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高温干旱应急管理措施
(一)及时灌水,以水调温。对处于孕穗至抽穗扬花期的一季中稻,抽穗时如遇持续超过35℃的高温,田间保持8—10厘米水层,以水调温,降低穗层温度,必要时在中午前后喷洒清水降温,也可采取叶面喷施磷钾肥,增强植株耐热性,减轻或缓解危害,防止花粉败育;对处于成熟收割期的再生稻,及时灌水防旱,如收割后遇高温,可用田水泼稻桩,提高田间湿度,促进再生苗生长;对处于返青分蘖期的双季晚稻,应保持田间浅水层促分蘖。对于受旱稻田,要充分利用各种水源及时补水,提高灌溉效率,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二)科学施肥,增强抗性。对处于孕穗至抽穗扬花期的中稻,看苗因田及时施用穗粒肥,叶色明显褪淡显“黄”的要早施,促进颖花分化;对群体茎蘖数过大、叶色偏深且披散的田块,减量施用或不施。对蓄留再生稻的田块,头季稻收获后及时灌水防旱,并亩施5—10公斤尿素作发苗肥。对抽穗齐穗期的中稻田块,高温过后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3%过磷酸钙溶液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植株抗逆能力,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对受高温影响导致后期结实率特别低的田块,可根据当地温光资源适时割茬蓄留再生稻,适当追施氮肥,促进低节位休眠芽分蘖成穗,弥补产量损失。(三)加强监测,强化病虫防控。各乡镇加密田间病虫调查,发布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时指导病虫害防治,强化抽穗前后病虫防治。中稻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再生稻重点防治纹枯病;双季晚稻重点防治二化螟和稻飞虱。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实现化学农药减量增效,提高防治效果。
二、棉花高温干旱应急管理措施
(一)及时抗旱。持续的高温天气,造成棉花根系早衰、花粉败育,同时叠加棉铃虫,斜纹夜蛾和红蜘蛛等害虫大发生,导致棉花蕾铃大量脱落,应及时灌溉抗旱,7—10天抗一次旱,灌水提倡早、晚小水沟灌,充分润湿耕层,灌后立即排水,抢墒及时松土、保墒。
(二)合理补肥。高温干旱,肥料难以施下,有肥难于吸收,棉花生产严重受抑。因此在抓好抗旱的同时,要抢抓田间墒情好的有利时机,合理补肥。一是重点补施氮肥和钾肥。有早衰现象和前期施肥不足的田块可追施尿素10—15公斤/亩,钾肥10公斤/亩,要抓住抗旱后田间湿度大的时机迅速厢面撒施,有利于肥料快速溶解、快速吸收利用,发挥肥效。二是加强叶面喷肥。采取激素+2%尿素+0.2%磷酸二氢钾的方式开展叶面喷肥(激素选用新美洲星、芸苔素或碧护,对于长势弱的棉田可适当加大激素用量),结合病虫防治每7天一次,连喷3次。
(三)综合管理。一是适时打顶,8月立秋后至15日前,当棉株达20-22苔果枝时,应及时打顶,若8月15日未达到上述指标也应打顶,长势弱的棉田可适当早打顶,有利于棉花恢复生长防早衰。二是缩节胺封顶。在施肥或打顶后,亩喷施缩节胺2.5—3克,旺长田块可提高到4克,防止果枝甩得过长。三是防秋发。久旱必久雨,久雨有利于棉花水发旺长,长赘芽。要及时抹赘芽、剪空枝,打老叶,增加棉田通透性,减少烂桃和无效消耗。
(四)防治病虫。高温干旱天气易加重虫害发生,做到早发现早防治,根据虫情发生实况进行分类指导。重点防控红蜘蛛、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同时兼治好盲蝽蟓、蓟马、烟粉虱、枯黄萎病,病虫防治要坚持到9月底。
三、夏玉米高温干旱应急管理措施
(一)及时灌水。千方百计引水灌溉,以水调温,改善田间小气候,缓解高温热害,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叶面喷水降温。(二)科学施肥。结合病虫害防治叶面喷施锌、硼等微肥,做到“一喷多防”。
(三)加强人工辅助授粉。一般在上午8-11点,采用人工方式辅助授粉;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无人机扩大散粉覆盖区域,提高结实率。
四、花生高温干旱应急管理措施
(一)及时浇灌。密切关注高温干旱天气发生情况,若植株已出现萎蔫状态,有灌溉条件的应于早晚气温较低时及时浇灌补水抗旱。
(二)科学追肥。结合浇水追施钙、钾肥,促进荚果膨大,也可叶面喷施0. 2%磷酸二氢钾+尿素防早衰。科学喷施美甜、碧护等生长调节剂,增强群体抗旱抗病能力,延缓叶片衰老。
(三)及时收获。对已经成熟的田块要趁早收获,降低黄曲霉素侵染可能性,并注意贮藏于干燥阴凉区域。
五、蔬菜高温干旱应急管理措施
(一)覆盖遮阳网。一般在上午10点至下午5点间进行覆盖,早晚揭开,避免长期遮阴造成蔬菜苗徒长。
