷,这种致命毒素可能毒死了几百年来一直生活在沿

遗传变异让狐狸适应撒哈拉沙漠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782.shtm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近缘物种的DNA转移到北非狐狸基因组(该过程也称基因渗入)促进了北非狐狸适应在撒哈拉沙漠的生存。研究揭示了生命得以在炎热干旱环境下维持的遗传和生理机制。相关研究6月

新设备可在沙漠收集空气中的水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并测试了一种“吸水”设备,可利用太阳能,在沙漠中收集空气中的水。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奥马尔·亚吉研究团队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他们前往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中实测了这种设备,并成功收集到了空气中的水。  据介绍,该设备使用了名为“金属有机

黄河源区沙漠化面积增长明显

沙漠化后的黄河源区 日前,记者从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董治宝、胡光印等通过对黄河源区沙漠化时空研究发现,近30年,黄河源区沙漠化面积增加了2744.97平方公里。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黄河源区提供了黄河总水量的49%,该地区是

气候变化使中亚更多地区变沙漠

  一项气候评估研究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温上升,中亚部分地区的沙漠气候向北蔓延了100公里。  这项近日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快报》的研究还发现,过去35年间,包括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部分地区在内的整个中亚地区的气温都有所上升。同时期,山区变得更加炎热和湿润,这可能加速

孢粉证据揭示江南从荒漠到森林的演变过程

  江南地区大致位于北纬30度附近,属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范围。纵观全世界同纬度地区,由于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区被沙漠覆盖。然而,奇妙的是,进入同纬度的我国江南地区,世界却仿佛变了一番模样,不仅摆脱了沦为干旱荒漠的厄运,反而成为了降水丰沛、林木葱郁的湿润季风区,成为了全球副热带沙漠

相关知识

浅析国有林业碳汇的作用
生态碳汇
碳汇理论研究及其意义
碳汇视角下的园林绿地营建和管理
“水泥居然是重要碳汇”
2021年碳汇概念股有哪些,碳汇概念龙头股名单
我院办理“碳汇”案获新华社关注:《一村民花2万元买碳汇的背后——贵州首例“认购碳汇修复生态案”观察》
一村民花2万元买碳汇的背后贵州首例“认购碳汇修复生态案”观察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治理取得重大突破
什么是生态碳汇

网址: 新疆生态所确认沙漠下的隐匿碳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3102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洛阳纸雕:“宫廷范儿”的剪纸艺术
下一篇: 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