(二)科学浇水。一般在早上7点前浇一次透水,如有必要,可在傍晚6点左右再浇一次,浇水时避免选用井水等温度较低的水,最好加入常用病害防治药剂,添加的药剂应经常轮换。
(三)注意“摘帽”。空气干燥时,如瓜类种苗种壳不易脱落,常夹在子叶上,出苗后及时人工摘除。
(四)适度挪动育苗盘。由于高温季节浇水较多,苗床穴盘下的土壤湿度较大,容易使种苗根系伸出穴盘扎入苗床土壤深处,移栽时伤根较重会延长缓苗期,最好每隔3-5天将穴盘挪动一次,每次挪动半个或1个穴盘的距离即可。
(五)加强病虫害防治。高温干旱季节往往病虫害高发。虫害主要有美洲斑潜蝇、蓟马、蚜虫、烟粉虱、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等;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疫病、病毒病等。在高温干旱条件下防治病虫害更要注重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物理防治。采用40目防虫网可防治小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蚜虫等虫害,覆网时缝隙应严实;利用蚜虫有避灰色特性,使用银灰膜可驱赶蚜虫;利用白粉虱和蚜虫有趋黄性,可悬挂黄板进行诱杀。
生物防治。常见的如利用苏云金杆菌制剂(Bt)防治各类螟虫,用烟碱、鱼藤精、天然除虫菊素等防治蚜虫,用阿维菌素防治红蜘蛛等螨类害虫,用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防治多种真菌性病害。3.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化学药剂,适期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速灭杀丁(杀灭菊酯)乳油、20%好年冬乳油,红蜘蛛可用1.8%爱福丁(虫螨光)乳油、5%卡死克乳油、10%哒螨灵乳油等,粉虱可用2.5%阿克泰颗粒剂、10%扑虱灵乳油、2.5%功夫乳油等进行防治。
六、茶叶生产高温应急管理措施
(一)茶园管理应急技术措施1.适时合理灌溉。有灌溉条件的茶园,可以采用喷灌、滴灌、流灌等方式浇水,灌溉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浇水以喷灌为佳,既可以缓解天气干旱导致的茶园缺水问题,还可以降低茶园近地面温度,减轻高温天气的影响。采用流灌方式浇水时,应避免出水量过大,形成表面径流,造成水资源浪费和茶园土壤板结。2.科学有效遮阴。使用遮阳网进行茶园遮阴处理,能够即时、有效降低茶树蓬面的温度,减缓高温干旱对茶树的危害。遮阳网与茶篷要保持40cm—50cm以上的距离,而不能直接覆盖于茶树蓬面上,加重高温伤害。幼龄茶园抵御高温干旱的能力较弱,可选择遮阴越夏。3.行间合理覆盖。茶树行间覆盖可以有效降低地表温度,同时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轻高温干旱对茶园的不利影响。高温干旱发生时,可就地取材,将茶树行间地面用秸秆、杂草等进行覆盖,覆盖厚度10cm—15cm。4.加强病虫害防治。干旱期间易发生病虫危害,要尽量避免旱灾和病虫害重迭发生。重点预防茶尺蠖、茶毛虫、小绿叶蝉、螨类等危害,可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控。5.减少茶园作业。应注意避免采摘、修剪、施肥、除草等茶园管理作业,防止加重高温干旱对茶园的危害。
(二)茶叶加工应急技术措施1.适时调整加工。为了避免高温干旱造成的茶叶品质影响,应引导暂停鲜叶采收,及时关注当地天气变化,待天气高温状况好转,茶园和茶厂条件允许情况下再进行采收加工。2.注意生产安全。若已采收,应注意生产安全。加强对厂房内机械、电路、燃气等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供电供气等系统正常运行。技术人员应掌握相关防护技能,在车间内的高温作业场所,要搞好通风和降温,避免中暑。同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开高温时段,趁早晚较为凉爽的时间抓紧加工。
七、果园高温干旱应急管理措施
(一)及时充分灌溉。争取利用现有灌溉水源,由于果树的根系和叶片受到一定的损伤,补水量应逐次增加,要杜绝中午高温时大水急速漫灌,以免继续伤根和伤叶。在早、晚采取小水缓慢沟灌,沟满即可断水,避免果树异常落果现象的发生。有条件的地方,利用滴管、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二)合理防止日灼。对受轻、中度旱害的果树,应尽量保留现有枝叶,修剪宜轻;对受重度旱害的树,剪除没老熟的新梢和过多的枝叶,同时剪除灼伤的叶片和日灼严重的果实,适度回缩2~3年生枝,促进树冠内膛多发枝梢。可以适当增加副梢留叶数,通过叶片的遮挡,减少强光照射。对暴露在阳光下的果穗,可用报纸、杂草、树叶等材料遮光或套袋,有条件的果园,还可以搭盖遮阳网。
(三)注意防止裂果。果树在高温干燥天气和长期干旱条件下,在突然遇雨或大水漫灌时,果肉生长速度加快,出现果肉与果皮生长不协调易导致裂果。防裂果方法有:1.适当增施钾肥,可以减少裂果;2.果实膨大期,喷施0.3%尿素溶液,30ppm的赤霉素溶液,0.2%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3%过磷酸钙浸出液,每周一次,连喷2次。大雨来临前可加喷一次。3.有条件的果园,可在早晚喷清水或喷灌,增加空气湿度,减少裂果。
(四)防止水分蒸发。高温干燥天气,土壤水分蒸发量较大,为防止水分过量蒸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树荫率未达70%的果园,可用稻草等其他作物秸秆进行地面覆盖,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土温的急剧变化。2.结合除草适时浅中耕,特别在灌水后或大雨后,为防止土壤板结,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可以通过浅中耕,切断土壤毛细管,疏松土壤,也可以达到良好的保水效果。
(五)加强生产管理。长时间高温干旱,造成果树树体衰弱,果实含水量少,在旱情缓解后,要加强生产管理:1.科学施肥。及时喷施一次0.2%—0.4%的磷酸二氢钾,提高树体含钾量。在肥料施用分散均匀,并及时灌水溶解。下雨后,增施一次氮肥,恢复树势,防止大旱后突遇大雨,造成的大量裂果带来较大损失。幼树促梢、壮梢肥,提倡施用液肥,切忌干施,以防止因缺水造成肥料烧根。2.合理用药。在高温、干旱、强日照情况下,果树防病虫农药要严格控制施用浓度,防新梢和幼果受害,严格按农药说明书提供的低浓度配兑喷施,相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尽量避免混用,根据不同果树的病害发生规律,及时喷施一次“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扫螨净、阿维菌素、三唑锡”等药剂,以防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八、中药材高温干旱应急管理措施
(一)及时遮阳。为确保白及、苍术、白术等喜荫中药材正常生长,应及时覆盖遮阳网,以达到遮蔽强光、降温、保湿的目的,为中药材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应根据不同中药材种类对光照的需求,选择不同遮光率的遮阳网进行覆盖。
(二)科学灌水。根据土壤墒情,及时进行灌水抗旱,尽可能进行喷滴灌或畦沟灌跑马水(切勿全田漫灌)。应选择早晚凉快时小水渗灌,切忌中午高温大水漫灌,特别是菊花、蕲艾、白及等中药材中午高温漫灌会导致田间大面积发生根腐病而死苗。
(三)地面覆盖。加强在畦面覆盖稻草、秸秆等遮荫物,减少太阳直射,降低根际生长温度,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蒸发,起到降温保湿的作用。
(四)施用抗旱剂。合理施用抗旱剂,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与损耗,增强土壤水分的供给能力,提升中药材抗旱能力,保证中药材正常生长,最大限度防灾减灾。九、畜禽养殖高温干旱应急管理措施
(一)做好畜禽补免工作。对一些传染性强、治疗差、危害性大的疫病,如猪蓝耳、链球菌、鸡禽流感等进行一次补免,消灭疫病发生源头。为减少热应激,免疫工作应安排在早晨、傍晚或下雨天气候凉爽时进行。
(二)搞好高温消毒工作。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加强对栏舍内外进行消毒,坚持每日对栏舍内外进行清扫,定期灭蚊、蝇、鼠、虫,保持良好卫生环境。禁止医疗废弃物乱丢乱放,严格做好生物安全防控。
(三)保障用电用水安全。做好高温环境下畜禽养殖场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用电用水安全,要调试备用发电、用水设备设施,确保应急用电用水。加强栏舍内外电线、电源、电器检查检修,高度重视用电、化粪池、沼气池、沼气利用等安全生产。
(四)强化饲养管理工作。1.气温高时,利用遮阳、风机、湿帘等设施设备,加大栏舍通风,同时避免地面积水,控制栏舍内湿度。2.减少饲养密度,防止热量蓄积,减轻热应激。3.减少饲料中的淀粉,增加青饲料和油脂的含量,这样的饲料能缓解热应激,还可改变饲喂方法,可在早晨和晚上饲喂或饲喂湿料。4.保证充足清洁饮水,可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电解质,提高畜禽抵抗力。5.重视猪群的保健,可根据本场情况适当选用一些保健品降低发生疫情的风险。6.重视养殖场的整体环境治理,给畜禽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和繁育环境。7.做好疫病防控工作,各养殖场(户)要密切注意畜群健康状况,备足兽药、疫苗等物资,一旦发生疫情,必须迅速上报所在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五)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对病死畜禽必须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随意丢弃、屠宰、食用、出售和转运。做好粪污处理,防止粪污外溢,严禁粪污直排和偷排,防止疫病蔓延和传播,保障人畜健康。
十、水产养殖高温干旱应急管理措施
(一)水温调控。夏季持续高温,经常出现水温分层现象,即水表层的温度较高,下层水温较低,从而形成“温跃层”。这种温度分层会引起鱼类等水产生物缺氧,从而导致水产养殖动物产生应激反应。通过设置遮阳网、加深池塘水位、用低温水(井水)降温、机械搅动等措施,可打破水温分层,促进水体的混合,增加下层水的溶解氧,保持池塘水体温度相对稳定。(二)水质调节。高温时节,水体昼夜温差变化大,水体生物代谢旺盛,水质变化快,要注意加高水位,并经常换水。一般每7—10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注新水15—20厘米,每隔10—20天泼生石灰一次。坚持每天巡塘3次,白天观察活动情况、摄食情况及有否有残饵,一旦发现缺氧征兆,要及时加注新水,并开动增氧机。增氧机的使用坚持“三开两不开”的原则,“三开”指晴天中午开增氧机、阴天次日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两不开”指傍晚不要开增氧机,阴雨天中午不要开增氧机。水质不稳定时,要及时换水或使用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保持养殖水环境稳定。
(三)科学投饲。按照“四定”(定质、定量、定位、定时)原则投放饲料,同时补充适量适口的天然饵料和免疫增强剂。一般饵料日投饵量为存塘鱼量的3%—5%,具体投饲量根据水温、水质状况、鱼类的摄食情况而定。夏季投喂以7-8成饱为宜,每次投喂的时间掌握在1—2小时吃完为宜。每天投饵2—3次,饲料应新鲜,无霉变。天气晴朗多投,阴雨天少投,闷热、雷雨天气不投,上午、中午多投,傍晚少投,晚上一般不投。鱼类争食激烈正常投饵,摄食减少、争食不激烈减少投饵。病害治疗期间控制投饵量。
(四)病害防治。夏季是水产养殖动物寄生虫(如锚头鳋、鱼鲺等)、细菌性疾病的发病高峰期,此时病害防控应遵循“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做好水体消毒预防,定期使用生石灰或含氯、含碘等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平时应经常投喂大蒜素、中草药、维生素等内服药物,增强水产养殖动物体质,降低水产养殖动物发病几率。
(五)灾害防范。高温季节易出现暴雨天气,应做好渔业及电力设施设备的维护工作,保证暴雨发生后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储备防逃网片等物资,对可能存在风险的塘堤、养殖设施进行检修,加强养殖防逃设施的检查、整固;水产养殖人员要做好夏季高温室外作业时防暑降温、防雷电大风冰雹强对流等恶劣天气应对措施,谨防渔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确保生命财产安全。(来源:浠水县农业农村局)
相关知识
园艺作物应对夏季高温干旱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省花卉产业技术体系常熟示范基地开展高温干旱期间花卉生产与管理技术服务
【技术指导】夏季药园高温干旱预警与应对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中药材高温干旱期间生产管理技术措施
中药材基地高温干旱预警与应对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农业农村部:2023年棉花中后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园艺作物应对高温暴雨洪涝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夏季药园高温干旱预警与应对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南阳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加强秋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全省主要粮油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网址: 农业农村高温干旱期间工作技术指导方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31929.html
上一篇: 水旱盆景的养护 |
下一篇: 榆叶梅的栽培技术以及养护管理、注 |